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危爆物品探測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危爆物品探測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前身是危爆物品掃描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於2016年11月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立項建設,2021年1月通過驗收,因在優化整合評估中表現優異,2021年12月,正式納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成為危爆物品探測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簡介

工程中心針對國家公共安全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聚焦解決危爆物品探測行業發展中的「卡脖子」重大技術問題,建成了快速安全檢測技術、新型掃描探測技術、防爆安檢大數據[1]、生物特徵識別、智能分選五大研發平台,開展 X 射線、中子、太赫茲、毫米波探測,安檢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生物特徵識別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潛心研製出世界首套碳納米管冷陰極分布式光源靜態CT系統,世界首套非接觸式旅檢行包精準智能查驗系統,世界首套航空箱 CT 系統;提出基於棘輪結構GaAs/AlxGa1-xAs異質結的探測方法,實現了紅外至太赫茲的超寬光響應區間(18-300 THz);研發出基於漏波天線的氣體分布檢測系統,實現了點線式到錐形空間分布檢測的技術跨越;建立了基於高光譜成像的高仿真人臉反制系統;攻克了輻射成像系統中的芯片研製瓶頸,完成了輻射成像探測器國產化工作。工程中心砥礪深耕,履踐致遠,實現了危爆物品探測技術領域的引領超越。

創新團隊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工程中心由清華大學工物系、電子系與自動化系聯合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依託清華大學核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三大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匯聚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青年學者,國家「傑青」、「優青」,國家萬人計劃,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高級專家和優秀學者近 400 人,形成了一流的工程技術創新團隊,構建了長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一流的人才隊伍、高效的運行機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備的場地設施為工程中心加速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條件。

科研項目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截至2020年末,工程中心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專項等國家級項目 100 多項;牽頭及參與制定國際標準 3 項、國家標準 9 項;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2] 超800 件;發表高水平論文 300 余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 項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發明專利獎一等獎等省部級獎勵多項;孵化了方鴻智能、新鴻電子、神目科技等 10 多家高科技企業,推動技術成果廣泛應用。

技術成果

工程中心積極承擔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為國家發展規劃的落實保駕護航。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以來,目前已有61個沿線國家使用了工程中心的創新技術,實現了「不停車」快速通關。在民航領域,包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內的全球450多個機場將技術成果應用於旅客、行李、貨運、飛行區、航站樓安檢;在海關領域,成像技術與智能審圖技術相結合的創新科技助力全球100多個國家快速通關;在交通領域,多種危爆物品探測技術已應用於中國70%的地鐵和80%的高鐵;在國內外眾多大型活動安保工作中,工程中心的技術成果確保了2019年日本G20峰會、2020年迪拜世博會、2021年建黨百年慶典等大型活動賽事的順利進行。上述成果大規模轉化的同時,也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工程中心共建單位同方威視在全球安檢市場位居第三。

工程中心將立足新起點,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專業人才,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和行業的技術進步;同時也將堅持「四個面向」,更好地服務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工程化技術驗證和產業化技術推廣,提高社會治安防控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社會治安防控現代化水平,服務平安中國與法制中國建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