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印跡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印跡engram 在西蒙(R.Semon)所提倡的有關記憶痕跡的假說(銘記論)中,把假定的、在細胞內形成的記憶的痕跡(印象)稱為印跡。銘記(mneme)與此同義,或者意味着它的總和。印跡在物質方面一般認為是在神經細胞里所發生的像化學變化那樣的現象,而印跡論者把它與遺傳因子相類比。就本能而言,例如有歸巢性的昆蟲,在飛出的路上看到的視覺標誌和運動的肌肉感覺等相結合,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就留下一種記憶表象。而在回去的路上,這個記憶表象就象解開線卷上纏的線那樣,是被倒着解開的。這種記憶表象就是印跡。但實際上,在這類昆蟲的歸巢行動中,歸路有很多不一定是去路的逆向。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