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迪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哈迪德,全名扎哈•哈迪德(Dame Zaha Hadid;阿拉伯語:زها حديد‎,1950年10月31日—2016年3月),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生於伊拉克巴格達,後來定居英國,於2004年成為首位獲得普利策克建築獎的女建築師,在國際建築界享負盛名。

生平簡介

扎哈•哈迪德(ZahaHadid)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建築學,1977年畢業獲得倫敦建築聯盟(AA,ArchitecturalAssociation)碩士學位。此後加入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與雷姆•庫哈斯(RemKoolhaas)和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Zenghelis)一道執教於AA建築學院,後來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哈迪德至今一直從事學術研究,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任訪問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碩士研究生班和各種講座。199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執掌丹下健三(KenzoTange)教席。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於1983年入選香港ThePeakClub的設計競標方案,獲得廣泛讚譽。此後,她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爾多夫的藝術和媒體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灣歌劇院(CardiffBayOperaHouse)(1994年)的競圖中均獲得一等獎。[1]

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在從事理論和學術研究的同時,在1979年自己開業,為倫敦伊頓廣場(EatonPlace)設計了一幢公寓。該作品於1982年獲建築設計金牌獎。其他項目還包括為倫敦Bitar設計家具和室內裝飾(1985年),在日本設計了幾幢大廈,如東京的兩個項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1990年,哈迪德還為格洛寧(Gronningen)的視頻藝術展設計展館,1992年在紐約古金漢博物館設計了"偉大的烏托邦"展覽。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託設計萊茵河畔維爾城的維特拉消防站,建成後為漢堡、波爾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務。[2]

扎哈•哈迪德(ZahaHadid)於1983年開始在AA建築學院展出大型繪畫回顧展,此後其繪畫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點有紐約古金漢博物館(1978年)、東京GA畫廊(1985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1988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1994年)和紐約中央火車站候車室(1995年)。哈迪德的作品還被眾多機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築博物館作為永久收藏品收藏。[3]

扎哈•哈迪德(ZahaHadid)的作品並非全然地西化與現代性。在伊拉克長大的扎哈,從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複的花樣,藉由織工的雙手,波斯地毯將現實轉化為交纏豐富的世界。無獨有偶地,織工也多半為女性。對扎哈最直接的影響仍是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她在那裡就學時,該學院可說是處於黃金時期,堪稱全世界的建築實驗中心。學院繼承「建築圖像派」的傳統,學院的多位師生一庫克、庫哈斯、楚米、寇斯,將現代世界的憾動轉化為他們作品的主題與造形。他們勇於做為全新的現代主義者,嘗試捕捉不斷變化的能量,增加新視點,企圖為現代性提出新視點。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庫哈斯的神秘拼貼,還是庫克的宣示性,他們都將多向度透視、快速移動而強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構,整合為意象-這些意像的表現乃是描述多於定義。[4]

2016年3月31日,扎哈•哈迪德在邁阿密的一家醫院中因心臟疾病而去世,享年66歲。

設計作品

扎哈.哈迪德作品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網址

扎哈•哈蒂德的建築作品使她在學術界和公眾中贏得了廣泛聲譽。她所設計的註明日期的最優秀最著名的工程是:德國的維特拉(Vitra)消防站和位於萊茵河畔威爾城(WeilamRhein)的州園藝展覽館(1993/1999),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頭部環狀帶(1999),法國斯特拉斯堡的電車站和停車場(2001),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滑雪台(2002),以及美國辛辛那提的當代藝術中心(2003)。

中國北京SOHO城的總體設計和廣州]歌劇院的設計也是扎哈•哈蒂德的創作。

她還完成了如下的家具創作和內部裝飾:倫敦的Bitar(1985),札幌的Moonsoon餐館(1990),由SawayaandMoroni製造的Z-遊戲(2002)和Z-景觀(Z-Scape,2000)的家具,Alessi的茶城與咖啡城(2003)。她所設計的臨時建築物包括:大阪的Folly(1990),荷蘭格羅寧根(Groningen)的音像館(1990),伯明翰的Interbuild藍圖雜誌館(1995),意大利羅馬美蒂奇(VillaMedici)安裝網(installationMeshworks,2000),英國倫敦盤旋形畫廊的夏亭(2000),以及西班牙巴塞羅那的R.LopezdeHerediaVinaTondonia亭閣(2001)。

2010年10月,由扎哈•哈迪德設計的位於意大利羅馬的21世紀國家藝術博物館最終榮獲斯特林大獎,成為歐洲最傑出的建築作品。

視頻

  • 紀錄片《扎哈.哈迪德》

參考文獻

  1. [1]扎哈.哈迪德.名人簡歷 .
  2. [2]扎哈.哈迪德.名人簡歷 .
  3. [3]扎哈.哈迪德.名人簡歷 .
  4. [4]扎哈.哈迪德.名人簡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