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鹹水悠悠古道情(肖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鹹水悠悠古道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鹹水悠悠古道情》中國當代作家肖潔的散文。

作品欣賞

鹹水悠悠古道情

鹹水河是故鄉的母親河。不知道從遠古的何時起,它就在家鄉的土地源源不斷的流淌,綿延至今。據說它來自天山腳下,最終的目的地是匯聚黃河,然而它卻是我心目中永遠的母親河。

永登縣位於黃河北岸秦王川的南部邊緣。境內有明代修築的長城屬黃河北岸。由莊浪衛管轄。始自蘭州鹽場堡,經金城關、安寧堡、沙井驛,進入樹屏鄉的鹹水河。

樹屏鄉位於永登縣的東南部。北接中川機場,南臨蘭州市區。它是蘭州至中川的門戶之地,古絲綢之路的要道。據【永登縣誌】記載;鹹水河化石點位於徐家莊上灘村的東側,有鳳凰山和龍骨灣兩處。為新生代第三紀中新世動物化石。主要出土有鹿角、犀牛、巨利齒豬、維曼嵌齒等化石。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訴說着這裡曾今良好的生態環境。

據村里七八十歲的老人回憶說,他們小時候這條河就叫咸{han咸}水河,但水是甜滋滋的。它的源頭在祁連山,那裡屬於二陰地區。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雪水經過了山路十八彎,一路消耗、一路截取最終以最美的小家碧玉般的姿態流進了鹹水川里。靠近河邊的田地莊稼長勢極好,每到夏季,站在河東面的高坡上放眼望去綠油油的農作物鋪滿河川。主要的種植的是小麥,胡麻,糜子。那時候井水還沒有打上來。鹹水河的人吃水就是從河裡挑,牛羊路過也在這裡喝水。這裡曾經也是土地肥沃,最美里的風景勝地。也不知從何時起,有幾股山泉地下水混進了鹹水河裡。不知不覺水變了味,起初是羊呀、馬呀不喝河裡的水了,接着人也吃出來了。用這些水煮的飯,燒的菜苦澀難吃。誇張一點說,甚至不用放鹽了。洗過的衣服曬乾後有一道道發白的痕跡。再到後來河邊的莊稼地秋收後經太陽一曬,土質開始泛白。站在高處往下看,土地上像撒了一層薄石灰,其實那就是水裡的鹽鹼滲透在土質里。莊稼開始一年不如一年,長得東一撮,西一撮,像牛羊啃過的一樣。越到後來乾脆連種子都收不回來。慢慢的河岸邊肥沃的土地變成了鹽鹼地,成了荒廢的不毛之地。

上灘村坐落在一個山坳里,群山環抱,安逸恬靜。境內有鹹水河城,位於西岸的一座高山上,河水從東南流過,城東與長城相連,城南筑有二道平行的長城,城為正方形,邊長23米。次城正在鹹水河中,控呃南北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村子在東面的山腳下。從山頂往下俯視,綿延的群山走勢呈現一個合圍的橢圓形。如天然屏障保衛着一方世外桃源。炊煙繚繞,雞犬相聞。一條鹹水河悠然自在的流淌在西面的山腳下,晚霞映照,波光粼粼。夕陽的餘輝里快樂的孩童清脆的歡聲笑語迴蕩在山谷中。麥田中間穿插而過的一條高速公路成為鹹水河一個新的亮點

它修建於上世紀一九九五年。連霍國道主幹線樹屏至徐家磨高速公路,是連雲港至霍爾果斯國道主幹徐樹高速公路線在甘肅境內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點位於永登縣樹屏鄉南面茅茨峴子立交處,通過茅茨峴子互通立交與尹家莊、中川機場高速公路連接。北面泉溝峴子隧道全長240m,終點至徐家磨,路線全長22.915公里。

北方的邊陲地區山上一年四季光禿禿的。為數不多的幾樣寶卻埋在土裡,有頭髮菜、地達菜、甘甘草。唯一長勢好一點的綠色植物學名叫「刺盆」。形狀像大圓盆,不開花,細枝小條彎彎曲曲,略硬帶刺。夏天的時候,它是山上唯一一抹綠色;還不是漫山遍野的都綠,象徵性的東一棵。西一顆。它的用處卻不少,秋天枯萎了可以當柴火燒。干透了一點就着,燒起來畢畢剝剝,有一股清香散發出來,用它燒火做的飯,蒸的饃,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就這一樣稀罕的植物,卻不知在何年何月被何人發明用來做燒鹼。那兩年漫山遍野是挖刺盆、煉燒鹼的人。村莊上空時常飄着一股難聞的焦糊味。好在沒兩年就消身匿跡了。山上又恢復了寧靜,抗旱抗鹼的刺盆憑着頑強的生命力蓄勢待發。後來才知是做牛肉拉麵的人發明的。

蘭州是牛肉拉麵的發源地,最早傳統地道的活面訣竅就是用燒鹼泡成水,反覆揉進面里。這種面吃起來勁道爽口、融合着盆灰特有的香味。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南方的寧波、福建、舟山….遍地開花,一炮打響。蘭州拉麵能栓住南方人的味蕾,大概也有這一點關係。燒盆灰讓一部分人也賺了一點小錢。但好景不長。越是貧窮落後地方的人,多數都比較眼淺,見一點小錢就會想一步登天發大財,使點歪門邪道牟取暴利害人。如定西的洋芋,收的多了就在口袋里塞上石頭,磚塊坑害商販,掙黑心錢。燒盆灰的也不例外,生意好了就胡日鬼,什麼枯樹雜草、汽車輪胎、破皮鞋都往裡面混。時間長了就是自毀名譽,自斷財路。

南方人來到這裡常常會抬頭望着藍天白雲下的連綿不絕的大山,然後轉過頭奇怪的問「我就想不通,你們這山上怎麼就長不出東西呢。」村里人就在背後偷罵一句「夯客,乾旱的地方,不下雨長個屁。」前幾年,有幾個南方人由鄉鎮府的幹部陪同來到村里。說是在我們峽谷口來考察的。五隊的打麥場是村民聚集的老地方。村里交公糧、開會、或是有撒重要的事情,村長在大隊部的高音喇叭上喊一嗓子,不到十分鐘,三三兩兩的人們就會從各家走出來,往場上聚攏而來。今天卻不等村長喊喇叭,有人發現村里開來一輛黑色的小車,就停在打麥場的出口處。村民開始好奇的過來瞧熱鬧。然後看見從車裡依次鑽出來幾個陌生的面孔。一個個膘肥體壯,商量好了似得,一下車就雙手叉腰,看藍天,看遠處的群山,渾身上下都是富足的優越。那架勢告訴村民來這裡要干一番大事業。有膽大,體面些的辛家老二走上前就問「你們是幹啥的?南方人只拿眼角瞟了一下,沒理他。有一個鄉幹部倒是殷勤,掏出黑蘭州,讓了一根給辛家老二,拿打火機點着了,自己也點了一根。吐了一口煙圈才說「兄弟,是這樣的,早先,縣裡有勘測隊來過,說你們那峽谷口的水下,山邊有石油哩。這幾位是開發商,先過來考察考察情況。村里人一聽是這麼個事情,嘴裡「嘁」了一聲,七嘴八舌的議論說「誰知道是干撒的騙子們,哼,挖石油,有石油還能輪到你們。村民開始靜觀其變,過了幾天就傳出話說,因為太少了,划不來開採。他們走時還管這地方起了一個洋氣的名「貓不拉屎的地」。

可是在歷代名人筆下,記錄了這裡別樣的風土人情。樹屏的哈家咀在歷史上是古驛道,鹽業基地。距鹹水河東30里之外,有一個村莊叫哈家嘴,這裡的澗水,含鹽量更大。當地民眾,有一個歇後語說「鹹水河的姑娘嫁到哈家咀還是個咸{han},換湯不換藥的意思。用此滷水灌田曬鹽,已有一二百年的歷史。民國期間,這裡曾設鹽務局,專事鹽業產銷,年產量在1萬擔上下。

鹹水河早在漢代文獻中就有記載。歷史上往來人物眾多。清代楊應據【據鞍錄】中「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自紅城至苦水驛五十里,苦水至皋蘭縣沙井驛七十里,如由鹹水河一路則進二十里。時日,住宿鹹水河之南哈家咀。焦土燒田,漢、土居民僅有二十餘家」。嘉慶十年(1805)祁韻土經過此地在{萬里行程記}中有記載。道光八年(1828)年方士惍在{東歸日記}記載:「五月三十日,七十里住平番縣,山水,城市尤好。六月初一,七十里紅城,紅樹、黃花,麥田遍野,風景不次高台、張掖,且近黃河。有五十里哈家咀,山路尤其妙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其{荷戈紀程}中記述了經過這裡的行程。

據村裡的老人說;這裡是絲綢的古道長城起點。永登及河西走廊的漢長城修築的時間為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永登縣是漢長城的西起點,古老的防禦要塞大體沿着鹹水河川和莊浪河而行,縱貫全線南北,直到羅布泊。鹹水河中部開始沿河谷向北,經過陳家台、觀音寺、柴家坪西,進入莊浪川。長城沿線烽火台遺蹟,在鹹水河西岸山頂上和山溝中遺留,其夯築方式與敦煌一帶發現的漢代烽火隧道相同。

悠悠鹹水河,滄桑古道情。古老的河流像一位蹣跚的老人圍繞在家鄉的山腳下,如同守護神守護着故園的過往,今天和未來,陪過了我的先輩,一代又一代人。也把我從金色童年帶入到人生的盛年。而他在我的記憶里依舊是青春年少的玩伴,仿佛又回到家鄉的懷抱。

[1]

作者簡介

肖潔,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