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廠區)原圖鏈接來自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的圖片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07月15日在臨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高文班,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鹽酸(副產品)生產銷售(有效期限以許可證為準)等。

公司簡介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複合肥生產及銷售、糧食收儲、農業信息諮詢、農業技術推廣、農資貿易等在內的綜合性農業服務商。公司以「創造美好農業」為企業使命,立足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強農,以「成為國際知名的植物生產方案服務商」為企業願景。

2004年高塔生產線一次性投產成功,總養分54%三安複合肥誕生。2011年,史丹利A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6年,史丹利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2017年參與全球複合肥國際標準制定,成為複合肥國際標準起草單位。2019年史丹利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目前,公司現有總資產68億元,公司已在山東臨沭和平原、吉林扶餘、廣西貴港、湖北當陽、河南寧陵和遂平、江西豐城、甘肅定西、新疆輪台等地建有10大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520萬噸。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3000多個銷售服務商、10萬多個銷售服務網點,實現了在全國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的總體布局。

史丹利公司助力現代農業發展,重視科技研發與國際合作,先後與國家雜交水稻、國家玉米、國家小麥、國家蔬菜、國家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30餘家國內外高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先後承擔國家、省部級科技計劃項目30餘項,申請專利[1]523項,授權324項,其中發明專利58項。同時,不斷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相繼與美國普渡大學、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史丹利重視自主創新平台建設和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形成了科學、完善的現代農業研發體系。公司建設了"功能性生物肥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全國復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院士工作站」等國家級研發平台。

2016年,公司與恒基利馬格蘭種業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種植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模式戰略轉型。2018年,公司與美國農業綜合檢測服務領先者AgSource聯合建立蚯蚓測土實驗室,為用戶提供測土施肥、植物檢測等農業檢測一體化服務。作為中國獨立運營的美國同步的批量測土實驗室,是目前國內集檢測能力強、先進技術、檢測周期短、效率高為一體的測土實驗室。「蚯蚓測土」實驗室的運營,標誌着史丹利引領植物營養領域從粗放走向精準,並形成了體系競爭力。

在產品品種方面,史丹利聚焦專用肥的專業化生產,針對不同的需求層次,研製出包括史丹利三安、第四元素、勁素等專用性產品。史丹利三安是總養分量達到54%的複合肥產品;第四元素主要針對國內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缺乏問題,補充中微量元素營養成分;勁素主要針對高端經濟作物。與此同時,針對不同的農作物,史丹利通過配方與配比的調整,研製出具有針對性的專用肥系列產品。

史丹利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不斷總結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管理理念。2019年,總裁高進華提出史丹利「363」經營方法論,即3個重點:關鍵點、關注度、管得住;6項措施:頂層設計、固化、優化、硬約束、強績效、復盤;3個保證:好、快、低。這是史丹利管理理念的又一次升級,同時也是史丹利決勝市場的「三板斧」,「好、快、低」是檢驗公司運營效率的基本準則,將公司的競爭優勢不斷強化,同時,公司注重工業化與信息化建設的深度融合,引進了國際先進水平的SAP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人事流的「四流合一」,達到了企業運營最優化。

史丹利複合肥作為行業領軍品牌,公司連續十七年在中央電視台進行宣傳。史丹利「三安」、「第四元素」、「純水溶」等產品廣告強勢登陸CCTV-1黃金資源時間段《天氣預報》、史丹利連續三年獨家冠名央視王牌綜藝欄目《星光大道》。「黃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等品牌廣告語深入人心。

史丹利強大的品牌優勢、持續的創新能力、精細的管理經驗,將助推史丹利公司再攀高峰、再續輝煌,我們將繼續用真誠鑄就品牌,用創新開創未來,用卓越創造美好農業!

視頻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視頻

史丹利農業集團2018年度新年聯歡晚會
《我們在史丹利》史丹利農業集團2017校園招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