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端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端午》是北宋詩人張耒的七言絕句。

作者從端午競渡紀念屈原的千載冤魂說起,雖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裡還能回還啊,國破身死的屈原現在還能有什麼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⑴,忠魂一去詎能還⑵。

國亡身殞今何有⑶,只留離騷在世間⑷。

詞句注釋

⑴競渡:賽龍舟。

⑵詎(jù):豈,表示反問。

⑶殞(yǔn ):死亡。

⑷離騷: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的作品。關於篇名,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解釋為「離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解釋為「別愁」;近人或解釋為「牢騷」,或解釋為「楚國曲名『勞商』的異寫」。關於寫作年代,有人認為寫於楚懷王當朝,屈原被疏遠以後;也有人認為作於楚頃襄王當朝,屈原再放江南時,迄無定論。《離騷》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詩中大量運用了古代神話傳說,以想象和聯想的方式構成了瑰麗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遊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詩中大量地運用了「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將深刻的內容藉助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極富藝術魅力。《離騷》具有深刻現實性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白話譯文

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裡還能回還啊?國破身死如今還能有什麼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創作背景

此詩是作者在端午節想到屈原有感而作。

作品鑑賞

北宋詩人張耒這首《和端午》詩淒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詩從端午競渡寫起,看似簡單,實則意蘊深遠,因為龍舟競渡是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載冤魂。但「忠魂一去詎能還」又是無限的悲哀與無奈。無怪乎北宋進士余靖作詩說:「龍舟爭快楚江濱,吊屈誰知特愴神。」但此句,卻又分明有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壯,它使得全詩的意境直轉而上、宏闊高遠。於是三四兩句便水到渠成、一揮而就。雖然「國亡身殞」,灰飛煙滅,但那光照後人的愛國精神和彪炳千古的《離騷》絕唱卻永遠不會消亡。

作者簡介

張耒(1054—1114)宋代詩人、詞人。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江蘇清江)人。熙寧(宋神宗年號公元1068—1077年)進士,歷任臨淮主簿、著作郎、史館檢討。宋哲宗紹聖(宋哲宗年號,公元1094—1098年)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宋徽宗初,召為太常少卿。後被指為元祐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蘇門四學士」之一。詩學白居易、張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詞僅傳六首,風格與柳永、秦觀相近。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趙萬里輯本。[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