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鼴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鼴鼠[1]學名Mogera insularis insularis)又稱高砂鼴鼠穿地鼠悶鼠逩地龍,是小缺齒鼴指名亞種,為台灣特有亞種。

分布

台灣鼴鼠分布在台灣本島的平地和中高海拔約3000公尺的山區。

命名由來

台灣鼴鼠最早記錄於1862年,由英國外交官史溫侯(Swinhoe)發現,命名為「Talpa insularis」。之後鼴鼠科內的屬名重整,學名改為「Mogera insularis insularis」。

特徵

  • 體長約10到13公分,尾長約1到1.5公分,具保暖性的灰黑色柔軟短毛。
  • 眼睛退化成細小尖形,上下眼瞼均不會眨動。
  • 前肢掌部與趾部合成一個像鏟子便於挖土的平面。

習性

台灣鼴鼠日間活動於地底,夜晚會至草地、果園等底層覓食,食物以昆蟲幼蟲和蚯蚓為主。

參考文獻

台灣鼴鼠

  1. 台灣鼴鼠,痞客邦清茂農常,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