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原圖鏈接來自 薩米特 的圖片

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坐落在風光秀麗的秦淮河[1]畔,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宜人。學校原址是1917年建立的江蘇省立南京公共體育場,1949年南京解放後,易名為南京市人民體育場,1959年在此建立了公園路青少年業餘體校,198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1989年增設南京市公園路中學作為學校的初中部。

教學設施

學校占地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其中訓練場館的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學校設田徑、游泳、擊劍、舉重、跳水、乒乓球六大項目。建有標準田徑場、室內田徑館、游泳館、擊劍館、乒乓館、柔道館、舉重館以及身體素質訓練房等訓練場地。學校有微機、語音、多媒體教室,有設備齊全的物理、化學實驗室,有食堂、醫務室、運動員公寓。教學、訓練、生活設施齊全,是南京市業餘訓練的重要基地。

教學成績

建校以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較快,在教育教學、訓練比賽、後勤管理、體育產業等各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學校被教育部確認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2]」,3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稱號,創建了田徑、游泳、擊劍三個「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單項基地」,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田徑中長跑奧林匹克國家級單項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田徑男子直道欄單項奧林匹克高水平後備人才基地」。除此之外,被評為「國家優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先後榮獲全國業餘訓練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和南京市文明單位的榮譽稱號。因出色完成訓練比賽任務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嘉獎。創建了田徑、游泳、擊劍三個省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訓練基地以及省十大體育產業創收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100人,其中專職教練員27人,本科及以上學歷22人,高級職稱10人;專任教師30人,本科及以上學歷29人,高級職稱9人。學校設置運動訓練專業,2006年被江蘇省教育廳認定為「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示範專業」。

學校以「求實、好學、團結、拼搏」為校訓,以「體教結合、讀訓並重」為辦學方針,以全方位育人、培養新時期的優秀體育人才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執行《奧運爭光計劃綱要》,培養了以欒菊傑、王海濱、趙友鳳、陳艷、張鵬輝、劉媛、姜靜、張恆運、張恆華為代表的一批傑出運動員,許安琪、沈晨、施雲、趙奇、孫雅薇、江帆等一批體育新秀。本周期內我校向省隊輸送了19人、省少體40人、解放軍10人。近兩年升入高校入學率均超過90%,為國家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學校聯合社會力量精心打造了江蘇省體育示範幼兒園——奧星幼兒園。採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全新的管理模式辦學,在保留幼兒園傳統教育的基礎上,依託我校場館資源優勢,突出體育特色,對幼兒進行游泳、乒乓球等體育專項技能的培訓,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以鮮明的體育特色和先進的辦園理念受到社會各界的讚譽。

學校利用區位優勢和現有的場館資源向社會開放羽毛球館、籃球館,舉辦體育夏令營等活動,擴大了專業體校品牌的影響,也為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心系體育,為國爭光」,我們將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改革,創業創新,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體育運動學校而努力奮鬥!

視頻

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 相關視頻

南京體育學院宣傳片·HNan
航拍南京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