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為我國的農業教育、科技、管理和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前身私立金陵大學農學院和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於1936-1945年共招收和培養了65名研究生,占當時全國農科的50%。新中國成立後,南京農學院於1949-1966年,累計招收和培養了64名研究生。兩期培養的研究生成為我國農科重要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

1981年我國實施學位制度後,南京農業大學成為我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同時有權授予同等學力博士和碩士學位,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面向在職人員舉行碩士研究生入學單獨考試,接受和推薦優秀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面向港澳台招收研究生,自費招收國外留學生,開展「碩-博連讀」和「學-碩連讀」試點,自行審定博士生指導教師和自行審批碩士點。1999年,被國家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

開設學科

南京農業大學具有較好的研究生培養條件和指導力量,現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7個江蘇省重點學科,9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1個博士後流動站[1],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2個博士學科專業,102個碩士學科專業,以及獸醫博士、獸醫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工程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公共管理碩士(MPA)等六種專業學位授予權。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和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有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80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60人,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8名。1978年以來累計招收和培養了近9000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近1500名。在校研究生52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00多名、碩士研究生2900多名、專業學位研究生1000多名;博士後研究人員54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南京農業大學已成為我國培養高層次農科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科研機構

有13個國家重點學科,2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大豆改良中心,34個省級所(中心、實驗室),以及百餘個校級研究所、研究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十五」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等各級、各類項目立項1581項,獲立項經費5.28億元,縱向到位科研經費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超過1500萬元,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列。獲國家、部省級科技成果獎64項,其中國家級獎5項。李顯春博士的一篇論文2002年10月在《Nature》上發表,是我國農業高校在《Nature》上發表的第二篇論文。我校有6篇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5年度影響因子上升至0.596,2005年、2006年連續獲得第四、第五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獎」,2006年度獲「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04年度獲全國高校優秀期刊評比一等獎、第二屆江蘇期刊方陣「雙十佳」期刊獎;2003年度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重點期刊獎」、「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及人才優勢,主動為社會發展服務、為「三農」服務,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次被評為國家和江蘇省科教興農、科技扶貧工作先進單位。

此外,還設有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特聘教授崗位(植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植物病理學、農作物病蟲監測與治理、園藝科學與應用、動物生產與畜產品加工、動物健康與衛生、農業經濟與管理、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

視頻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院 相關視頻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宣傳片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2020年網絡文化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