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命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命理

命理,即批解命的理論,源於周易。俗稱算命術。 算命術是中國民俗社會心態最充分的反映。中國人有強烈的當官意識,"學而優則仕"一向是讀書人的信條。一般百姓升官無門,但黃粱美夢世代延續,回味無窮。有官則貴,這種"官本位"的強烈願望反映在命理上就是貴為第一好命。

含義

命理,是生命的道理。[1]

命理,是人生命運的道理。

"命運"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命,即由命主的八字所組成的一定的排列組合,由它所反映的吉或凶,福或禍。二是運,即人一生所走過的每個階段。"命"和"運"的組合構成了千姿百態的人生"命運"。

楊易德認為:命運是一副牌,揭得好壞靠上天;打得好壞靠自己。所以我們了解命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把握好自己。此外,命運是一個力,而不是一個結果。這是一種命運相對論。

法理體系探源:

命理,俗稱"算命",業內一般稱之為"子平法",自漢代興起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其以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以天干地支為運算依據和方法,從理論到技法,形成了一套完整、複雜的體系,因其許先潮預測準確率較高,深得中國民眾的認可和喜愛,經久不衰。[2]

命理文化是中國傳統"術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存史、研究的角度看,近年來,主要在史學(歷史學、社會學)研究;經典古籍發掘及研究,兩個層面展開,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史學研究方面,以《中國命理學史論》(陸致極,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唐宋時期命理文獻初探》(劉國忠,2009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中國人的命理信仰》(董向慧,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祿命法千年沿革史》(梁湘潤,2013年台灣行卯出版社)為代表,釐清命理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研究命理文化對當代的社會影響,開了個好頭;

經典古籍發掘研究方面,以鄭同、李鏘濤、莊圓等學者專家為代表,點校或校訂出版了一批近年來新發現的重要典籍,如《精校宋本五行精紀》、《蘭台妙選評註》、《應天歌》、《耕寸集》、《醉醒集輯佚》等,為命理學在新時期的研究、運用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文獻。

朗宓榭教授的觀點:"你可以否定八字算命的原則、出發點和前提,但是我們沒法否定它們的系統性"。本人師從梁湘潤老師,領會"合術歸道"、"天人合一"的思想,運用命理學的"法理體系"中的多項系統進行實務操作,經過二十多年,上萬個案例的研究和驗證,深刻認知命理學符合"認識你自己"的哲學理念,是一種"人文關懷",在當代社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運用上的廣闊空間。

但同時也發現,由於歷史、社會等原因,命理學"法理體系"的內容嚴重缺失,系統不完整性的缺陷顯現無疑,嚴重阻礙着命理學在"學"和"術"的領域深入發展。

因此,運用經典命理古籍發掘歷代的研究成果,對命理學"法理體系"進行疏理、研究,"正本清源",恢復命理學的原貌,是擺在命理學者面前的一道嚴峻課題。

"後子平法"的形成和現狀

當代兩岸命理界有"老五篇"之說,即認為所謂"子平法"的代表著作,就是《三命通會》、《淵海子平》、《滴天髓》、《窮通寶鑑》《子平真詮》等五本著作。

1949年之後,命理學在大陸處於"休止"狀態,經歷將近四十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易學在大陸復甦。1994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國古代術數全書》,第一版就達八千冊之多,在大陸易學界影響很大。其中,由大陸易學學者孫正治(1957年出生)先生點校出版《子平真詮評註》、《滴天髓》兩本古籍。

他在這兩本書的"序"中,一方面否定明代的《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稱之為"雜而不精","不足以作為一種成熟的學說傳世";另一方面,竭力推崇這兩本書為"堪稱中華命理學的大成之作",他還引用了民國命理學家方重審先生對這兩本書的評述:《滴天髓》和《子平真詮》在諸多命理古籍中"最為完備精審","後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者。

"而且還進一步推崇說:《滴天髓》"正本清源","使命理學重歸大道,並更加成熟";說《子平真詮》是學習命理學"循序漸進的課本","後學者研究命學原理,得此二書,不致誤入歧途"云云。將"老五篇"實際縮水為"老兩篇"。用專業的眼光看,其實,這兩本書主要講述了"旺衰""用神""格局"這三大技法,而且還沒有講透。

當時大陸的命理學愛好者混沌初開,一無所知,嗷嗷待哺。可以想見,在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引導下,愛好者自然把"用神"、"格局""旺衰"三大技法,認為是"子平學"法理真締。

在業界,"用神"、"格局"、"旺衰",至今仍是流命的主流,甚至出現了單獨的"格局派"、"旺衰派","用神派",自以為以一技就能平天下。。。。。。

命理學完整、豐富的"法理體系",被"閹割"、"窄化"得慘不忍睹。

台灣的狀況也十分類似。1949年之後,命理學在台灣也有過一段"空白"期。1960年後,吳俊民教授《命理新論》,重視身強身弱,推崇選用神、格局順逆,不知不覺將"子平法"定位於清代以後,甚至以為唐宋以來,一直都是如此,影響了台灣整整一代人。梁湘潤老師認為,1949年後的六十年,達到"用神、日主強弱……玄學之邊際極限。"

對內容豐富的"子平法"作嚴重的"窄化"、"簡化"、"退化"處理,且荒謬地自以為是"子平法"的進步,作者將其定義為"後子平法"。

命理學於是陷入瓶頸:"會看書不會論命",即排出八字、大運之後,一直徘徊在"身強身弱、日格取中和、選用神"的怪圈。輕視"神煞法",更不知明代之前的"納音法"、"訣法"、"生旺庫法"等多種古法;導致實務論命的三個層面中,"命局"層面語焉不詳;"大運"層面、"流年(流月)"層面,幾乎一片空白。

為提高論斷的準確性,豐富論斷的內容,不少業者在運用"後子平法"的同時,或加入星命斗數、或加入奇門、六壬,進而展演到加入占卜、面相手相、姓名學、星座性格、水晶開運、風水改運、制解、吉祥物品……,多種預測術"大雜燴",命理學失去了本來面貌。這就是"後子平法"的形成和現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