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稱作物質,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其物質性,意識能夠反映客觀世界。

定義

唯物辯證法(Materia

list Dialectics),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歷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是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式之一;是由馬克思首先提出,經其他馬克思主義者(比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寧、托洛茨基、毛澤東等)發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

唯物辯證法認為:「與萬物普遍聯繫」和「按自身規律永恆發展」是世界存在的兩個總的基本特徵,從總體上揭示了世界的辯證性質;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各個範疇,從不同側面揭示了這兩個基本特徵的內涵和外延;矛盾(即對立統一)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

基本原理

聯繫觀

①聯繫的普遍性原理

②聯繫的客觀性原理

③聯繫的多樣性原理

④聯繫的條件性原理

⑤整體和部分辯證關係原理

⑥系統和要素關係原理

發展觀

①世界是永恆發展的原理

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

③量變和質變辯證關係原理

④內外因辯證關係原理

矛盾觀

①對立統一原理

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③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係原理

⑤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關係原理

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原理

⑦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係原理

創新

①辯證否定觀原理

②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