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校區圖書館新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校區圖書館新館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南校區圖書館新館建設是我院文化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2012年7月份開始舊館搬遷,2013年2月18日新館正式動工,2014年4月3日新館落成正式開館,歷時近二年。新館落成開館,標誌着我院文化基礎設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充分體現了院黨委加強文化建設的堅定決心。

簡介

新館共三層,面積6700平方米,設計藏書量55萬冊,閱覽座位500個,是一座綜合型、開放型的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圖書館[1]。新館不僅建築風格恢弘大氣,在規模和布局等方面大大超過了舊館,而且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特色,體現了設備新、理念新、風格新、布局新、功能新的全新風貌與特點。

辦館新理念

新館確立了「藏閱一體、開放管理、自助服務、讀者為本」的辦館新理念、新模式,這在新館的總體規劃與建設、內部分區布局與功能設計、圖書設備選型與擺放、讀者出入與閱覽、圖書借閱與服務等方面均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體現。

新館打破舊有的管理模式與格局,採用開放式管理方式,按學科劃分設置人文社科、農業科學(種植類)、農業科學(養殖類)、食品科學[2]、工科、外文類及工具書閱覽室,實現資源整合、藏借閱一體的全新布局和服務模式。圖書期刊分布擺放科學合理,讀者查找閱覽便捷舒適。

新館不僅在閱覽環境上有很大改善,還設立教師閱覽室、教授書屋、學術研討室、多媒體視聽室、學術報告廳等多種研討和休閒區域,使新館不僅是學習和研究的空間,也是學術文化交流和休閒的場所。

新館引入自助設備,倡導用戶自主服務。

新館功能布局更為有序新穎完善,突出資源和服務特色。新設特色文獻庫、培訓專用電子閱覽室、密集書庫、師生作品展室、參考諮詢室、學生服務室、學生自習區域等特色功能場所和區域。

新館技術和管理水平大為提高。建設了標準化中心機房,採用不少新技術和管理系統,如圖書館RFID系統,通過RFID無線射頻技術,實現自助借還、圖書定位、架位導航功能;通過校園一卡通應用,實現自動化門禁管理;採用桌面虛擬化管理系統,便於系統維護。

新館文化裝飾,緊緊抓住人物這一主線,圍繞中華農業文明、科學教育、學院辦學理念三大板塊內容展開創意設計。文化裝飾在大廳、閱覽室、公共空間三個主要區域重點展開,採用壁毯、竹簡、書吧、中式月亮門、主題油畫及裝飾畫、浮雕、標識等形式,表現出現代大學圖書館「溫馨、舒適、藝術」的特點,表達了農業生態文明「環保、和諧」的訴求,生動體現學院的辦學歷史、文化氛圍、辦學理念,為師生營造了一個充滿文化藝術氛圍的完美的閱讀空間。

新館落成和開館,將大大提升圖書館作為學院文獻中心和圖書信息服務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圖書館將按照院領導「提升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提升服務功能」的要求,改革創新,不斷適應高等農業職業教育特點和學院發展需求,努力建設一流示範性高職院校圖書館。

視頻

南校區圖書館新館 相關視頻

「沉浸式」閱讀!國家圖書館開放新閱讀空間,太特別了
首都圖書館北京地方文獻中心60周年紀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