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一》

作品名稱: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一》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盧綸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一》唐代詩人、儒客名家,大曆十才子之一盧綸的詩。[1]

盧綸的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多唱和贈答之作。但他在從軍生活中所寫的詩,如《塞下曲[2] 等,風格雄渾,情調慷慨,歷來為人傳誦。他年輕時因避亂寓居各地,對現實有所接觸,有些詩篇也反映了戰亂後人民生活的貧困和社會經濟的蕭條,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寫南行避安、史亂的旅途夜泊心情和體驗,真實生動,感慨深長。

詩詞正文

譯文

身佩雕羽製成的金僕姑好箭,

旌旗上紮成燕尾蝥弧多鮮艷。

大將軍威嚴地屹立發號施令,

千軍萬馬一呼百應動地驚天。

鑑賞

此詩一題《和張僕射塞下曲》。詩共六首,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此作為第一首,歌詠邊塞景物,描寫將軍發號時的壯觀場面。

前兩句用嚴整的對仗,精心刻劃出將軍威猛而又矯健的形象。「鷲翎金僕姑」,是寫將軍的佩箭。「金僕姑」,箭名,《左傳》:「乘丘之役,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箭用金做成,可見其堅銳。並且用一種大型猛禽「鷲」的羽毛(「翎」)來做箭羽,既美觀好看,發射起來又迅疾有力,威力無窮。「燕尾繡蝥弧」,是寫將軍手執的旗幟。「繡蝥弧」,一種軍中用作指揮的旗幟,《左傳》:「穎考叔取鄭之旗蝥弧以先登。」這種象燕子尾巴形狀的指揮旗,是繡制而成的,在將軍手中顯得十分精美。這兩句沒有直接寫將軍的形貌,只是從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幟落筆,而將軍的矯健身影已經屹立在讀者面前。詩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鷲」和輕捷的「燕」這兩種飛禽,藉以象徵人物的精神狀態。通過這兩句的描寫、襯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幹練的軍事將領的形象,躍然紙上。

後兩句寫發布新令。將軍巋然獨立,只將指揮令旗輕輕一揚,那肅立在他面前的千營軍士,就齊聲發出呼喊,雄壯的吶喊之聲響徹雲天、震動四野,顯示出了豪壯的軍威。「獨立」二字,使前兩句中已經出現的將軍形象更加挺拔、高大,並且與後面的「千營」形成極為懸殊的數字對比,以表明將軍帶兵之多,軍事地位之顯要,進一步刻劃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輕輕一揚,就「千營共一呼」,在整齊而雄壯的吶喊聲中,「千營」而「一」,充分體現出軍隊紀律的嚴明,以及將軍平時對軍隊的嚴格訓練,顯示出了無堅不摧、無攻不克的戰鬥力。這一句看似平平敘述,但卻筆力千鈞,使這位將軍的形象更為豐滿突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絕句中,像這首詩這樣描寫場面如此壯闊,聲勢如此浩大的作品,並不多見。前兩句對仗工整,在嚴整中收斂力量;後兩句改為散句,將內斂的力量忽然一放,氣勢不禁奔涌而出。這一斂一放,在極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極為豐富的內容,顯示出強大的力量。

作者簡介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縣(今山西蒲縣)人,祖籍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陽盧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濟州刺史、光祿大夫盧尚之的後人,唐代詩人、儒客名家,大曆十才子之一[3]

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曆六年,經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宰相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陝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為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盧戶部詩集》。

著名詩人盧綸的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為權貴的推薦,才作了很短時期的官,可以說是得利於社交。盧綸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權貴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載、王縉外,任過實職的宰相還有常袞、李勉、齊映、陸贄、賈耽、裴均、令狐楚、渾瑊、馬燧、韋皋雖未任過宰相,但也是大權在握的人物。盧綸與之交往的,還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遷。

少年時代的盧綸,由於家境並不很好,世道不寧,父親可能去世較早,他本人又多病,生活並不美好,可能有好些時間,是在舅舅家度過的。他在《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詩中自稱:"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又在《赴池州拜覲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詩中說:"孤賤易磋跎,其如酷似何。衰榮同族少,生長外家多。別國桑榆在,沾衣血淚和。應憐失行雁,霜霰寄煙波。"

視頻

盧綸《晚次鄂州》

.

未來講堂|盧綸

.

參考資料

  1.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一》 古詩文網
  2. 塞下曲古詩盧綸 金果6333;發布時間;2019-10-27
  3. 《盧綸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