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小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內容簡介
本書見證了閻連科自己的文學觀,但同時又超出他個人文學觀的闡釋,重新界定了現實主義的內涵、邊界和層次,也重新為文學的優劣作了獨特的富有啟發性的判斷。利用他的理論可以非常現成地把世界文學、中國文學進行清晰的歸類、判斷,具有很高的文學性和可操作性,這一點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
作者簡介
閻連科,1958年出生於河南洛陽嵩縣田湖瑤溝,畢業於河南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著名作家,被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炸裂志》等。 2008年發表長篇小說《風雅頌》引起廣泛爭議。 2011年閻連科創作的長篇小說《四書》被大陸十幾家出版社拒絕,只能在港台出版。 2013年閻連科獲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同年獲得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以及影響中國2013年度文化人物。 2014年閻連科憑藉捷克語版的《四書》獲得卡夫卡文學獎。 2015年閻連科的《受活》日文版獲得日本twitter文學獎。 2016年閻連科憑藉英文版的《四書》第二次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 2016年7月19日,閻連科憑藉《日熄》獲得第六屆紅樓夢獎。 2017年閻連科憑藉英文版《炸裂志》第三次提名布克國際文學獎。 閻連科不認同荒誕現實主義大師這個稱號,他自稱自己的作品是神實主義。閻連科擅長虛構各種超現實的荒誕故事,情節荒唐誇張,帶有滑稽劇色彩,強烈的黑色幽默往往令讀者哭笑不得。閻連科則說
內容預覽
1我是現實主義的不孝之子 我是現實主義的不孝之子——這句話來自於我為我的可能已經徹底無法出版的新作《四書》準備的後記《寫作的叛徒》。在那篇後記的開頭,我這樣寫道: 終於把自己稱為「寫作的叛徒」,讓我猶豫了許久。因為這是一種太高的榮譽,我自知不配這樣榮耀的美稱,如同阿Q不配姓趙一樣。然最後還是把這句話寫入《四書》的後記,是想到《四書》中有許多對「習慣文學」變節的筆墨,即便稱不上真正的背叛,也還是一種端倪的開始,權作為對今後寫作的激勵,也就這樣寫下罷了。 我總是懷着一次「不為出版而胡寫」的夢想。《四書》就是這樣一次因為不為出版而肆無忌憚的嘗試(並不徹底)。這裡說的不為出版而隨心所欲地肆無忌憚,不是簡單地說在故事裡種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