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商酒務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商酒務鎮

所屬地區: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

商酒務鎮,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地處寶豐縣西北部,東與肖旗鄉毗鄰,南接張八橋鎮,西連大營鎮前營鄉,北與汝州市小屯鎮接壤,東北鄰趙莊鄉,距寶豐縣城12千米,區域總面積62.95平方千米。 清朝時期,商酒務鎮境域先後屬寶二里、寶三里;1992年7月,由商酒務鄉改為商酒務鎮。截至2018年末,商酒務鎮戶籍人口為49359人。截至2020年6月,商酒務鎮下轄2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商酒務村。 截至2018年末,商酒務鎮有工業企業33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1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商酒務鎮地處寶豐縣西北部,東與肖旗鄉毗鄰,南接張八橋鎮,西連大營鎮、前營鄉,北與汝州市小屯鎮接壤,東北鄰趙莊鄉,距寶豐縣城12千米,區域總面積62.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商酒務鎮地勢西高東低,南北為丘陵,中部系石河、淨腸河、小泥河沖積小平原。

氣候

商酒務鎮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雨水適中、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以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溫氣爽、冬寒少雪為特徵;多年平均氣溫14.4℃,1月平均氣溫0.8℃;7月平均氣溫26.9℃;年平均降水量757.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水文

商酒務鎮境內河道均屬淮河流域,河流以西北至東南流向穿境而過的主要有石河、淨腸河、泥河。

自然災害

商酒務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等;嚴重的一次是發生在1961年6月7日的澇災,造成5.5萬畝小麥受災,減產35萬千克。

自然資源

2011年,商酒務鎮有耕地5.5萬畝,人均1.3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商酒務鎮總人口有43744人。總人口中,男性21413人,占48.95%;女性22331人,占51.05%;14歲以下6999人,占16%;15—64歲24120人,占55.14%;65歲以上12625人,占28.86%;以漢族為主,占99.98%;有少數民族6人。2011年,商酒務鎮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76‰,人口自然增長率4.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03人。 截至2017年末,商酒務鎮常住人口為44382人。 截至2018年末,商酒務鎮戶籍人口為49359人。

經濟

綜述

2004年,商酒務鎮完成生產總值2.54億元;招商引資完成3.6億元;財政收入完成35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2169元 2011年,商酒務鎮財政總收入165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4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05元。 截至2018年末,商酒務鎮有工業企業33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1個。

農業

商酒務鎮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紅薯、蔬菜為主。2011年,商酒務鎮農業總產值1.6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8%。商酒務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商酒務鎮主要經濟作物為煙葉。2011年,商酒務鎮煙葉種植面積2200畝,產量360噸;蔬菜種植面積3200畝,產量5000噸,主要品種有韭菜、大蔥、西紅柿等,其中韭菜2000噸,大蔥1500噸,西紅柿1400噸。商酒務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商酒務鎮已利用養殖水面18畝,年產值30萬元。

工業

寶豐縣北部有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坐落於境內。2011年,商酒務鎮工業總產值為17.7億元,比2010年增長7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92%。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商酒務鎮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2227人,專任教師84人;小學11所,在校學生2702人,專任教師17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學生811人,專任教師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商酒務鎮有文化站1個,有文化活動中心25個,有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2.5萬冊;有文化大院24個、業餘劇團3個、嗩吶班4個,民間藝術團體68個,27個行政村,村村都有藝術表演人才。截至2011年末,商酒務鎮有體育場30個,20個行政村配備了健身器材及體育設施。截至2011年末,商酒務鎮有廣播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9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0.3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6%。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商酒務鎮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8個,其中一級甲等醫院1個,衛生所27個;有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1張。

社會保障

2011年,商酒務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77戶,人數77人,支出15.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城市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人次,共支出0.3萬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49戶,人數1684人,支出12.1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8人,支出48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8人,支出1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5人次;農村臨時救濟45人次,支出0.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5.8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有敬老院1家,床位48張;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3萬人,參保率9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