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檯燈與路燈(顧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檯燈與路燈》中國現代作家顧城寫的詩。

作品欣賞

檯燈與路燈

一隻變向檯燈華美又俊俏,

俯在主人的床頭十分自豪,

有天它忽然動了憐憫之心,

恰好晚風又吹起窗簾一角。

它看見了一盞路燈,

冷冷落落地站在街角。

這下檯燈找到了憐憫對象,

便發出一串同情的聲調:

「路燈呵,你為什麼淪落風塵?

就是因為盲目孤高。

你的光度不比我差,

可惜卻都白白撒掉。

那來來往往的陌生行人,

誰會給你一絲恩報?

不如學我去找個主人,

安穩自在,風雨不着。

如果命運對你不加歧視,

也許你會獲得一個更美的燈罩。」

儘管檯燈說得真情切切,

路燈卻仍然靜靜悄悄。

因為它覺得那些「肺腑之言」,

就像一縷蛛絲在空中亂飄。

它注意的只是滿天星斗,

正向它露出會心的微笑……

它輕輕地噓了口氣,

喃喃地對自己說道:

「我正直地站着,

不為自己謀求酬勞,

更不為換一頂無聊的燈罩,

去向哪個人躬身折腰。

我的光屬於千萬人——

為他們照亮通向黎明的大道。」 [1]

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2]

「文革」期間開始詩歌寫作,1973年開始學畫,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在《今天》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並成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單位解體,失去工作,從此過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1988年赴新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後辭職隱居激流島。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在德國寫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1993年獲伯爾創作基金,並在德寫作。 1993年3月曾回國探親。慘案發生時,值其夫婦從德返新西蘭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學出 版社出版)、《英兒》(1994年元月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與謝樺合著)、《靈台獨語》(1994年3月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楊編)、《顧城詩集》、《顧城童話寓言詩選》、《城》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德、法等多國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靈魂在前進》,組詩《城》、鬼進城》、《從自然到自我》、《沒有目的的我》。小說《英兒》為詩人於棄世前與其妻雷米(謝燁)合著。[3]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並論。顧城作為一個「應運」而生的詩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詩潮的歷史進程,成為其中壯其聲勢的一員,還是其詩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顧城屬於那種用靈魂也為靈魂淺唱低吟的詩人,是純粹的性靈的寫作。他的詩歌安靜、舒緩、抑鬱、沉着,又不缺少生氣和活力。顧城之死,成為文學史家的一塊心病。文學史並不是刑事判決書,文學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論事,探究詩人對於詩歌藝術的勞績。[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