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清真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北清真寺又稱台北清真大寺,是伊斯蘭教(台灣亦稱為回教)於台灣最著名且重要的禮拜場所,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面積約2,747平方公尺。台北清真寺落成於1960年4月13日,由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籌募興建,設計建築者為知名建築師楊卓成,由大陸工程建造。[1] 現任董事長王保新,穆斯林世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畢業,於中華民國外交部服務35年,曾派駐波士頓、芝加哥、倫敦、愛丁堡、關島。
目錄
簡介
- 臺北清真寺最初位於台北市麗水街17巷2號,佔地300餘坪之日式房屋,創設於民國37年(西元1948年),是由回教教中長者鄭厚仁、常子春鑒於台北穆斯林急需清真寺作為禮拜的場所,大力呼籲。全體教胞捐贈日式民宅一戶作為清真寺使用。但至1950年代,來台穆斯林人數增多,麗水街清真寺空間狹小、明顯不敷使用。經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白崇禧向政府呼籲,並取得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葉公超協助奔走,為尊重訪台國賓的伊斯蘭教傳統,必須設置具有國際水準的清真寺作為禮拜場所。經多次協調磋商,政府與中國回教協會均樂於積極推動清真寺的興建工作。並且以捐款建寺之名義與穆斯林世界國家作更深入的接觸,以達到從事國民外交的實質目的。1957年12月12日「臺北清真寺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目的為實際瞭解清真寺興建計畫內容與需求,並預定以新台幣六百萬元興建一座可容納六百人禮拜的清真寺。臺北清真寺的興建,不但獲得政府大力支持,以外交部名義向台灣銀行貸款新台幣四百萬元作為建設基金;也獲得訪台伊斯蘭國家貴賓 (包括伊朗前國王巴勒維、已故約旦國王胡笙、土耳其前總理孟德勒斯、伊拉克已故親王阿不都拉等) 暨國內外穆斯林等的熱心捐助,共同籌募建寺基金;並擇定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62號購地興建。
- 臺北清真寺興建時,除延攬台灣知名建築師楊卓成設計藍圖,並參照其他學術機構的相關資料,才決定的建築風格與藍圖。以這樣的時代背景、象徵意義,及建築地標特色之獨特、無複製性,使得台北清真寺具有獨特的歷史、建築美學與紀念性價值。
- 臺北清真寺落成後數十年間,邀請的伊斯蘭教貴賓、團體及個人絡繹不絕,包括故伊朗國王巴勒維、土耳其總理孟德斯、約旦國王胡笙、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瑟等。臺北清真寺的建立,不僅延續了麗水街清真寺發展臺灣回教的重要使命,也因身負特殊國際交流任務,世界各伊斯蘭國家國王、總統及各界領袖歷次訪問中華民國,均將蒞臨臺北清真寺列為重要行程。
年度紀事
- 1948年,為因應大批遷徙至台灣的中國大陸穆斯林,台北市與高雄市分別建立兩座清真寺。
- 位於台北市的首座清真寺是由常子春、鄭厚仁捐費改造日治時期日人遺留下來日式房屋充當,地點位於今台北市麗水街。該清真寺佔地約300坪,外貌仍維持原狀,只是內裝稍作修改以適合穆斯林禮拜。雖場地不甚寬廣,卻仍為當時台北穆斯林信仰禮拜中心。也因如此,1949年陸續遷徙台灣的許多中國大陸穆斯林也都選擇該地附近為落腳處,至今該街仍有不少穆斯林。
- 1950年代末,台海時局稍穩,中華民國外交部積極拓展與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邦交。為因應接待阿拉伯國家官員來訪,當時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白崇禧與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葉公超提議興建具有伊斯蘭教色彩的大型清真寺。經中華民國政府、沙烏地阿拉伯與幾個中東國家共同籌募興建後,委由中華民國知名建築師楊卓成設計。
- 1958年,中國回教協會選定穆斯林軍眷較多的臺北市新生南路建寺,前臨「特一號排水溝」(1972年加蓋後,埋沒在新生南路下方)。1960年4月13日完工當日,除了中華民國政府官員之外,還有來自汶萊、日本等國的伊斯蘭領袖參加。
- 1960年1月台北清真寺完工,同年4月13日舉行落成典禮。落成典禮由副總統陳誠主持,汶萊、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洲等國家及地區之政教領袖均受邀蒞臨參加,本寺成為當時遠東地區最宏偉的清真寺。
- 1999年6月29日,經中國回教協會與台北清真寺董事會同意,台北市政府正式勘察認定台北清真寺為市定古蹟。
特色與現況
- 台北清真寺採用阿拉伯建築設計,並參照伊斯蘭教法規定。建物含圓頂禮拜大殿、洗淨水房、禮堂辦公室、圓柱拱環長廊、喚拜尖塔與庭院圍籬等。建物主體結構為鋼筋水泥,拱門門眉與其多處外牆皆有其馬賽克圖案裝飾。除此之外,兩旁圓形石柱則以斬石加工,主要門窗採大型落地式設計。另外,建物左右兩側超過20m的喚拜塔樓也是該清真寺的特色。
- 在建物內部方面,該寺仿照土耳其建築工法,禮拜大殿圓頂離地15m,跨距15m,中間無樑柱支撐。因為伊斯蘭教忌諱偶像崇拜,大殿內除了鋪設友邦國王贈送之手工波斯羊毛地毯與懸掛宮廷吊燈外,就只有諸如指示禮拜方向的窯殿(米哈拉布(ألمحراب))等必要誦讀禮拜用,場地極為空曠。
- 1960年落成以來,該寺一直都是台北穆斯林的傳教禮拜中心,世界各伊斯蘭國家國王、總統及各界領袖如果前往台灣訪問,均把蒞臨台北清真大寺為重要行程之一,其中包含1971年訪問台灣的時任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瑟。1999年6月29日,台北市政府正式將該寺定為台北市定古蹟。
- 現今台北清真寺除了提供穆斯林作日常宗教與婚喪喜慶活動外,平日也開放一般民眾與台北都會區各級學校自由參觀與校外教學(可至官方網站申請參觀),而該寺僅要求參觀訪客需要遵守伊斯蘭教的參觀禮節。
喚拜塔
- 位於清真寺左右高達20公尺的灰色尖頂喚拜塔,塔頸紅磗滾邊及洋蔥球頂頗有本土及中亞的折衷特色。在伊斯蘭教國家,當禮拜的時間一到,便由喚拜塔發出禮拜讚詞,告訴附近的信徒禮拜的時間已到了。今日在國外的清真寺喚拜塔的功能已改由人工現場喚唸擴音器來傳播。
圓拱頂禮拜大殿
- 走進位於新生南路上的清真寺,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它中央的金色銅製大圓頂、兩個奧圖曼式洋蔥型的小尖頂,以及兩柱喚拜塔;金色大圓頂的下方,正是穆斯林作禮拜的大殿。遵照教規,整個大殿簡潔清朗、無任何具象事物的裝飾,只有幾何花窗。
- 前方的禮拜區與世界上任何一座清真寺相同,面向聖地的方向。禮拜大殿圓頂離地15公尺高,真徑也是15公尺,非常壯觀,牆面落地窗鑲有可開合通風的幾何形彩色玻璃。
- 原來的清真寺禮拜大殿設計為一層樓挑高,後來因為來參加禮拜的教親日增,因此將原來亦為挑高設計的入口門廳隔為兩層樓,一樓仍為門廳使用,二樓則成為女性信眾的禮拜處,禮拜大殿僅限於潔淨的穆斯林才能進入。
仿羅馬式的廊柱
- 清真寺揉合仿羅馬式建築及奧圖曼式的穹窿大殿,在台灣的清真寺中難得一見的是主建築物翼的仿羅馬式連續拱圈長廊,柱身與拱圈比例勻稱、方枕式柱頭內側兩邊倒角、拱圈滾邊,立於前方綠蔭中透出微光,令人有粛穆敬畏之感覺。
建造材質與圓頂
- 清真寺的主體結構採鋼筋混凝土的主體樑柱構造,外牆加強磗造並以水泥斬石子仿石材做表面處理,在建築頂部邊緣以本土幾何與文字圖案的小口磗馬賽克飾條做局部裝飾。而綠色的的圓頂穹窿為銅片一片片包覆,原來的黃銅色經過歲月洗禮,氧化成為今日所見的綠色銅鏽。
清真市集
- 清真寺每周五舉辦的市集,從早上11點30分至下午1點左右,共有14個攤位,販賣合乎伊斯蘭規定的熟食與生肉,這個小型清真市集聚集了異國美食,有泰國華僑的泰北小吃,緬甸華僑的緬式油飯、印度式便當,阿爾及利亞人的地中海料理,還有約旦人的阿拉伯燉飯、埃及鷹嘴豆泥,可以一口氣吃到各種道地的異國料理。
交通資訊
公車
可搭0南、3、15、18、52、72、72(直)、74、109、207、211、235、237、253、254、278、280、280(直)、284、284(直)、290、295、311、505、42、671、672、675、676、907、和平幹線至和平新生路口站或龍安國小站下車
捷運
參見
外部連結
視頻
參考文獻
- ↑ 台北清真寺慶祝58歲 銅板價吃道地伊斯蘭美食,自由時報,2018-04-26
- 《台灣的古蹟》,李泰昌,2004,台北,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