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勝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勝鄉位於五原縣城東部,鄉政府所在地屯墾二隊距縣城16公里,屬五原縣邊境鄉。東與建豐農場相依,西靠隆興昌鎮,北接烏中旗德嶺山鄉,南與烏前旗長勝鄉五原勝豐鄉隔通濟渠相望。五建(五原-----建豐農場)公路橫貫全鄉,鄉、村、社道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1]

中文名: 和勝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五原縣

面 積: 134.14 km²

下轄地區: 7個村委會

電話區號: 0478

氣候條件: 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8911人(2017)

車牌代碼: 蒙L

簡介

和勝鄉位於五原縣城東25公里處,東與建豐農場相依,西靠隆興昌鎮,南與勝豐鎮隔渠相望,北接烏中旗德嶺山鎮,是五原縣東大門。建五公路和天成公路縱橫貫通,村社道路暢通,交通十分便利。

2012年7月恢復成立以來,和勝鄉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大力踐行「總干」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發展戰略,緊緊圍繞「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發展」的奮鬥目標,全體幹部群眾搶抓機遇,奮發向上,開拓創新,做了大量艱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實施中低產田改造2.2萬畝,土地整理項目1.7萬畝,完成全鄉境內6條33公里支溝進行全面清淤和4個村30餘公里斗農溝整治;實施集鎮美化、綠化、硬化、淨化工程,打造高標準舊村改造示範點2個;以農田配套項目區林網綠化、村屯綠化、通道綠化、集鎮綠化為重點,林業生態效益明顯。鄉村道路建設完成42餘公里,群眾出行條件大大改善。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新建溫室大棚緩衝室54座,新修水泥路2.2公里,常年聘請科技人員定期指導,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積極拓展市場,溫室大棚效益明顯增加。建成2處綜合文化活動廣場,安裝高架燈、籃球架、健身器材,添置了鑼鼓揚琴等文化器材,組建了3支秧歌隊和1支腰鼓隊,「草原書屋」藏書8000餘冊,廣播電視「戶戶通」實現全覆蓋,文化教育精神文明事業蓬勃發展。糧食直補、良種補貼、政策性農保、新農合、新農保、低保等支農惠農政策有效落實。全面推行「三聯六調」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社會安定進一步得到保障。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政治、經濟、民生、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一個富裕、文明、美麗、和諧的和勝鄉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水文

全鄉轄7個村委會,39個村民小組,8911人(2017),轄區面積134.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3萬畝。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義和渠和通濟渠兩大幹渠貫通全鄉。設施農牧業蓬勃發展,以小麥、玉米、葵花、番茄、葫蘆、甜菜最為盛產,建成集中連片溫室大棚150座;肉牛、肉羊、生豬及其他畜禽養殖同步發展,建成240頭規模化奶牛養殖場1座,「三千一百」肉羊標準化養殖圈舍110座,培育規模化養殖戶17個。組建各類專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16個。鄉鎮企業有磚廠3家、麵粉廠1家、剝仁廠1家、番茄廠1家。

渠溝密布,灌溉便利。全鄉有土14.5萬畝,其中 耕地8.7萬畝,人均7畝。林業覆蓋率15%。和勝鄉農業經濟發達,以盛產小麥、玉米、甜菜、葵花最負盛名。農產品豐富,蔬菜瓜果達到優質、高產、高效。

經濟

全鄉工農業總產值9650萬元,鄉財政收入3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0元,牲畜總頭數達到43873頭(只),其中羊31919隻,種草0.4萬畝。和勝鄉交通便利,以五建公路為骨幹,形成了砂石公路網絡。鄉鎮企業主要有麵粉廠一家和磚廠兩家。和勝鄉的馬雙寨村農民自發組織的農用車運輸公司,有車輛178輛,年營業額2100多萬元,效益可觀,日趨壯大。

行政

主要職責

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改善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環境保護;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律服務,化解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保障社會經濟組織和農區居民合法權益;為農區居民提供信息和科技服務,幫助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開展文化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推進農區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等公益事業;加強對村委會工作的指導。

內設機構

和勝鄉設5個內設機構:黨政綜合辦公室。負責黨委、政府的日常運轉和綜合協調工作;承擔人大辦公室工作;負責黨委、政府決策的督促檢查工作;負責人事和財政等工作;負責鄉鎮組織實施的建設工程的預算審校、招投標等工作。基層黨的建設辦公室。負責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群團工作;負責宣傳、意識形態、文化體育工作;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負責統一戰線、民族宗教等工作。鄉村振興辦公室。負責鄉村振興戰略有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負責扶貧開發工作;負責產業規劃發展工作;負責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負責生態環境等工作。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衛生、教育、科技、殘聯、統計、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社會團體等社會事務性工作;負責轄區內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小區物業、公共設施管理等工作;綜合協調公共衛生、動物防疫和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等相關工作;協助做好轄區內的城鎮建設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和轄區內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小區規劃驗收等工作;協助開展市場監督、環境保護、老舊小區整治、保障性住房管理等工作。平安建設辦公室。負責應急管理、信訪維穩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負責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負責網格化工作;負責轄區內防汛抗旱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