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孫處約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孫處約亭》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四筆》卷十三。《容齋四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該書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新唐書·來濟傳》云:「初,濟與高智周、郝處俊、孫處約客宣城石仲覽家,仲覽衍於財,有器識,待四人甚厚。私相與言志。處俊曰:『願宰天下。』濟及智周亦然。處約曰:『宰相或不可冀,願為通事舍人足矣。』後濟領吏部,處約始以瀛州書佐入調,濟遽注曰:『如志。』遂以為通事舍人。後皆至公輔。」《高智周傳》云:「智周始與郝處俊、來濟、孫處約共依江都石仲覽。仲覽傾產結四人歡,因請各語所期。處俊曰:『丈夫惟無仕,仕至宰相乃可。』智周、濟如之。處約曰:『得為舍人,在殿中周旋吐納可也。』後濟居吏部,處約以瀛州參軍入調,濟曰:『如志。』擬通事舍人。畢,降階勞問平生。」案兩傳相去才一卷,不應重複如此,可謂冗長。本出韓琬所撰《御史台記》,而所載自不實。處約傳:「貞觀中,為齊王祐記室。祐多過失,數上書切諫。王誅,太宗得其書,擢中書舍人。」是歲十六年癸卯。來濟次年亦為中書舍人,永徽三年拜相,六年檢校吏部尚書,是歲丁已,去癸卯首尾十五歲。若如兩傳所書,大為不合,韓琬之說誠謬,史氏又失於不考。仲覽鄉里,一以為宣城,一以為江都,豈宣城人而家於廣陵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唐孫處約亭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