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伐利亞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卡伐利亞樹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卡伐利亞樹

界;植物界

門;種子植物門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杜鵑花目

科;山欖科

屬;卡伐利亞屬

分布區域;非洲毛里求斯

樹高;100英尺

共生生物;渡渡鳥

渡渡欖(學名:Sideroxylon grandiflorum;英文名:Dodo Tree):屬于山欖科、久欖屬。株高30米,樹圍4米。以木本習性為特徵,葉互生,無或有早落托葉,花規則,多數具花瓣狀退化雄蕊。渡渡欖的木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果實和桃具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兩者都屬於核果,它們的內果皮在萌發期間都會沿着斷裂線自然分裂。是毛里求斯的特有種。[1]

植物學史

1500年以來,從來沒有西方人到過毛里求斯,雖然歷史上曾有東方航海者途經這裡,但直至葡萄牙人和後來荷蘭人來到這裡並建立起海上貿易航線,渡渡鳥快樂的日子才結束了。自從人類登上了非洲東部的火山島國毛里求斯,之後,在渡渡欖不足100圈的年輪中,一群群肥碩可愛、溫順笨拙的渡渡鳥,相繼倒在了渡渡欖的腳下,倒在了人類用棍棒和槍口編織的貪慾和殘忍之中。渡渡欖從此不再有種子萌發。即使人類採用最先進的方法處理種子,也喚不醒沉睡在種子裡的那一抹新綠。[2]

渡渡鳥滅絕後,與渡渡鳥一樣是毛里求斯特產的一種珍貴的樹木——渡渡欖也漸漸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本來渡渡鳥是喜歡在渡渡欖的林中生活,在渡渡鳥經過的地方,渡渡欖總是繁茂,幼苗茁壯。人類眼看着這種珍貴樹種走向滅絕,竟不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挽救它。的的確確,在渡渡鳥消失後的300年裡,曾經遍布全島的特有樹種——渡渡欖日益減少。在毛里求斯島的記憶中,從1681年起,只見老樹一棵棵倒下,從來沒有見過渡渡欖的新株冒出地面。年復一年,島上的渡渡欖,僅僅剩下了13棵。

渡渡欖的狀況使科學家們深感焦慮,搶救渡渡欖樹成了一個緊張的課題。科學家們通過種種實驗與推想分析,可是幾年過去了,沒有任何進展。直到1981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學教授斯坦雷·坦布爾教授來到了毛里求斯。這一年,正好是渡渡鳥滅絕300周年。坦布爾測量了大顱欖樹的年輪後發現,它們的樹齡恰好是300年。也就是說,渡渡鳥滅絕之日,正是渡渡欖絕育之時。在島上,教授對渡渡欖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細緻研究。他發現,這些年儘管渡渡欖年年都開花結果,但是,卻沒有一粒種子發芽,而且,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三百年。

坦布爾通過細緻的發現,渡渡鳥的遺骸中有幾顆渡渡欖的果實,原來渡渡鳥喜歡吃這種樹木的果實。渡渡欖的果實被渡渡鳥吃下去後,果實被消化掉了,種子外邊的硬殼也消化掉一些。經過坦普爾的研究,發現渡渡欖種子依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衝破硬殼的。樹種必須藉助渡渡鳥強大的胃液消化磨損一部分後,才能突破重圍,伸出苗頭。所以,沒有了渡渡鳥大顱欖樹種便無力自行萌發。

據此,坦布爾把與渡渡鳥習性相似的大鳥吐綬雞,整整餓了一周,強迫它吃下一粒渡渡欖果實。種子在吐綬雞的腸胃裡旅行了一圈後被排出體外,坦布爾把明顯變薄了的種子,種進苗圃。不久,苗圃里真的長出了久違的綠芽。

形態特徵

渡渡欖株高30米,樹圍4米。以木本習性為特徵,葉互生,無或有早落托葉,花規則,多數具花瓣狀退化雄蕊。

同屬植物共性:木本喬木和灌木。這些植物通常具有粘性或乳狀汁液和極硬的木材。樹枝可能有刺,交替的葉子是完整的(邊緣光滑)。Sideroxylon lanuginosa(毛茸欖)的葉子長3.75-10厘米,上面呈深綠色,下面生鏽,一直持續到深秋。微小的白色花朵在許多花簇中生長。橢圓形的黑色果實長約1厘米。

同科植物共性:喬木、灌木或很少攀援植物,通常帶有乳汁。葉互生,全緣,革質;托葉通常不存在。花雌雄同體,輻射對稱,通常小;花萼4-8裂,花冠 4-8 裂,裂片 1-2 串列,覆瓦狀,有時具花瓣狀外部附屬物。雄蕊着生在花冠上,能育的雄蕊與花冠裂片等長並且與它們對生,或更多且2或更多串列;有時存在退化雄蕊;花葯縱向開放。胚珠在每個細胞中單生,從內腋上升子房數細胞,上位;風格簡單。果實1-多細胞,通常是相當堅硬的漿果,很少有蒴果。種子具骨質,通常有光澤的種皮和大而寬的種臍;胚乳大多稀少;胚大,胚根小,子葉寬闊。

分布範圍

原產地毛里求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