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棱背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印度棱背龜 |
中文學名:印度棱背龜 界:動物界 龜鱉目、 澤龜科、 棱背龜屬爬行動物 |
簡介
印度棱背龜:別名屋頂龜_棱背龜_印度鋸背龜,為龜鱉目、澤龜科、棱背龜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南部,包括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屬水棲龜類,棲息於大型河流流速平緩或靜水中,如池塘、沼澤、山澗溪流及低洼地。在亞洲水棲龜類來說,是第一大屬,在分類上也有許多不同的見解。共有七個種類:印度棱背龜、紅圈鋸背龜、史密斯棱背龜、紅冠棱背龜、巨型棱背龜、阿薩姆棱背龜、緬甸棱背龜。其中又以本種和Tentoria紅圈鋸背龜兩種是最出色、最受市場歡迎的。
特點十分鮮明,辨識度很高。黑色背甲高聳,有2-3個棘狀突起,第3節椎盾尤為高聳,正面看呈「人」字形,似房頂,故也被稱為屋頂龜。頭頂部黑色,眼後有1對淡紅色或橘黃色的倒三角斑塊,且延伸至面頰及以下眼眶。
科目分類:澤龜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橙色_綠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33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40年 適宜溫度:26℃±4℃ 食物飼料:植食
印度棱背龜形態特徵
全長23-33cm,背甲長13-26cm。背甲後部邊緣呈鋸齒狀。腹甲黃色,喉盾、胸盾、腹盾、股盾、肛盾均有對稱的大黑色斑塊。甲橋寬大、黃色,有黑色斑塊。面部兩側紅斑塊的後部均有一條對稱的紅色條紋,鼻部有一點紅色。吻略突出,上下頜黃色,上頜呈流線型。頸部黑澀,有數條細黃色縱條紋,四肢灰褐色,布滿黃色細小且有規則的斑點,前肢外側的邊緣有黃色條紋,指、趾間具蹼,爪較長,尾適中。
印度棱背龜生活習性
它的攝食、活動等均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它新陳代謝所產的熱有限,又缺乏保留住體內產生熱的控制機制。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印度鋸背龜靠的是找涼或熱的地方來調節每天體溫的波動。
印度棱背龜飼養方法
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喜暖怕寒。屬變溫動物,對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靈敏。30℃左右是最佳的進食、活動、生長的溫度。水溫達24℃左右時,能正常進食。20℃以下有停食現象。18℃以下停食、少動。隨溫度的逐漸下降,龜進入冬眠期。環境溫度長時間在10℃以下,龜易死亡。飼養幼龜水深最好不要超過龜龜直立的高度以免幼龜溺水。植食性,野生以食植物莖葉為食。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僅食香蕉、蘋果。
印度棱背龜雌雄分辨
雄性龜體型偏小,尾長且粗,肛孔在背甲後部邊緣之處。雌性龜體型較大,尾短且細,泄殖腔孔在背甲後不邊緣之內。
印度棱背龜繁殖方式
卵生。若人工繁殖龜,應避免龜的環境溫度過高過低或大幅度波動。雌龜每窩可產3-5顆蛋,約80-100天左右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