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密斯棱背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密斯棱背龜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史密斯棱背龜

界:動物界

龜鱉目

澤龜科

梭背龜屬爬行動物

史密斯棱背龜 ,為龜鱉目澤龜科梭背龜屬爬行動物。 [1]

簡介

史密斯棱背龜:別名白足棱背龜,為龜鱉目、澤龜科、棱背龜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南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棲息於湖泊,池塘和運河當中。根據頭部,陰莖,甲殼及四肢的顏色,又被劃分為2個亞種。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與白足棱背龜亞種,兩個亞種之間的區分很簡單,白足棱背龜的腹甲上沒有黑斑。

是棱背龜屬不常見的品種。之所有說它們是精靈,主要他的表情和長相太有趣了。淺藍色的大眼睛清澈透明,似乎精靈一般,加上他們活潑的性格,高超的游泳技術,他可以往後倒着游,急剎車、急轉彎,真是靈活至極。

科目分類:澤龜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褐色_黃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30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40年 適宜溫度:26℃±4℃ 食物飼料:雜食

史密斯棱背龜形態特徵

全長20-30cm,背甲長13-23cm。棱背龜屬是以背甲上高高棘突為標誌性特徵,但是史密斯棱背龜的棘突已經可以忽略,成體的棘突更是完全被隱沒掉了。背甲是略帶橄欖色的褐色,背甲呈黃褐色,邊緣稍帶黃色,頭部兩側從嘴部到頸部各有一條淺紅色條紋,眼部後側各有一對紅斑,眼稍帶藍色,前趾有五爪。指名亞種腹甲底色為黃色,帶有黑色的斑塊,外側皮膚較黑,背甲中線上帶有一條黑色條紋。白足棱背龜亞種的腹甲沒有黑斑,外側皮膚的黑色素沉澱較少,顏色較史密斯棱背更淺。

史密斯棱背龜生活習性

十分膽小,新龜應應儘量減少打擾,使其慢慢適應環境。當溫度低於16℃時,進入冬眠。

史密斯棱背龜飼養方法

適溫25℃,龜的攝食、活動情況定為正常值。而溫度在30℃左右則是龜最佳的進食、活動、生長的溫度。所以,在國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的4-10月份是龜的攝食、活動時期,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則是龜冬眠期。本屬通常為草食性,但本種更偏向於雜食性。幼體進食時,以肉類和蝦為首選,人工飼料居次,蔬菜最後,不吃魚。在人工飼育條件下,會吃人工飼料及金魚等。

史密斯棱背龜雌雄分辨

生殖器官都包在身體內,它們的長相又一樣,所以沒有一定的技巧就很難分清它們的性別了。雄龜的腹甲略為凹陷,在交配的時候,正好可以卡住雌龜突起的背殼。但是雌龜就不需要這種構造,因此腹甲是平的。且雌龜體形比雄龜大很多。

參考來源

  1. 史密斯棱背龜,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