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喀秋莎火箭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俄語:Катюша,俄文羅馬化為Katyusha)是第一種被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較於其他的火炮,這種多軌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它們雖比其他火炮來的脆弱,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其火箭發射車為美援的雪佛蘭G7100及福特-馬蒙·夏靈頓HH6-COE4和蘇聯自己生產的吉斯6,吉斯151卡車等。


喀秋莎火箭炮,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稱。系由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生產,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這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出廠時的標記,K即是俄文單詞共產國際的第一個字母。由於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這個字母「K」,把該武器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這個別名迅速在蘇軍隊裡傳播開來。德軍則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德語:Stalinorgel)。


發展沿革

設計背景 

發射特殊火箭彈的喀秋莎火箭炮 圖片來自搜狐

俄國人對火箭彈的研究最早開始於沙俄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當時的戰機還比較簡陋,難以承受大威力的機槍、機炮所帶來的後坐力衝擊,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航空火箭上。由於當時沙俄高層認為他們的工廠在技術上達不到這樣的研製航空火箭彈的要求,所以計劃遲遲未獲得批准。直到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才對該項目給予極大的投入。經過努力,蘇聯工程師研製出了可以穩定飛行距離長達400米的固體火箭和射程達到1300米的火箭彈以及口徑分別為82毫米和132毫米的RS-82和RS-132火箭彈。[1]


建造歷程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以ЗИС(吉斯)--6 6X6載重卡車為平台。實驗車的定向器非常有特色,為了儘可能的多搭載火箭彈,火箭炮共有24條工字型發射軌,上下兩排交錯排列,每排12條,看上去活像兩排籬笆。更有意思的是,發射軌的指向竟與車頭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調整。也就是說,開火的時候,必須將車身與目標保持90度角,方向調整隻能通過車輛轉向來實現。不言而喻,這種調整方式所賦予的方向射角的精度是極差的,調整速度也是不可接受的。

1939年3月,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8導軌的БМ-13-16試製成功,它採用「工」字型發射機,在上下可分別掛1枚火箭彈。這樣БМ-13總共可以攜帶16枚М-13 (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發射架擁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蘇聯軍方隨即對其進行了各項嚴格的測試。測試結果表明,БМ-13特別適合打擊暴露的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於БМ-13是自行的,因此也適合打擊突然出現的敵軍以及與對方進行炮戰。不過由於火箭炮發射時,煙塵火光特別明顯,且完全沒有防護,因此它不適合在敵炮火威脅比較大的地域裡作戰。之後的兩年,由於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蘇軍的採購僅有幾十門。就在希特勒進攻蘇聯的前夜,蘇聯政府在БМ-13尚未完全測試完成的情況下,命令全面投入生產。


走向輝煌

一種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 圖片來自搜狐

1941年6月30日,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開始批量生產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產的火箭炮順利地通過了測試。從此,喀秋莎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迅速裝備部隊。「喀秋莎」底盤的後部,有2個手動的千斤頂。發射時,炮手要把它放下,以保證發射平台的穩定性。發射裝置位於駕駛室中,由炮長操作,也可以通過電線連接,由連統一發射。初期的БМ-13一般編為獨立迫擊炮營或連(為了保密,不用火箭炮的名稱),主要用於堵口子。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反擊;堵不住則可以利用良好的機動性能撤退。生產時,按照共產國際兵工廠的慣例,取「共產國際」俄文的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由於當時這款武器的名稱還處於保密狀態,故而引用字母「K」賦予其愛稱「喀秋莎」,之後這個名稱便在蘇軍中廣泛傳播,也一直被沿用。


1942年,美國正式參戰,大批美援物資源源不斷運抵蘇聯。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各種運輸車輛了。美國的通用GMC 6X6 卡車的性能比蘇聯自己的ЗИС-6卡車好的多。因此,1943年以後生產的火箭炮幾乎都是以通用GMC 卡車為底盤,這種型號的火箭炮改稱БМ-13Н。不過由於絕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 為底盤,所以後來БМ-13Н就統稱為БМ-13。蘇軍還在美國卡車底盤上生產了БМ-8-36 36聯裝 БМ-8-48 48聯裝和 БМ-8-72 72聯裝火箭炮。1943年2月。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偉大勝利。1531門喀秋莎在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為了對付德軍的堅固火力點,蘇軍投入了剛剛研製成功的М-31-4火箭炮。這是一種架在地上發射的火箭炮。發射М-30 300毫米火箭彈。БМ-30 火箭炮在布達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堅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 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2]


技術特點

前蘇聯132mm火箭炮 BМ-13 132毫米火箭彈 圖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常規兵器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BM-13,這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另外132mm火箭彈威力奇大,其威力直追150榴彈炮。喀秋莎火箭炮一次發射就可以射出16枚火箭彈,可選擇單射、連射以及齊射,而齊射能在10s內將所有16枚火箭彈傾瀉給敵軍。不過,其精度確實遠不及德國的火箭炮,無法做到精確打擊。所以,蘇聯軍隊一直是採用幾輛自行火箭炮同時齊射的方式,保證能對一個區域內的敵人進行密集的火力覆蓋。


與德軍41式火箭炮一樣,喀秋莎火箭炮屬於一種大面積攻擊性武器,這種武器擁有比41式火箭炮更大的威力,16發火箭彈能夠在瞬間爆發出二戰時期中國一個150炮兵團的火力。幾輛喀秋莎就能夠打出炮兵師的火力。還有這種武器直接裝載在車上,機動能力極強,可以最高每小時90公里的行駛,停車既打,打完就跑,除了飛機外根本無法使用火炮反制。[3]


主要諸元

彈架         工字架導軌,後期有筒式導軌
架長         5m,後期有3m
彈架俯仰角         7°~45°
彈架旋轉角         左右各90°
可使用彈藥         BМ-13 132毫米火箭彈、BМ-30 300毫米火箭彈(後期)
彈長         1450mm
彈重         42.5kg
發射初速         70m/s
射程         7900~8800m
齊射時間         7-10秒
裝彈時間         5-10分鐘
裝彈數量         16發
裝載車行駛速度         90km/h
發射方法         一次性齊射、單射、部分齊射



火炮評價

柏林戰役中蘇聯士兵為喀秋莎火箭炮加裝火箭彈  圖片來自騰訊

喀秋莎火箭炮其性能並非是二戰同期武器中最優秀的,因為他是全世界第一款火箭炮,德國以及美國的火箭炮都是晚於喀秋莎火箭炮研發出來,他們研發出的火箭炮自然也是結合過喀秋莎的戰鬥經驗,會具有後發的優勢。但是為什麼在二戰中火箭炮的喀秋炮能給人流下最深的印象呢?


其一,喀秋莎火箭炮真正可怕的是其密集的火力給敵人造成的心理震撼,想想數百發火箭炮如雨點一般從天而降的那種感覺,感覺下一秒就要無路可逃了吧。這給戰場上的德國軍隊帶來很大的心理恐懼和絕望,也正如德國後期的虎式坦克使得盟軍坦克怎麼打都打不穿時,帶給盟軍部隊的心理的那種絕望。


其二,則是喀秋莎火箭炮那驚人的產量,其產量達到了6800輛,相比之下德國的42型自行火箭炮就算把全部型號加起來一共也才400輛,相差了將近17倍,這也就意味着德軍的火力支援以及火力覆蓋能力比起蘇聯軍隊要差的很多。[4]

正在發射火箭彈的喀秋莎火箭炮   圖片來自新浪網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種被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較於其他的火炮,這種多軌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也有缺點。一是準確度較低。因此喀秋莎做到了面殺傷,但做不到點殺傷。二就是喀秋莎裝彈時間較長,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需要多達5~10分鐘時間,在時間就是生命的戰場上這樣有很大。問題三是喀秋莎火箭炮發射會造成巨大的動靜,極其容易被對方發現。


1941年一次離奇的進攻讓德軍感到十分的驚訝,剛剛占領完奧爾沙的德軍部隊, 在進行後方軍隊補給時突然被一陣猛烈的炮火攻擊,此次攻擊持續了30多秒,轟炸就此暫停了,但是這頃刻間的火力讓德軍很是恐懼,他們知道這次炮擊和此前的任何一次炮擊都不同,往常蘇聯軍隊的炮擊都沒有這一次炮擊這樣的火力密度,這件事很快的傳到了德國高層,德國高層認為這是蘇聯軍隊的新式武器,但並不知道該武器具體的性能和樣子。一直到德軍推進到莫斯科郊外時,德軍才在一次戰役中繳獲了一輛載有喀秋莎火箭炮的蘇聯卡車。這才知道那次密集的炮擊是如何而來。


蘇軍士兵甚至也被它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時任西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在他的回憶錄中記述:4輛喀秋莎齊射,戰果極大,我軍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後,甚至嚇得退了回來。

抗美援朝金城戰役中中國志願軍喀秋莎火箭炮陣地  圖片來自搜狐


總體來說,作為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喀秋莎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最大射程7900~8800米,運載車時速90千米。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喀秋莎火箭炮會進行集團齊射,覆蓋很大的一片區域,根本就沒有地方躲,作為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喀秋莎成名於二戰,在後來我國抗美援朝中也引進了喀秋莎,對美軍造成了重大傷亡,令美軍吃了不少虧,甚至有的美國士兵聲稱:「中國軍隊動用了原子彈!」。這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一代火箭炮。


除了喀秋莎火箭炮之外,蘇聯還陸續推出了其他各種火箭炮。不過總的來說,喀秋莎火箭炮也是開了武器史上的一個先河,正是各國都看到了火箭炮的威力巨大,鑑於火箭炮的作用,二戰的主要參戰國都開始研發火箭炮。而無論何時,蘇聯時代的喀秋莎火箭炮卻依然耀眼,在武器裝備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5]


視頻

為何德國人這麼懼怕喀秋莎火箭炮?看看下面4點就知道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