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狐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狐蝠[1] (學名: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屬於琉球狐蝠亞種之一,為一種分布於台灣島、琉球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的大型蝙蝠。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琉球群島。
特徵與習性
台灣狐蝠展翼可達1公尺,身長約20公分,體重350至550公克。其並不使用超音波定位,而是依照視覺與嗅覺尋找食物,以植物的果實、花朵、嫩葉為主食。住在樹上,而非陰暗的洞穴。
保護
-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稀有,由於數量稀少,在琉球及台灣都列入保護物種。
亞種
概分5類:[2]
- 台灣亞種(P. d. formosus /台灣狐蝠)
- 主要被稱為台灣狐蝠(學名: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原先發現主要分布於台灣台東縣綠島,於高雄、花蓮、臺東、宜蘭以及蘭嶼都是零星發現。原先於綠島數量眾多,1970年代在綠島約有近千隻,但是自從捕捉以及綠島棲地的惡化(如砍伐原始林、種植防風林),綠島居民已有許久未見過狐蝠,因此已列入台灣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名單。[3]Gould 於1873年命名。分布於台灣島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4][5]
- 鹿兒島亞種(P. d. dasymallus/エラブオオコウモリ)
分布於惡石島、口永良部島、寶島、中之島、平島,為棲地最北之亞種,被日本列入天然紀念物。
- 沖繩亞種(P. d. inopinatus /オリイオオコウモリ)
分布於琉球群島沖繩本島以及其周圍小島,琉球特有亞種,被列入日本天然紀念物並列入日本「國內稀少野生動植物種」。
- 大東亞種(P. d. daitoensis /ダイトウオオコウモリ)
- 先島亞種(P. d. yayeyamae /ヤエヤマオオコウモリ) =
- 1994年:於宜蘭防風林發現一隻個體,但是極有可能來自琉球。
- 1990年代:保育專家於綠島嚴密觀察,並未直接發現任何一隻野生狐蝠,僅發現一隻疑似狐蝠飛越天際,另一為當地民眾飼養。
- 1990年代:於花蓮目擊約有4隻狐蝠,來源不明且無法取得食物,網捕到一隻後來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其餘可能已餓死。
- 2005年: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團隊於綠島密集觀察,發現三隻野生狐蝠。(2010年林務局的記載,則發現有4隻野生狐蝠)
- 2006年10月11日:於花蓮縣鳳林鎮田間發現一隻野生狐蝠,研究人員給牠戴上衛星發報器並起名「蝠小蘭」野放光復鄉,但後來失聯。
- 2009年4月: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團隊在綠島觀察到母蝠抱著幼蝠,顯示綠島族群足以繁殖。
- 2009年: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技正陳湘繁於龜山島首度發現狐蝠族群,數量達20隻。[6]
參考文獻
- ↑ 台灣狐蝠,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網
- ↑ Putz, B. 2000. "Pteropus dasymallus" Animal Diversity Web. Accessed September 16, 2010 at http://animaldiversity.ummz.umich.edu/site/accounts/information/Pteropus_dasymallus.html. (英文)
- ↑ 吳欣恬. 15種國家極危物種 台灣狐蝠不超過50隻. 自由電子報 . 2017-08-10.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琉球狐蝠台灣亞種.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鄭錫奇. 台灣蝙蝠的現況與種類介紹.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 ↑ 台灣狐蝠現蹤龜山島 將設生態區繁殖. 中央社. 201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