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口味鄉間(帕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口味鄉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口味鄉間中國當代作家帕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口味鄉間

鄉間是我的癮。

要不了一段時間就會像癮發了一樣,到鄉間去,哪怕在田埂上走走,被喧囂摧殘成一片廢墟的內心馬上會變得山明水秀,鳥語花香,似乎所有的城市病都能藥到病除。有的人說,鄉間是一座診療所,而且是專治城市病的專科醫院,這話恰如其分。

我卻說鄉間是我的命根子,就覺得自己永遠是鄉間的的嬰兒,有着還未被剪斷臍帶的那種聯繫。沒有鄉間的日子,自己仿佛就是那水中的浮萍,有根卻難着地的虛空,轉兒生出一種恐懼感,有時候,內心會被折磨得生疼,讓人止不住淚流滿面。

如果一個人一旦把到鄉間當作奢侈,抑或成為理想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活得牽強附會。

因此鄉間是不僅僅是我的癮,也有可能是你的。

我從媳婦的網購習慣中結識了巴旦木。

媳婦一年前還不知道網上支付這項業務,加上不諳電腦操作。自從開通微信和網上支付寶,頓時成了網購迷,和所有網購成癮的女人一樣,每天被送快遞的人呼來喊去,心中仿佛只有包裹。

她特專情巴旦木,第一次見到那東西時我並沒有在意,只是聽媳婦說,那是巴旦木,也叫杏仁。

我攫取了一粒,用這個「攫」是有道理的。我不抽煙,只喝酒;我不吃零食,只喝茶。零食也不是什麼天敵,只是不習慣,生我那個年代,還不能讓我吃飽,哪敢奢望零食。攫取一粒巴旦木,已經是打破了我的習慣。

好吃,巴旦木。

直到媳婦第三次網購回巴旦木,我才大大地「攫取」了一小罐。

我這時菜開始在意巴旦木這個名字,問媳婦那是不是進口的東西,媳婦含糊其辭。咋聽到巴旦木這個名字,我揣測肯定是舶來品,就像媳婦輕描淡寫對我說的它們來自美國,我想象它們更來自密西西里的傳說,或來自亞馬遜河畔那些神秘的林子裡的某一棵樹。媳婦叫她杏仁,我開始就懷疑了,但苦於沒有依據。

網絡告訴了我巴旦木的前生今世——巴旦木(Badam)出產自世界各地,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以及中國新疆等地都有。中國新疆巴旦杏是從古波斯(現今伊朗)傳入,從那時候算起我國種植這種東西已經了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其《酉陽雜俎》、《嶺表錄異》均有記載考證。

巴旦木還有很多男女夢寐以求的功效:美膚、降血脂、抑血糖、控制體重.....特好的東西,媳婦的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味覺的牽引不比迫害輕鬆,只要剝開一粒入嘴,就意味着打開了閥門,就像未完成一種使命那麼的被牢牢吸附,不能自拔。

巴旦木長什麼樣子,開什麼樣子的花,是我不禁要去了解的。

據說像桃花一樣艷,但比桃花小,且沒有那麼妖冶,要更加單純一些。據說,每年四月的葉爾羌河畔,巴旦木花就會爭相鬥艷,美麗的維吾爾族姑娘便邀約着出門踏青,此刻的巴旦木林里,更是交相輝映。

如有一日,我和你邂逅在莎車,在那巴旦木林里,這鄉間,就一定是我們的天堂。

天堂貢魚,這個詞是在今天的中午才結識的,記住它不是因為名字,而是當地人的捕魚方法。當地老百姓只需掄起一個大錘,砸向河裡那些裸露的大石頭,重重地幾下,等搬開石頭就可以看到魚躺在那裡一動不動。

天堂貢魚,緣於產自天堂寨的魚,故名。

一個村子敢叫「天堂」肯定不一般,從電視看到的那些鏡像,完全證實了。

天堂寨古稱衡山,又名多雲山,是大別山脈第二高峰。它雄踞於皖鄂大別山主峰接壤處,自古為兵家必爭之處,帝王巡幸之所,名人登臨之境。

「五霸」爭雄,皖西處於「吳頭楚尾」之地,天堂寨號稱「吳楚東南第一關」。據查證,天堂寨的第一座屯兵大寨、第一座鋒火台為楚國所建。吳楚江淮之戰近百年,有史料記載的大仗就有二十餘次。

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吳,克鳩鶿,曾至於此。

上述只說明天堂寨的歷史,我可以不去細究,但現實中天堂寨,當我們隨記者的鏡頭深入,那些景致就已經變得可以觸摸了,仿佛就在眼前,當然我會情不自禁。

尤其看到有網友寫道:「滿坡林下蘭花盛開的消息即將來臨,瀑布因為昨夜的雨水豐盈地揮寫着瀟灑。拾階細數掛牌的樹木,栓皮櫟、茅栗、化香、小葉櫟、槲櫟、黃檀、紫莖,連香木、領春木、蘭果樹、香果樹、金錢松、三尖杉,伴生的天目杜鵑、黃山楸、南方六道木、天女花、湖北海棠,還有岩石上的青苔、棧道下的叮咚流水......淒迷春雨瀰漫苦澀的風情,沒有着陽光的溫婉,夜來與風合謀襲擊長滿青苔和寄生年輕藤蘿的虬然古樹。但是油菜花開了,蘿蔔花開了,豌豆花開了,心花也就開了。」

「還是品嘗天堂仙女溫開的米酒吧,天堂的滋味,是兜子火爐酥香了山溪的小魚,鮮美了臘肉,脆嫩了菜苔芯,清雅了竹筍......」

此刻我已垂涎三尺,就像一盤「天堂貢魚」被擺上桌來。

我體會得到所謂「貢魚」的味道,一種能打開皇帝老子味蕾的東西,一定是別有滋味。就像電視片裡說的「無亂油炸還是青椒炒貢魚,都是一道讓人流連忘返的美味佳肴。」

我的興趣還在貢魚之外,是天堂寨的吊鍋。你會奇怪,農戶在屋內一角,挖一直徑50--70厘米,深約30厘米的火籠,同時,在其屋正上樑上懸木質滑杆吊羅田天堂寨吊鍋一鐵鍋(或銅壺),在火籠上吊鍋可隨意升降。每年的秋冬季節,家家戶戶都是火籠燒柴,一家人或來客圍坐四周,烤火閒侃。吃飯時幾樣燒熟的菜放入鍋內,吃熱菜,喝小吊酒......

據說,天堂寨的人一般不用桌子,吃飯的人右手拿筷子,左手心放碗,食指於中指之間夾只酒杯。要堅立筷子插到鍋內,才能夾到菜,否則,吊鍋會向鞦韆一衝到夾菜者面前,不僅夾不到菜,如果用力稍猛,會傷及對面的人。

如果心手不一,那就真的是有趣了。一如我說的鄉間,這樣的鄉間不是我的毒癮才怪。尤其那小吊酒,早就在我的想象中成型,與其羨慕詩歌中的李白,還不如真實地做一次天堂寨的酒仙。

天堂貢魚讓我想起在萬德,在敬老院門前的那一方水塘里,我和羅思寶、龍團梅撈魚。

撈魚的方式很多,一般玩的都用花籃,這是一種小型捕魚工具。其框架用竹子製作,撐開呈圓柱形,外面裹着聚乙烯大眼網,兩頭有進口和回須,魚進去就出不來,一般於前一天傍晚將每個花籃放入水中,並向籃中投放誘餌,第二天早上將其收起取魚。

羅思寶用的扳罾網,這樣方便沉入和提取,那天「騙」到了不少小魚,大的不過指頭粗,小的才有香棍般大小,拿到小館子連毛帶屎煮了一大鍋,美其名曰:醃菜魚。

小魚一進嘴,就感覺到了,一股濃烈的泥巴味,還有不少的沙子咯着牙齒,這就是鄉間的味道

鄉間也許只是我的一個概念,在農耕文化迅速崩潰、消彌,乃至用不了多少年,鄉間真正成為教科書中描述的一個段落,那鄉間就不再是我的毒癮,而是我的毒藥。

但願這一天不要到來。[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