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合肥工業大學(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百度 的圖片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是合肥工業大學的二級學院[1]

1945年,安徽省立蚌埠工業職業學校機械科成立,先後更名為安徽省立蚌埠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機械工程科,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科,淮南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科,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科、礦山機械科;1955年,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遷至合肥,更名為合肥礦業學院;1958年,合肥礦業學院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後設機械工程系;1970年,安徽水電學院機械系併入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1999年,成立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2016年,更名為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現擁有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環保裝備及工程5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工程博士點(機械專業學位博士點),以及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工業工程、環保裝備及工程6個學術型碩士授權點,機械工程、工業工程、動力工程3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擁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機械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截止2020年底,學院共獲批5門「國家一流課程」、2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204餘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高層次專家3人、傑青與優青等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8人次、安徽省教學名師7人、國家教指委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3人。教職工中博士生導師37人、教授(研究員)46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80人、講師(助研、工程師)4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47人。在讀脫產博士後7人、博士177人,碩士854人,非全日制碩士361人、本科生3959(含宣城校區機械工程系1777人)餘人。

學院直面國家與區域經濟建設主戰場,經過七十餘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批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與鮮明特色的科學研究基地。擁有汽車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數字化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機械工業綠色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航空結構件成形製造與裝備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安徽省汽車技術與裝備工程中心、安徽省汽車NVH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車自動化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另外,學院還擁有機械工程實驗中心、現代汽車製造技術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機械與車輛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4個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學院一直是安徽省機械工程學會、汽車工程學會、振動工程學會理事長單位。

學院積極響應製造強國、科技創新2030、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形成了多個面向學科前沿和國家行業重大需求研究方向,特別是在智能機器人及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2]與智能網聯汽車、噪聲源識別與控制、摩擦學及摩擦學設計、綠色製造與智能再製造、製造過程監測與控制等方面形成明顯特色和優勢。近五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項,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區域創新聯合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70餘項,總經費約4.2億元;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5次;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多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二等獎以上20餘項,取得了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並得到推廣應用,解決國家行業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及交叉技術難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

科研成果

學院面向國家重大工程、國防工業和高端裝備核心基礎技術,發揮應用研究和產學研合作優勢,服務裝備製造業和安徽及長三角區域製造業快速發展。最早開展新能源汽車研發,大批成果轉化應用,提高了中國汽車製造水平,支撐了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最早從事綠色製造研發,圍繞家電、電子電器產品、汽車等高值回收與高效再資源化技術及裝備研發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四十年堅持數控技術及數控系統研發,在齒輪強力珩齒、齒輪數控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等方面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電化學加工、摩擦磨損等系列成套裝備,服務高端裝備;研發碳纖維纏繞結構設計與工藝,解決國防裝備難題。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巨一自動化、合肥波林新材料、華升泵閥公司等,彰顯了很好服務社會能力。

視頻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別來無恙—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全體黨員70周年獻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