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僧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呂僧珍 |
南北朝時期南梁開國功臣 |
字 號 :字元瑜 民 族 :漢 爵 位 :平固縣開國侯 官 職 :散騎常侍、領軍將軍 諡 號 :忠敬 追 贈 :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出 生 地 :東平郡范縣 出生時間 :453年 去世時間 :511年6月23日 主要成就 :南梁開國元勛 |
呂僧珍(453年-511年6月23日[1]),字元瑜。東平郡范縣人。南北朝時期南梁開國功臣。
- 呂僧珍出身寒微,早年跟隨丹陽尹蕭順之,在南齊歷任典簽、主簿、督郵、羽林監等職。
- 後依附雍州刺史蕭衍(梁高祖),助其起兵反對東昏侯蕭寶卷,屢破東昏侯部下大將李居士、王珍國等。
- 南梁建立後,呂僧珍升任冠軍將軍、前軍司馬,封平固縣侯。後入直秘書省,總領宮中宿衛。
- 天監五年(506年),領軍參與北伐。又出任使持節、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累官至領軍將軍、散騎常侍。
- 天監十年(511年),呂僧珍去世,年五十八。獲贈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忠敬」。
目錄
人物生平
卓爾不群
- 呂僧珍出身寒微之家,他的家族世代在廣陵居住。自孩童時代起,呂僧珍便隨老師就學,曾經有一位相師來看眾學生,獨獨指着呂僧珍對教導學官說:「這個孩子言談不凡,有封侯的樣貌。」[2]
- 呂僧珍二十多歲的時候,曾投靠劉宋朝廷的丹陽尹劉秉。元徽五年(477年),劉秉在政變中被殺,呂僧珍轉而跟隨大臣蕭順之(南梁太祖),任他門下的書佐。呂僧珍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魁偉。他在同輩中舉止莊嚴,官署中人對他都頗為尊敬。
- 南齊時,蕭順之任豫州刺史,任命呂僧珍為典簽,兼帶蒙縣令。呂僧珍在任上頗為稱職。蕭順之改任領軍將軍時,呂僧珍補任主簿。妖賊唐瑀進攻東陽郡,蕭順之奉命率軍東征,命呂僧珍負責行軍眾局事務。呂僧珍的家在建康建陽門東,自受命之時起,他每天都由建陽門進出,卻從不順路回家,蕭順之因此更加賞識呂僧珍。 蕭順之就職丹陽尹時,又任呂僧珍為郡督郵。
- 隨王蕭子隆出任荊州刺史時,齊武帝蕭賾命呂僧珍任蕭子隆的防閣(指侍從武官或隨從人員),隨其出鎮荊州。
- 永明九年(491年),雍州刺史王奐謀反,朝廷敕令呂僧珍西行,隸屬於平北將軍曹虎麾下,任典簽,兼帶新城縣令。
- 魏軍入侵南齊沔北地區,司空陳顯達奉命抵禦。陳顯達在此次出征中,一見呂僧珍便大感驚奇,撇開旁人,拉呂僧珍到上座,對他說:「你有貴人之相,以後當更加騰達,應努力成就一番事業。」[3]
結交明主
- 建武二年(495年),北魏大舉南侵,分五道進軍。冠軍將軍蕭衍(蕭順之之子)率軍援救義陽,呂僧珍隨軍出征。魏軍包圍義陽數月,使之與雍州方面失去聯繫。蕭衍想派人到襄陽詢問兄長、梁州刺史蕭懿的消息,眾人畏懼此行,紛紛不敢答應。唯有呂僧珍不懼危險,堅請充任使者,即日便乘大船出行。抵達襄陽後,呂僧珍督遣援軍,並攜帶蕭懿的親筆信返回,得到蕭衍的嘉獎。戰後,呂僧珍被補授為羽林監。
- 東昏侯蕭寶卷即位,司空徐孝嗣掌理朝政,想要引呂僧珍共事。呂僧珍估計局勢動盪、不能長久,最後未去就職。當時蕭衍已出任雍州刺史,呂僧珍一意請求西歸,得到了邔縣令的任命。呂僧珍到雍州後,被蕭衍招入麾下,授中兵參軍,委以心腹之任。呂僧珍在暗中蓄養死士,得到眾多追隨者。蕭衍廣招武猛之士,士庶紛紛響應,有一萬餘人聚集。蕭衍於是下令巡行城西空地,準備建造房屋幾千間,當作營房,又多多砍伐木、竹為材,沉浸於檀溪之中,聚積的茅蓋像山阜一樣高,擱置不用。當時只有呂僧珍明白此舉要旨,也私自準備了幾百張船櫓。 [4]
開梁元勛
- 永元二年(500年)冬,蕭衍聽聞蕭懿被蕭寶卷殺害的消息,於是召見呂僧珍與長史王茂、別駕柳慶遠、功曹史吉士瞻等幕僚,開始制定起兵攻討蕭寶卷的計劃。即將舉兵時,蕭衍又連夜召見呂僧珍與錄事參軍張弘策到私宅商議對策。次日,蕭衍召集眾人,宣布起兵事宜,並將沉在檀溪中的木、竹造成艛艦(有樓的戰船),以茅草修葺。西台軍(指南康王蕭寶融麾下的蕭衍等西軍)準備出發時,諸將果真爭搶船櫓,呂僧珍於是取出先前準備好的櫓,每艘艦船交付二張,諸將才不再爭執。
- 永元三年(501年),西台軍東進,蕭衍任命呂僧珍為輔國將軍、步兵校尉,允許他出入自己的臥房,宣通意旨。西台軍逼近郢城,呂僧珍率所部駐於偃月壘,不久後又進據騎城。
- 郢州被攻克後,蕭衍升呂僧珍為前鋒大將軍。西台軍進駐江寧,蕭衍命呂僧珍與大將王茂率精兵先行登上赤鼻邏。同日,蕭寶卷部下大將李居士領大軍發動攻擊,呂僧珍等還擊,大破其軍。戰後,呂僧珍與王茂進軍白板橋,修築壁壘。壁壘完工之後,王茂移駐越城,呂僧珍仍獨自守衛白板。李居士暗中得知白板守軍兵少,於是率領精兵萬人,前來攻城。呂僧珍對部下將士說:「如今我軍力不能敵,不可與之交戰;也不要從遠射擊,一定要呆在塹壕里,合力將其擊破。」不久後,李居士軍都越過塹壕,拔掉柵欄,呂僧珍分派士兵上城,箭石齊射,自己則率馬步軍三百人斷後。守隅士兵也越城而下,內外夾擊,李居士軍即刻奔逃,西台軍繳獲武器、胄甲不計其數。西台大軍進抵新林時,呂僧珍與王茂進據越城。
- 十月,呂僧珍等在秣陵(今江蘇南京故報恩寺附近)時,蕭寶卷派大將王珍國率領號稱二十萬的大軍陳兵朱雀門,並渡朱雀航前來挑戰。呂僧珍與王茂、曹景宗等合軍進擊,縱火車焚燒敵營,敵軍即日土崩瓦解。西台軍大破王珍國部,並乘勝追擊,敗軍堆積的屍體竟與朱雀航欄一樣高,掉到河中淹死的也不計其數。經此一役,蕭寶卷主力全喪,其餘殘部望風潰敗,呂僧珍等直驅至宣陽門。 [5]
忠勤宿衛
- 永元三年(501年)十二月,建康(今江蘇南京)被攻克後,蕭衍立即命呂僧珍率所部先進入宮中,與張弘策負責封存府庫、圖籍。呂僧珍在同日就以原職兼帶南彭城郡太守。後遷任給事黃門侍郎,並領虎賁中郎將。
- 中興二年(502年)四月,蕭衍受禪即位,即梁武帝。南梁建立後,呂僧珍被任命為冠軍將軍、前軍司馬,封爵平固縣開國侯,食邑一千二百戶。不久後,改任給事中、右衛將軍。一段時間後,再轉任左衛將軍,加散騎常侍,入直秘書省,總掌宮中宿衛事務。
- 天監四年(505年)十月,蕭衍興師進攻北魏,以其弟、臨川王蕭宏為統帥,率軍進駐洛口(今安徽懷遠境)。自此之後,朝廷軍機事務繁多,呂僧珍白天在中書省當差,入夜後則在秘書省當值。[6]
洛口之爭
- 天監五年(506年)夏,呂僧珍受命率領羽林軍精銳出兵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協助作戰。至下半年,梁軍已進至洛口,冠軍將軍昌義之等前軍攻克梁城,諸將都想乘勝深入敵境。但身為梁軍統帥的蕭宏怯懦愚劣,尤其是在得知北魏大將邢巒已渡過黃河,與北魏中山王元英會合,即將共同攻南梁的消息後,甚為恐懼,立即召開軍事會議。
- 在會議中,呂僧珍說:「知難而退,不也是很對的嘛!」蕭宏連忙出言同意。然而,自柳惔、裴邃、馬仙琕、昌義之、朱僧勇、胡辛生以下諸將都主張繼續進兵。其中以昌義之反應最為激烈,他大怒不已,一時之間「鬚髮盡磔」,並說道:「呂僧珍當斬!怎麼有百萬之師出兵尚未遇敵,就望風急退的!如此一來,我們有什麼臉面去見聖主(指武帝蕭衍)!」討論結束後,眾人散退,呂僧珍向諸將謝罪說:「殿下(指蕭宏)從昨天開始心神不定,無意於進軍。我非常擔心戰事失利,所以想讓我軍全師而返罷了。」蕭宏不敢違背眾議,只是駐軍不前。
- 呂僧珍建議命裴邃分兵攻取壽陽,蕭宏則率主力停駐洛口,但蕭宏固執不聽,還下令說:「凡是有人或馬前進的,必斬!」眾將士聞訊,都憤怒不已。適遇洛口天氣突變,一夜狂風暴雨,蕭宏拋下大軍,領數騎落荒而逃。洛口將士隨之散歸,失亡近五萬人。 [7]
- 梁軍回師後,呂僧珍以原職兼領太子中庶子。 [8]
載譽歸鄉
- 呂僧珍離家已久,頗有思鄉之情,於是上表請求回鄉祭拜祖墳。蕭衍為示對呂僧珍的榮寵,特於天監六年(507年)九月授他為使持節、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使其成為家鄉的父母官。
- 天監七年(508年)二月,在南兗州任職滿百日的呂僧珍被征入朝,任領軍將軍。 旋即又被加授為散騎常侍,並獲賜鼓吹一部,仍如從前一般入直秘書省。 [9]
病重逝世
- 天監十年(511年),呂僧珍病重,蕭衍親臨其府邸探望,並派使者帶醫生及藥品進行診治,一日之內數次往返,榮寵之至。五月十二日(6月23日),呂僧珍在領軍府舍中病逝,享年五十八歲。蕭衍聞訊後,即日親臨殯殮,下詔褒獎呂僧珍,追贈他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東園秘器及朝服一具、衣一襲,諡號「忠敬」。 [10]
人物成就
- 呂僧珍兼具文武才略,功勳卓著,是南梁一朝的開國元勛,他一生的主要事跡都集中在南齊末年至南梁初年:
- 南齊末年,呂僧珍依附雍州刺史蕭衍(梁高祖),成為他的心腹,暗中厲兵秣馬,助其起兵反對東昏侯蕭寶卷。呂僧珍隨西台軍東進,屢破東昏侯部下大將李居士、王珍國等,一路凱旋,攻克齊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 自南梁建立後,呂僧珍便長期總掌宮中宿衛事務,尤其在梁軍發動北伐後,他更是夙夜值省,憂勤國事。
人物軼事
- 貴不嫌貧:呂僧珍的姐姐嫁給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臨馬路,雜處於諸肆之中。但呂僧珍經常攜鹵簿(帝王將相扈從的儀仗隊)到姐姐的家裡,並不以之為恥辱。 [11]
- 蕭娘與呂佬:梁軍北伐時,主帥蕭宏怯懦不已,不敢進軍。北魏方面知道蕭宏「不武」(缺乏英武之氣),就給他送來了巾幗(婦女用的頭巾和髮飾)之物,並且編了一首歌唱道:「不畏蕭娘(蕭宏)與呂姥(呂僧珍),但畏合肥有韋虎(指揮梁軍智取合肥的豫州刺史韋睿)。」呂僧珍聽後,嘆息道:「這次行動,如果讓始興王(蕭憺)和吳平侯(蕭景)為統帥,而我輔佐他們,那裡會讓敵人這樣地侮辱呢?」 [12]
- 季雅不負親知:梁武帝蕭衍對呂僧珍很是倚信。除俸祿外,蕭衍每月額外賜給呂僧珍十萬錢,其他的賞賜則時時不絕。而呂僧珍在發現了鄰居宋季雅的才能後,馬上向蕭衍舉薦他,使之被起用為衡州刺史。宋季雅果然不負呂僧珍的相知之恩,在衡州大有政績。[13]
人物評價
- 陳顯達:卿有貴相,後當不見減,努力為之。 [14](《梁書》引)
- 蕭衍:器思淹通,識宇詳濟,竭忠盡禮,知無不為。與朕契闊,情兼屯泰。大業初構,茂勛克舉。及居禁衛,朝夕盡誠。 [15](《贈諡呂僧珍詔》)
- 姚察:張弘策敦厚慎密,呂僧珍恪勤匪懈,鄭紹叔忠誠亮藎,締構王業,三子皆有力焉。僧珍之肅恭禁省,紹叔之造膝詭辭,蓋識為臣之節矣。 [14] (《梁書》)
- 李延壽:庾域、鄭紹叔、呂僧珍等,或忠誠亮藎,或恪勤匪解,締構王業,皆有力焉。僧珍之肅恭禁省,紹叔之勤誠靡貳,蓋有人臣之節矣。 [16](《南史》)
史料記載
參考資料
- ↑ 《梁書·武帝紀第二》:(天監)十年……夏五月……丁丑,領軍呂僧珍卒。
- ↑ 《梁書·呂僧珍傳》:呂僧珍,字元瑜,東平范人也。世居廣陵。起自寒賤。始童兒時,從師學,有相工歷觀諸生,指僧珍謂博士曰:「此有奇聲,封侯相也。」
- ↑ 《梁書·呂僧珍傳》:魏軍寇沔北,司空陳顯達出討,一見異之,因屏人呼上座,謂曰:「卿有貴相,後當不見減,努力為之。」
- ↑ 《梁書·呂僧珍傳》:高祖已臨雍州,僧珍固求西歸,得補邔令。既至,高祖命為中兵參軍,委以心膂。僧珍陰養死士,歸之者甚眾。高祖頗招武猛,士庶響從,會者萬餘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將起數千間屋,以為止舍,多伐材竹,沈於檀溪,積茅蓋若山阜,皆不之用。僧珍獨悟其旨,亦私具櫓數百張。
- ↑ 《梁書·呂僧珍傳》:東昏大將王珍國列車為營,背淮而陣。王茂等眾軍擊之,僧珍縱火車焚其營。即日瓦解。
- ↑ 《梁書·呂僧珍傳》:天監四年冬,大舉北伐,自是軍機多事,僧珍晝直中書省,夜還秘書。
-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紀二》:(天監五年)九月……己丑,夜,洛口暴風雨,軍中驚,臨川王宏與數騎逃去。將士求宏不得,皆散歸,棄甲投戈,填滿水陸,捐棄病者及羸老,死者近五萬人。
- ↑ 《梁書·呂僧珍傳》:其年冬旋軍,以本官領太子中庶子。
- ↑ 《梁書·呂僧珍傳》:在州百日,征為領軍將軍,尋加散騎常侍,給鼓吹一部,直秘書省如先。
- ↑ 《梁書·呂僧珍傳》:卒於領軍府舍,時年五十八。高祖即日臨殯,詔曰:「思舊篤終,前王令典;追榮加等,列代通規。散騎常侍、領軍將軍、平固縣開國侯僧珍,方參任台槐,式隆朝寄;奄致喪逝,傷慟於懷。宜加優典,以隆寵命。可贈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常侍、鼓吹、侯如故。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喪事所須,隨由備辦。諡曰忠敬侯。」
- ↑ 《梁書·呂僧珍傳》:姊適于氏,住在市西,小屋臨路,與列肆雜處,僧珍常導從鹵簿到其宅,不以為恥。
-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紀二》:(天監五年)九月……臨川王宏以帝弟將兵,器械精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為百數十年所未之有。軍次洛口,前軍克梁城,諸將欲乘勝深入,宏性懦怯,部分乖方。魏詔邢巒引兵渡淮,與中山王英合攻梁城。宏聞之,懼,召諸將議旋師。呂僧珍曰:「知難而退,不亦善乎!」宏曰:「我亦以為然。」柳惔曰:「自我大眾所臨,何城不服,何謂難乎!」裴邃曰:「是行也,固敵是求,何難之避!」馬仙琕曰:「王安得亡國之言!天子掃境內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卻生一寸!」昌義之怒,鬚髮盡磔,曰:「呂僧珍可斬也!豈有百萬之師出未逢敵,望風遽退!何而目得見聖主乎!」朱僧勇、胡辛生拔劍而退,曰:「欲退自退,下官當前向取死。」議者罷出,僧珍謝諸將曰:「殿下昨來風動,意不在軍,深恐大致沮喪,故欲全師而返耳。」宏不敢遽違群議,停軍不前。魏人知其不武,遺以巾幗,且歌之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虎,謂韋睿也。僧珍嘆曰:「使始興、吳平為帥而佐之,豈有為敵人所侮如是乎!」欲遣裴邃分軍取壽陽,大眾停洛口,宏固執不聽,令軍中曰:「人馬有前行者斬!」於是將士人懷憤怒。
- ↑ 《南史·呂僧珍傳》:初,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僧珍問宅價,曰「一千一百萬」。怪其貴,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賀,署函曰「錢一千」。閽人少之,弗為通,強之乃進。僧珍疑其故,親自發,乃金錢也。遂言於帝,陳其才能,以為壯武將軍、衡州刺史。將行,謂所親曰:「不可以負呂公。」在州大有政績。
- ↑ 14.0 14.1 14.2 《梁書·卷十一·列傳第五》.國學網.2018-05-19
- ↑ 《全梁文·卷三》.漢典古籍.2018-05-19
- ↑ 16.0 16.1 《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國學導航.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