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吐魯番盆地軍事防禦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吐魯番盆地軍事防禦遺址原圖鏈接來自 文博在線 的圖片

古代吐魯番盆地軍事防禦遺址是位於吐魯番地區境內若干個古代軍事遺址的總稱。共有62處遺址,其中烽燧42處、驛站9處、戍堡7處、軍屯4處。例如二塘溝烽火台[1]、七泉湖薩依烽火台、闊坦吐爾古城、阿拉溝戍堡等。他們自西向東分布在漢唐時期通往西域的古道附近。

地理特點

吐魯番盆地東邊有哈密盆地,西邊有白楊河流域,西南有焉耆盆地,北邊隔着天山與准葛爾盆地相鄰。是古代西域東西南北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因其特殊的自然氣候環境,使得吐魯番地區保存了大量地表生土建築包括城址、戍堡、烽燧等也包括地下掩埋的彩陶、文書、壁畫、乾屍等文物。

遺蹟

2015年7月至9月中旬,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魯番學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國家長城資源保護工作組成聯合考古工作隊,對吐魯番市兩縣一區境內的4處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並對其中6處遺址進挖掘。

木爾吐克薩依遺址

木爾吐克薩依遺址位於木頭溝西北約4千米的戈壁台地上,北側距蘭新高鐵線路400米,西南距火焰山山脈2千米。遺址為近似正方形,邊長18.5米,寬17.8米。遺址四角呈南北向,其中東北角、東南角、西南角各砌築角台,其平面面積在3至5平方米,各邊長寬各不相同。木爾吐克薩依遺址是吐魯番62處軍事設施防禦遺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遺址功能分區和形制布局清晰可辨。遺址用含有大量砂礫土坯砌築而成,遺址東南側立面為整個遺址正面,在烽火台東側開0.8米寬門道,門道內外有0.4米高門柱殘存。遺址內房址屋頂均土坯砌築的橫券頂,在遺址北角、東角、西角均修築梯形護牆,遺址圍牆上部修築寬0.3米,殘存高度0.4米的掩牆,在遺址外側四壁牆體上均有修築遺址時預留的任木孔,牆體因受到風力侵蝕搬運,存在不同程度的脫落[2]

阿薩墩戍堡

阿薩墩戍堡位於託克遜縣夏鄉南湖村東約 5公里的艾丁湖荒漠地帶,地表均為鹽鹼荒灘,受流水風力沖刷造成低洼不平。戍堡平面整體為正方形,東西長53米,南北長50米,占地面積2,650平方米。戍堡由內堡圍牆、烽火台、房址、外堡圍牆組成 。

布干驛站

布干驛站位於託克遜縣郭勒布依鄉喀拉布拉克村西北約2公里的戈壁荒灘上,由於遺址常年受風力侵蝕,牆體已坍塌,僅牆基保留下來。根據遺址分布及現存狀況,將其劃分為4個區域。其中Ⅰ區為最大區域,房屋數量在20餘間,分布於遺址北部中心位置。Ⅱ區位於遺址東北側,從殘留牆基來看,有10間左右房屋遺存。Ⅲ區位於遺址東南角區域,僅有3間房屋,在發掘時發現房屋在近代受到重複改建使用的痕跡 。

大墩烽火台

大墩烽火台位於公路邊,長期受人為破壞,遺址保存較差。這裡是託克遜河、阿拉溝河下游的沖積平原,地下水位較高,遺址上長滿了駱駝刺。大墩烽火台由夯築台地、烽火台、房址三部分組成。烽火台建於夯築台地西端,夯築而成,夯層厚度為10至13厘米。殘存形制為近似長方形覆斗狀,四角受損嚴重,現殘高約2.5米。房屋位於夯築台地東端平地上,僅有一間房屋遺存及部分院落牆址。房屋牆體為生土夯築而成,夯窩直徑為18厘米,牆體大部分已坍塌,僅有1米左右高度殘存。

視頻

古代吐魯番盆地軍事防禦遺址 相關視頻

航拍新疆鄯善連木沁大墩烽火台
航拍新疆吐魯番木爾吐克薩依戍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