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商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商橋鎮隸屬於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地處郾城區北部,東與李集鎮接壤,東南與孟廟鎮為鄰,南連龍城鎮,西南鄰新店鎮,西接裴城鎮,西北連臨潁縣台陳鎮,北接臨潁縣皇帝廟鎮,鎮人民政府東距郾城區政府15千米,總面積50.7平方千米。 明清朝時期,商橋鎮境域分屬宏化、新安保;1985年3月,商橋鄉撤鄉設鎮;截至2018年末,商橋鎮有戶籍人口46980人;截至2020年6月,商橋鎮下轄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商南村奮進路7號。 2011年,商橋鎮地方財政收入979萬元,比上年增長13%,是2005年的2.5倍,有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營業網點3處,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各項貸款餘額97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元;2018年,商橋鎮有工業企業29個,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1個。[1]

建置沿革

明清朝時期,商橋鎮境域分屬宏化、新安保。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西北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商橋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屬沙北縣,同年12月,歸郾城縣商橋區。 1955年12月,撤區設商橋中心鄉。 1956年9月,撤銷中心鄉改稱商橋鄉人民政府。 1958年8月,設立商橋管理區。 1965年9月,商橋管理區改為商橋公社。 1983年12月,為商橋鄉。 1985年3月,商橋鄉撤鄉設鎮。 2010年8月,南陽市淅川縣淘河鄉申明鋪村(南水北調移民村)居民搬遷至商橋鎮境內。 2011年12月,成立申明鋪村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商橋鎮下轄21個行政村:商南村、商東村、商西村、胡灣村、王灣村、靳莊村、大閆村、乾勒橋村、溝張村、黨灣村、李紀崗村、胡莊村、坡邊村、郭栗莊村、大楊村、劉孟村、小楊村、前甄村、後甄村、大張灣村、申明鋪村。 截至2020年6月,商橋鎮下轄21個行政村:商南村、胡灣村、王灣村、商東村、商西村、靳莊村、大閆村、溝張村、靳勒橋村、黨灣村、李紀崗村、坡邊村、郭栗莊村、大楊村、大張灣村、劉孟村、小楊村、前甄村、後甄村、胡莊村、申明鋪村;鎮人民政府駐商南村奮進路7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商橋鎮地處郾城區北部,東與李集鎮接壤,東南與孟廟鎮為鄰,南連龍城鎮,西南鄰新店鎮,西接裴城鎮,西北連臨潁縣台陳鎮,北接臨潁縣皇帝廟鎮,鎮人民政府東距郾城區政府15千米,總面積50.7平方千米。

水文

商橋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最大河穎河,從後甄村入境,流經前甄、小楊、大閆等8個村,由新莊村出境,境內長1.5千米,主要支流有吳公渠、稻草湖等。

自然資源

2011年,商橋鎮有耕地面積5.7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商橋鎮轄區總人口48508人,常住人口40124人,其中城鎮人口12477人,城鎮化率25.7%,另有流動人口10945人,總人口中,男性25153人,占51.9%;女性2335人,占48.2%;14歲及以下7518人,占15.5%;15—64歲36293人,占74.8%;65歲及以上4697人,占9.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8168人,占9.3%;有回族340人,占0.7%,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4.5‰ 。

截至2017年,商橋鎮常住人口45087人。

截至2018年末,商橋鎮有戶籍人口46980人 。

經濟

綜述

2011年,商橋鎮地方財政收入979萬元,比上年增長13%,是2005年的2.5倍,有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營業網點3處,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各項貸款餘額97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元。

2018年,商橋鎮有工業企業29個,規模以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1個。

農業

2011年,商橋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3畝,農業總產值2.5億元,比上年增長6.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小白瓜、小辣椒等,棉花種植面積6000畝,煙葉種植面積3000畝,小白瓜面積6000畝,小辣椒種植面積40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7處,專業合作組織9家,農業龍頭企業3家,全年造林755畝,其中防護林660畝,經濟林15畝,用材林80畝。

工業

2011年末,商橋鎮主要產品有假髮製品、麵粉機、農機配件等,工業總產值達到7.6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比上年增長28.1%。

商貿

2011年末,商橋鎮有市場年糧食交易量達160萬噸以上,成交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商橋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876人,專任教師47人;小學13所,在校生3017人,專任教師20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1%;初中1所,在校生1080人,專任教師7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7%,小升初升學率99.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8%,九年義務教育經費0.2億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商橋鎮有文化站及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舞獅、秧歌、腰鼓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商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其中商橋鎮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所22個,專業衛生人員57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註冊護士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5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孕產婦死亡率為18.1/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L死亡率分別為2.8‰、1.7‰、1.5‰。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商橋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280戶,人數356人,支出78.9萬元,月人均17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527戶,2978人,支出314.8萬元,月人均7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6人,支出36.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0人,支出15萬元,有中心溫暖小區(敬老院)3個,設床位180張,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43人次,支出10萬元,比上年增長3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3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0498人,參保率9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商橋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投遞點2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0.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4萬戶,互聯網端口總數0.1萬個。

給排水

2011年末,商橋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供電

2011年末,商橋鎮鎮區擁有供電所1個,主變壓器10台,高壓輸電線路1條。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商橋鎮鎮區有園林綠化面積34公頃,綠化覆蓋率36%。

道路

2011年末,商橋鎮鎮區有道路總長度4.8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1米;道路鋪裝面積4.3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9.6平方米。

交通運輸

商橋鎮有鐵路京廣線過境,境內長4.3千米,有小商橋臨時停靠站;京廣高鐵石武鐵路客運專線過境,境內長4.9千米,107國道,縣道後魏線、坡大線通過;村村通公路境內長76千米,2011年末,漯河至劉孟、漯河至革乞(jie)勒橋等4條公交線路,運營總里程達40千米,公交運營車輛30輛,年客運量58萬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商橋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小商橋南側的商南村(原名商橋南寨)得名。

風景名勝

小商橋興建於隋代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古稱「小溵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拱橋,比趙州橋早4年,該橋座落在河南省臨潁、郾城之間,107國道809公里處,東臨107國道,西銜京廣鐵路幹線,觀光考察十分便利,小商橋長21.3米,寬6.5米,高6.55米,屬敞肩擔拱橋,主拱矢跨比接近1/5,採用並列式砌築法,主拱與小拱均用20道拱肋並列砌成,未設橫向聯絡裝置,橋下河底用12排青石板鋪砌,石板下打有木樁,橋台採用6層紅沙條石砌成,橋台四角各有一尊兩手上托、雙肩打拱的浮雕力士,兩橋台上層頂面鑿用隼槽,主拱圈角嵌在槽內,橋拱鑲面石雕用蓮花、牡丹、天馬、彩雲等圖案,橋上有18根青石立柱和青石橫板,雕有石獅、羅漢等圖案。 楊再興墓位於臨潁縣南12公里小商橋東300米,世稱「忠墓」,當地俗稱「楊爺墓」,墓地20餘畝,呈長方形,松柏蒼翠,有祭廟1座,清代建築,門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間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間2通,一是《宋統制楊將軍之墓》碑,高2.6米,字大盈尺,字體剛勁;二是《宋統制楊將軍墓》碑,高2.6米,字大1寸,行草相間,均為名宦沈近思撰文,廟後為墓冢,高6.6米,冢前有一斷碑,字跡不清,隱約可識「再興墳墓」4字,相傳為岳飛槍尖鐫刻。

文化活動

2022年9月23日,河南省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舉行,主題為「慶豐收、迎盛會」,主會場設在臨潁縣皇帝廟鄉商橋村。

榮譽

2022年,被評為河南省首批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創建單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