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紅系列海洋調查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向陽紅系列海洋調查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下屬的海洋科學考察船隊,該系列船隻先後建造了十餘艘,噸位從千噸級到萬噸級不等。
現在役4艘:向陽紅06」、「向陽紅09」、「向陽紅14」、「向陽紅08」。
歷史
1969年3月28日,解放軍海軍司令部對國家海洋局[1] 船舶命名作了如下批覆:國家海洋局1000噸以上的海洋調查船命名為「向陽紅」,1000噸以下的命名為「曙光」,並以出廠先后冠以順序號。七十年代有600噸級的「曙光1」號、「曙光2」號、「曙光3」號(以上屬南海分局)、「曙光4」號、「曙光5」號(以上屬北海分局)、「曙光6」號、「曙光7」號(以上屬東海分局)。2016年底,北船重工遊艇廠為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承制的「曙光12」海灣移動監測平台下水。
功能分類
按承擔的任務和噸位的不同,分屬於三個序列
- 1000噸級的調查船,主要進行水文氣象和斷面調查;
- 3000噸級的調查船,主要進行遠海和綜合調查;
- 10000噸級以上的調查船,主要進行遠洋調查、極地調查和大洋考察。
船隻清單
- 向陽紅01號第一艘,1967年2月由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1艘,1969年12月14日出廠,歸東海分局使用。中國第一艘海洋水文氣象船。(614I型),是國家海洋局建造的第一艘水文氣象船,也是我國第一艘噸位比較大的氣象船,設計排水量1120噸。
- 向陽紅01號第二艘:武船2013年6月開工建造,2015年9月22日下水,2016年6月18日上午交付使用。總噸位約4800噸,續航力15000海里。
- 向陽紅02號,海洋水文天氣船。廣州造船廠1968年開工建造,1972年5月交付南海分局使用。設計排水量1178.93噸
- 向陽紅03號第一艘,海洋水文天氣船。廣州造船廠1972年5月交付。
- 向陽紅03號第二艘:2013年6月開工,2015年7月31日在武船下水。總噸位4864。
- 向陽紅04號,江南造船廠1967年9月開工,1972年交船。
- 向陽紅05號,波蘭巴黎公社造船廠建造Francesco Nullo級「長寧輪」貨船。1966年下水。隸屬於交通部廣州遠洋公司。廣州造船廠於1970年開始把「長寧輪」貨船改裝為向陽紅5號,1972年12月20日竣工。總投資為250萬元。1978年12月,向陽紅5號海洋調查船再次改裝。滿載排水量14500噸。
- 向陽紅06號第一艘,廣州造船廠於1969年1月開工建造,1973年完工。
- 向陽紅06號第二艘,1995年建成小集裝箱式貨船「豪利」號。2012年5月18日,在青島舉行了「豪利」號入列改為向陽紅06號遠洋科考船的儀式。改建工程於2011年3月10日啟動,由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負責,於2012年1月16日正式交付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船長91米、船寬14.7米、型深7.6米,裝有艏部側推裝置,滿載排水量4900噸,最大航速13.5節,續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乘員60人。
- 向陽紅07號:蕪湖造船廠於1971年6月開工,1972年4月20日下水。1974年9月26日交付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使用。設計排水量1170噸
- 向陽紅08號第一艘:蕪湖造船廠
- 向陽紅08號第二艘,近海科考船,2008.11.25建成。排水量600噸。現屬於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向陽紅09號,遠洋科考船,滬東造船廠於1977年10月開工,1978年10月竣工,並於1978年12月服役北海分局。排水量4435噸。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母船。
- 向陽紅10號第一艘:大型遠洋綜合科學調查研究船,三層連續甲板、中等長度的艏樓,5層上層建築,排水量13000噸。1971年2月開始研究設計,1975年7月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1979年10月交船,隸屬於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1985年,該船榮獲我國首屆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特等獎。1999年改裝為遠望四號航天測量船。
- 向陽紅10號第二艘,為國家深海及大洋區科考船。2012年6月溫州中歐船業有限公司開工建設,採用全迴轉舵槳電力推進系統和動力定位系統,設計排水量約4400噸,續航力為1.2萬海里,船上定員65人,自持力為60天。 隸屬於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太和航運有限公司。由太和公司負責管理。
- 向陽紅14號遠洋綜合調查船,1981年7月入役。排水量4400噸
- 向陽紅16號,1981年上海滬東船廠建造,排水量4400噸,最大航速19節,續航力1萬海里。雙層連續甲板,採用雙柴油機推進,雙槳可調,雙舵,並具首部側推裝置。隸屬於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1992年11月~1993年4月配合海洋局海洋二所執行大洋多金屬結核調查任務。1993年5月2日5時5分在北緯29°12′、東經124°28′的濟州島海域被塞浦路斯籍3.8萬噸的「銀角號」液化天然氣船撞上了右舯部,銀角號倒車,5時25分,船長金明奇、總指揮張志挺、副總工程師周邦儀等最後一批棄船。5時37分向陽紅16號船頭朝上沉沒,從被撞到沉沒總共32分鐘。全船110人,107人獲救,3人遇難(住在直接被撞部位的222艙室的于海洋、孟今偉和一位醫生)。6時50分獲救的107人全部登上銀角號輪。銀角號船以運輸一級危險品不能靠泊為由繼續向目的港航行。最後於5月4日10時,107人全部安全登上交通部上海救撈局的德意號遠洋拖輪歸國。
- 向陽紅18號第一艘:排水量4400噸
- 向陽紅18號第二艘:701所設計、武船建造,2015年5月6日下水。12月31日交付。排水量1900噸,續航能力8000海里,自持力可達50天,滿足無限航區要求。
- 向陽紅20號:鄂州光大臨江造船2013/11/8下水,2014/5/29交船,船名"海監52",曾短暫改名"海警2252",後改名"新實踐",2015年底改名"向陽紅20"。滿載排水量3160噸。
- 向陽紅21號:滬東造船廠於1980年9月至1982年9月建成。1982年11月交船。
- 向陽紅22號: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2018年9月29日上午在武船下水。
- 向陽紅28號:武昌造船廠於1983年12月22日正式開工建造,1986年6月12日下水,10月29日交船。
- 向陽紅31號:3000噸級大型浮標作業船。2018年10月30日上午在武船下水。交付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