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田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田橋又名「武漢江漢六橋」,是武漢市跨越漢水的第八座大型橋樑(第七座公路橋樑)。該橋是武漢市第一座自錨式懸索橋[1],位於知音橋(江漢二橋)和長豐橋(江漢五橋)之間,北接漢口古田二路,南接漢陽老漢沙公路。該橋設計為雙向8車道並設有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於2010年12月30日動工建造。

工程概況

武漢江漢六橋工程位於三環線江漢五橋(長豐橋)和江漢二橋之間,漢口岸與古田二路相接,漢陽岸經琴台大道延長線、玫瑰園路等市政道路至老漢沙公路,工程全長1834.794m,其中橋樑部分長約1472m,路基部分長362.794m,跨漢江的主橋長472m,根據規劃,標準段橋寬44m,雙向8車道。漢口側設置兩個匝道與沿江大道相接。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橋樑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綠化工程、照明工程、以及相關的征地及拆遷工程等。項目計劃於2011年9月份開工建設,建設期3年。工程總投資150003.75萬元。

江漢六橋為武漢市第一座自錨式懸索橋,是漢江上最寬的橋樑,建成之後將成為建橋之都的新名片。項目於2010年12月30日開工。

江漢六橋已於2015年2月16日10時通車[2]

武漢江漢六橋榮獲湖北省市政工程金獎。

主要技術標準

(1)道路設計等級:城市主幹路Ⅰ級。

(2)設計車速:主線為60Km/h;立交匝道:30km/h。

(3)橋樑淨空:跨城市快速路、主幹道處淨空不小於5m;跨其他道路處淨空不小於4.5m;跨漢江的通航淨空按10.0m控制。

(4)荷載等級:路面結構計算荷載:BZZ-100標準軸載;橋樑設計荷載:公路—Ⅰ級;人群荷載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取值。

(5)抗震設防標準:工程場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徵周期為0.45s,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05g,抗震基本烈度為6度,按7度設防。

(6)設計洪水頻率:300年。

(7)設計使用年限:路面年限15年,橋樑設計基準期100年。

(8)橋樑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項目意義

武漢江漢六橋工程是實施武漢城市總體規劃、構築城市跨江交通網架的需要;工程建設加強了礄口區和武漢開發區之間的聯繫,為老城區的合理布局和新區深度開發提供方便的交通環境和服務質量,促進了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未來規劃布局;工程不僅將大大改善漢陽新區的交通條件,也是極大改善礄口與武漢新區之間的交通聯繫,同時進一步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網絡結構;有利於把漢江濱水商住帶打造為集商貿商務商住於一體、凸現江城濱水特色的經濟生活帶和城市景觀帶,全面融入武漢「兩江四岸」協調發展之中,也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改善投資環境和生活環境的需要。

本工程有利於改善武漢市的交通狀況,縮短車輛行駛距離及減少怠速時間,總體上可減少城市汽車污染物的排放,有利於城市環境保護。但在施工期間會對施工場地周邊城市交通、聲環境和大氣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運營期會造成兩岸道路兩側汽車尾氣及噪聲增加。在採取污染減緩措施後,可有效減輕其環境影響,工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減緩。在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前提下,工程能夠滿足經濟建設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具有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協調統一性,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視頻

古田橋 相關視頻

武漢的橋文化之古田橋
航拍-古田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