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右心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右心房

右心房是心的四腔之一,是心腔中最靠右的部分。右心房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分稱固有右心房;後部為腔靜脈竇,靜脈竇內壁光滑,上下分別有上腔靜脈口和下腔靜脈口。固有心房的前上部有一耳狀的突出,叫右心耳,固有心房內壁表面不平滑,當心功能發生障礙,血流緩慢時,易在此形成血栓。右心房的前下方有右房室口,通入右心室。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右心房
  • 外文名 right atrium、atrium dextrum
  • 作 用 心臟本身靜脈血的回流口
  • 結 構 三個入口,一個出口

目錄

  • 解剖結構
  • 右心房的形態學結構
  • 與右心房相關的疾病

解剖結構

1、右心房:

右心房位於冠狀溝右側半的上方。前壁向前內側突出為右心耳,內面有許多平行的隆起,稱為梳狀肌。後壁內面光滑,後上部有上腔靜脈的入口,下方有下腔靜脈的入口。下腔靜脈口的左前方為右房室口,兩口之間有冠狀靜脈竇的入口。右心房的內側壁為房中隔右側面,其下部有一卵圓形的淺窩,稱為卵圓窩,它是胚胎時期使左、右心房相交通的卵圓孔閉合後留下的遺蹟。若此孔由於發生上的原因而未閉合或閉合不全,即成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

2、心臟:

推動血液循環的肌性器官。位於胸腔內,在左右兩肺之間,周圍有心包。內有兩個心房,中間為房間隔,兩個心室,中間為室間隔。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使血液呈單向流動。由於心肌節律性收縮,使靜脈血從右心房進入右心室,通過肺進行氣體交換以後變成動脈血,進入左心房再到左心室,然後運送到機體各部的動脈血管。

右心房的形態學結構

心臟的四腔之一。是心腔中最靠右側的部分,壁厚約2mm。右心房分為前、後兩部,前部為固有心房,後部為腔靜脈竇。此兩部以右緣表面的淺溝——界溝為界。後部內壁光滑,上下分別有上腔靜脈口和下腔靜脈口,兩口之間在界溝相應處有縱行肌肉隆起,稱為界嵴。下腔靜脈口前緣有下腔靜脈瓣,其內側端延至卵圓窩前緣,胎兒時期有引導下腔靜脈血液經卵圓孔流向左心房作用。冠狀竇口位於下腔靜脈口與右心房室口之間,口的下緣有冠狀竇瓣。固有心房的前上部耳狀突出為右心耳,其內壁有從界嵴向前發出的平行肌隆起,稱梳狀肌。梳狀肌延至右心耳內面則交錯排列,許多呈蜂窩狀。在心臟功能障礙,血液瘀滯時,易在心耳內形成血栓。右心房的後內側壁,主要由房間隔組成,其下部有一淺凹,稱卵圓窩。為胎兒時期卵圓孔閉合後遺蹟,房間隔缺損多在此處發生。

與右心房相關的疾病

粘液瘤:

概述:

粘液瘤為心臟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左房比右房多3倍,可以為兩側性。粘液瘤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房室瓣口梗阻、全身反應及末梢栓塞。左房粘液瘤阻塞房室瓣很像二尖瓣狹窄。因粘液瘤多起自房間隔,常有蒂(柄),腫瘤可以移動,從而症狀及體徵可隨體位發生變化。當體位突然變動,因房室瓣口梗塞可引起暈厥;肺部可有周期性靜脈瘀血;偶而粘液瘤使二尖瓣不能閉合,引起二尖瓣關閉不全。右房粘液瘤可引起三尖瓣口梗阻的表現,出現慢性右心衰竭。

症狀:

全身表現可能是機體對粘液瘤的異常免疫反應,有時可成為本病的主要症狀,包括肌肉關節酸痛、低熱、貧血、紅細胞沉降加快及異常血清蛋白。左房粘液瘤可有心尖區第一心音亢進和隆隆樣舒張期雜音或收縮期雜音,有時在舒張早、中期有「腫瘤撲落聲」(像第三心音或室性奔馬律的額外音),個別患者可只有心尖區收縮期雜音。聽診發現常為間歇性,坐位時可示心尖區低調舒張期雜音及同時出現的呼吸困難、紫紺、昏厥(二尖瓣口阻塞);臥位時阻塞消除,雜音常聽不到,症狀也減輕。

診斷:

如患者無風濕熱史而有間歇性、與體位有關的呼吸困難(坐位時出現呼吸困難,平臥時氣急消退),聽診發現常有變化、體循環栓塞(約出現於50%的病例)、貧血、血沉加速等現象,應考慮心房粘液瘤的可能性。

超聲波檢查可在心房內顯示雲霧狀團塊。心血管造影顯示心房內缺損。

在體外循環下外科手術切除,手術不但可解除機械梗阻,且免疫變化亦迅速消退。[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