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十月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哈尼族十月年 |
哈尼族十月年 |
中文名稱 :哈尼族十月年 文學家 :趙壹 年 代 :漢代 文學體裁 :賦 |
哈尼族十月年是主要節日,哈尼語稱"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時間從夏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開始,直至屬猴日結束,歷時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 哈尼族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要過"十月年"。節日期間,各家各戶殺豬殺雞、舂糯米粑等,祭祀天地、祖先。
基本介紹
哈尼族乜首早,在民族內部根據生活區域差異稱呼有別,一般有「乜索扎」「扎勒特」「扎特特」「車臘胡實」等,墨江境內的哈尼族一般稱之為「米索扎」,漢族稱「哈尼族十月年」。今年,我受墨江縣龍壩鎮勐里村墨埔、娘埔村民小組和竜賓村埔且村民小組的邀請前往拍攝他們在新年期間的各項活動。在新舊年交替的日子裡進行的祭祀,所展現的不僅有宗教、心理、習俗,更有民族的歷史、遷徙、倫理、農耕技藝、人物傳奇等內容,故此,我把拍攝的核心集中在了各種祭祀活動的實錄上,用鏡頭記錄一個民族鮮活的文化遺產。在哈尼族的村寨中,都有兩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那就是竜頭和摩匹,節日間他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平日裡,也是村莊裡的核心人物。
起源
傳說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曆十月間,當滿山櫻桃花開的時候,山間出了一個大妖魔,它糟踏莊稼,吞食人畜,弄得哈尼人不得安寧。有一天,它踏倒一戶人家的籬笆闖 入宅院準備偷東西吃,突然看見牆邊一樹櫻桃花噴焰吐火,赤光灼灼,嚇得魂飛魄散逃出院來。它又闖入另一戶人家,撲向牛廄準備抓牛羊吃,主人急中生智,抓起一個銅盆甩了過去。"叮叮噹噹"的響聲將妖魔嚇跑了。晚上它又乘着夜黑摸進一戶人家,主人聽見"嘩啦嘩啦"的腳步聲,就點亮火把來瞧,明晃晃的火把又把妖魔嚇跑了。妖魔一天被嚇了三次,不敢再呆下去,從此就在哈尼山消失了。妖魔被嚇跑的這天據說是屬龍 日,從此哈尼族就把每年夏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定為歲首,作為過年的日子,十月年就此沿傳下來。
相關習俗與活動
按傳統規矩,年節的每天早晚吃飯前,家家都要用小簸箕抬着一蠱酒和三個團籽送到村口倒掉,意即祭獻祖宗。隨即又送一些食物到同宗輩數最大的人家去,以示不忘血緣祖根。年節里,凡出嫁的姑娘都必須回娘家恭賀新禧,外甥要向舅舅討壓歲錢,娘家同宗 親屬要好酒好肉款待,還要送些粑粑和煮熟的鴨蛋。哈尼族素來好客,過年期間要請附近的其它民族上家裡作客。即使是過路的陌生 人也要熱情款待。吃過了還要送些粑粑、臘肉讓客人帶走。有的地方,年節期間要舉行"資烏都"活動,即歡樂幸福的酒會。各家各戶將烹製 好的各種美味佳肴用小簸箕端到街心,順序擺在長長的蔑墊上,全寨人同飲共食,通街 宴長達百十米,場面極為壯觀。十月年的第一天,所有的哈尼山寨都打掃得乾乾淨淨。男女老少穿上嶄新的民族服裝,姑娘們頭上、新衣上綴滿了閃閃發光的銀泡、銀鏈、銀牌,走起路來叮蹈作響, 既好看又好聽。年節的頭天拂曉,家家婦女忙着舂粑粑,做團籽面,寨子上空響徹了"空通、空通"的舂碓聲。男人們忙着殺豬宰牛,烹製各種美味食品。屬龍日那天上午, 有的只食團籽和粑粑,不吃早飯。有的宰殺一隻大紅公雞,全家共食,表示合家團圓。中午,人們在寨子廣場上架起高大的鞦韆,舉行盪鞦韆活動。好鬥的青年們則聚集在一起舉行陀螺比賽和摔跤遊戲。晚上,草坪上燃起熊熊篝火,人們圍火而坐,老人們唱起本民族民歌《哈巴卡》和《根古調》,小伙子們則敲響鋩鑼大鼓,姑娘們跳起歡樂的"扭股舞",男女老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1]
民俗習慣
- 竜頭在舉行儀式的時候,寨中開始殺年豬,摩匹家先殺,然後摩匹要一一前往每家每戶殺豬,只有摩匹或者受摩匹授權的人才能殺豬。把豬按翻在地後,先用繩子綁住豬嘴,然後用一個米篩裝一碗茶、一碗酒、一碗湯圓祭祀豬神後才能殺豬。把豬殺好後,摩匹還要到每家每戶用豬肝進行占卜,所卜的內容豐富多彩,充滿想象。隨後要用豬頭加上茶水、酒、湯圓等物品由家庭中的老者或家庭主婦祭祀阿部兜兜(先祖神位)。阿部兜兜是用竹篾或木板製成的神聖之物,靜靜地安放在每家房屋左間東南方向的牆壁上,是絕不示外人的,在平日的節日或各種活動中,都要對此舉行祭祀。有些家庭的阿部兜兜製作極為精美,在它的周圍懸垂着稻穗等五穀和掛着許多盛有五穀種子的竹筒,這些竹筒據說就是糧魂棲息之地。
- 中午飯後,寨中的男青年和小孩子們自告奮勇地分成兩組,一組負責去砍做鞦韆架的竹子,一定要砍寨子中長得最粗最直的竹子,一共要砍伐七棵,其中一定要有一棵是甜竹子;另一組則到山野箐溝砍來專門用於編織鞦韆架的野藤子。把竹子和藤子抬運到寨中的鞦韆場後,人們測量好鞦韆的高度後,七手八腳開始把各三棵竹子的梢部編織在一起,那棵甜竹一定要放在東南方向的下方。人們齊心協力把鞦韆豎起來,開始敲響鋩、鼓,呼喚竜頭前來鞦韆場。在鋩、鼓聲中,竜頭在家人和寨中人們的擁簇下,端着一桌豐盛的菜餚和美酒來到鞦韆場,把菜餚安放在那棵甜竹下,開始舉行迎接威嘴、石批的儀式。傳說里,威嘴和石批兩位天神在哈尼族村寨參加為期五天的大年,最後人們舉行撤除鞦韆的儀式,送兩位大神回天上。在哈尼族村寨,過年結束是一定要撤除鞦韆的,否則威嘴和石批回不了天上,會賴在人間,摩咪會怪罪下來的。
- 此刻,寨中的老人們都來到鞦韆場,圍在那棵甜竹下,竜頭用一種葉子包住已經煮熟的湯圓、豬肝等食品,用彩色的絨線把鞦韆板拴在甜竹竿上,而後坐在一側,念誦迎接威嘴、石批的經文,告訴兩位神靈不要跟着風、水、火、雹、霜、露和一切不好的事物回到哈尼村莊,而是要從鞦韆上回到哈尼村莊。祭祀後,從竹竿上解下鞦韆板,讓其前後各空蕩三下。而後竜頭上到鞦韆上盪三下、摩匹上去盪三下,再把鞦韆板拴在竹竿上。這時,有人端來湯圓,竜頭從碗裡每次撿三顆湯圓,分別從上方丟三次,下方丟三次。在他丟湯圓的時候,寨中的年輕人們蜂擁而至,哄搶竜頭拋丟的湯圓,搶到湯圓的人立即返回家裡,準備一桌飯菜、美酒及鞭炮抬到鞦韆場,開始垤展展(長街宴),用好菜、美酒敬奉老人,供小孩子燃放鞭炮取樂。
視頻
紅河縣哈尼族十月年
參考資料
- ↑ 雲南哈尼十月年 男女擊鼓跳舞服飾美艷 ,搜狐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