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循環梗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循環梗死表現為各種程度的椎基動脈綜合徵:

  1. 同側顱神經癱瘓及對側感覺運動障礙(交叉性體徵);
  2. 雙側感覺運動障礙;
  3. 雙眼協同活動及小腦功能障礙,無長束征或視野缺損。
  4. LACI表現為各種腔隙綜合徵。[1]

定義

  1. 同側顱神經癱瘓及對側感覺運動障礙(交叉性體徵);
  2. 雙側感覺運動障礙;
  3. 雙眼協同活動及小腦功能障礙,無長束征或視野缺損。
  4. LACI表現為各種腔隙綜合徵。

臨床表現

【摘要】目的探討後循環腦梗死的臨床表現及MRI的診斷價值。方法對185例經MRI證實的後循環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85例後循環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症狀依次為語言障礙(60%)、肢體無力(57.84%)、頭暈(35.14%)、眩暈、(35.14%)、嗆咳(30.27%)、嘔吐(26.49%)及行走不穩(18.38%)等;臨床體徵依次為:病理征陽性(65.41%)、構音障礙(52.43%)、中樞性面癱(48.11%)、肢體偏癱(44.86%)、舌癱(33.51%)、眼震(27.57%)、偏身感覺障礙(27.03%)、共濟失調(21.62%)、咽反射遲鈍(18.38%)、四肢癱瘓(17.30%)、眼肌癱瘓(11.89%)等。MRI檢查單部位梗死多於多部位梗死,其中單部位梗死占72.43%(中腦3例,橋腦89例,延髓19例,小腦18例,枕葉4例,橋延交界1例),多部位梗死占27.57%。結論後循環腦梗死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對其診斷有較大的幫助,頭顱MRI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關鍵詞】腦梗死;後循環;MRI後循環腦梗死(POCI)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尤其多灶性後循環腦梗死明確的定位診斷更加困難。往往是一個梗死病灶症狀或體徵掩蓋了另一個梗死病灶的症狀或體徵。CT問世以前,對後循環腦梗死的診斷局限在經典理論指導下,CT問世以後,發現一些根據臨床表現定位大腦半球病變患者CT沒有顯示病灶或顯示腦幹、小腦病灶,由於CT存在顱底偽影干擾,所以CT明確幕下病灶有一定的局限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對後循環系統供血區腦梗死診斷的困難。本研究對POCI患者的臨床特徵及MRI的檢查結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為提高對POCI的診斷能力提供依據,報告如下。[2]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根據1995年制定的國內後循環梗死診斷標準,收集我科2005年1月~12月住院腦梗死患者1491例,經頭部MRI證實有後循環新鮮梗死病灶患者185例,占同期住院患者12.41%。其中男129例,年齡27a~89a;女56例,年齡29a~85a。有高血壓病史129例(69.73%),糖尿病病史64例(34.59%),高脂血症56例(30.27%),冠心病病史34例(18.38%),房顫7例(3.78%),腦血管病病史56例(30.27%)。發病至就診時間最短40min,最長20h。在治療過程中病情有進展者42例,其中病後3h~5h進展者30例(71.43%),6h~10h內進展者10例(23.81%),≥11h進展者2例(4.76%)。
  2. 方法對185例POCI患者的臨床特徵及MRI的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頭顱MRI的檢查結果,將POCI病灶分為單病灶和多病灶病變。單病灶病變指在MRI上只存在1個梗死病灶,包括特定區域(如腦橋)、相鄰區域(如腦橋延髓交界處等)、特定區域雙側病灶(如雙側枕葉);多病灶病變,指在MRI上存在≥2個、彼此不能融合的、新出現的梗死病灶。[3]

結果

  1. 臨床表現POCI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但特徵性的臨床表現對診斷POCI的幫助較大。本組185例POCI患者的症狀依次為:語言障礙111例(60%)、肢體無力107例(57.84%)、頭暈65例(35.14%)、眩暈65例(35.14%)、飲水嗆咳56例(30.27%)、嘔吐49例(26.49%)、意識障礙36例(19.46%)、行走不穩34例(18.38%)、吞咽困難33例(17.84%)、復視16例(8.65%)、肢體麻木14例(7.57%)、視覺障礙11例(5.95%)、耳鳴9例(4.86%)、面部麻木7例(3.78%)、記憶障礙5例(2.70%)、頭痛4例(2.16%)、聽力下降2例(1.08%)。表1MRI檢查結果(略)
  2. 體徵依次為病理征陽性121例(65.41%)、構音障礙97例(52.43%)、中樞性面癱89例(48.11%)、肢體偏癱83例(44.86%)、舌癱62例(33.51%)、眼震51例(27.57%)、偏身感覺障礙50例(27.03%)、共濟失調40例(21.62%)、咽反射遲鈍34例(18.38%)、四肢癱瘓32例(17.30%)、眼肌癱瘓22例(11.89%)、Horner征16例(8.65%)、交叉性癱9例(4.86%)、周圍性面癱8例(4.32%)、瞳孔改變5例(2.70%)、視野缺損4例(2.16%)、交叉感覺障礙4例(2.16%)。[4]
  3. MRI檢查結果本組185例患者經頭顱MRI證實為POCI,其中單部位梗死134例(72.43%),多部位梗死51例(27.57%)。。

討論

腦部血液循環由頸動脈系統組成的前循環和由椎基底動脈系統組成的後循環構成。後循環供應大腦半球後2/5(枕葉及顳葉內側)、丘腦、內囊後肢後1/3、全部腦幹和小腦的血液。兩側椎動脈由鎖骨下動脈根部發出,經第6至1頸椎橫突孔入顱,在腦橋下緣合成基底動脈。椎動脈分支包括脊髓後動脈、脊髓前動脈、延髓動脈、小腦後下動脈。基底動脈分支包括小腦前下動脈、腦橋支、內聽動脈、小腦上動脈和大腦後動脈。大腦後動脈是基底動脈終支,分支包括皮質支(顳下、距狀和頂枕動脈),深穿支(丘腦穿通動脈、丘腦膝狀體動脈和中腦支)和後脈絡膜動脈等[3]。後循環腦梗死通常指椎基底動脈及其分支閉塞所引起的中、小梗死。

POCI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尤其多灶性後循環腦梗死的臨床表現更加複雜,明確的定位診斷較困難。往往是一個梗死病灶症狀或體徵掩蓋了另一個梗死病灶的症狀或體徵,而基底動脈主幹閉塞表現為昏迷的患者,同時存在着枕葉、丘腦或小腦的梗死,在臨床上很難確定,加之有些患者既往有腦血管病史,本次入院後不能準確敘述病情,臨床明確定位診斷就更加困難。研究認為,後循環的解剖特點是血管走行及分支生理變異較大,大約60%供應腦幹的深穿支比較細,而且許多小分支如內聽動脈、小腦前下動脈及後下動脈等均為終末動脈,極易受血液動力學和血管管腔改變的影響,因此腦幹梗死的早期常出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前驅症狀,其中迷路前庭系統極易受累,故眩暈、嘔吐、眼震等多見。由於後循環管腔在梗死形成前後出現自身擴張性調節,因此血管擴張性頭痛亦較常見。當感覺通路缺血性損害時,常出現主觀感覺異常,尤其面、口周及肢體麻木等多見[5]。無論是單病灶還是多病灶,均有一些臨床表現是POCI所特有的,如枕葉病變後的視物模糊,小腦病變的走路不穩,中腦病變的眼瞼下垂等動眼神經麻痹表現,延髓的飲水嗆咳、交叉性感覺異常、Horner征,腦橋的周圍性面癱或交叉性癱瘓、外展神經麻痹、四肢癱瘓等[2]。

本資料顯示,POCI患者的臨床表現依次為語言障礙、肢體無力、頭暈眩暈嗆咳嘔吐意識障礙、行走不穩及吞咽困難;體徵依次為病理征陽性、構音障礙、中樞性面癱、肢體偏癱、舌癱、眼震、偏身感覺障礙以及共濟失調等;MRI檢查顯示,72.43%單部位梗死,27.57%多部位梗死。表明依據MRI檢查結果,結合上述臨床表現,能明確診斷POCI。

目前頭部CT對後循環供血區梗死灶往往顯示不清,而MRI能夠很好地顯示後顱凹結構,使椎基底動脈供血區梗死的檢查極易完成,因此,對懷疑後循環系統腦梗死的患者,如果要明確診斷,應進行頭顱MRI檢查。

危險因素

【摘要】目的探討後循環梗死的主要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216例急性後循環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頭顱MRI的表現,將患者分為近段組、中段組、遠端組、混合組以及單灶組、多灶組、單側病灶組、雙側病灶組、腔隙性梗死(腔梗)組與非腔梗組;分析各組的危險因素。同時與同期住院的前循環梗死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對比。結果216例後循環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壓為76.9%、糖尿病為36.6%、高脂血症為30.1%、既往有卒中史為26%、心臟疾病為22.2%;近段病變為6%,中段病變為24.5%,遠段病變最高為49%;近端組的平均年齡[(57.92±12.81)歲]顯著低於其他組(P0.05);其他各部位損害者之間的危險因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CI組不同病灶數量、病灶側及腔梗與非腔梗與危險因素的關係見表2。各種危險因素的分布,在單病灶組與多病灶組、單側病灶組與雙側病灶組、腔梗組與非腔梗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有既往卒中史在腔梗組顯著高於非腔梗組.

視頻

鞠東升:後循環取栓病人一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