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喜洲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喜洲鎮

中文學名:喜洲鎮

著名景點:蝴蝶泉

喜洲鎮位於大理市北部,西倚蒼山,東臨洱海隋唐時期稱「大厘城」,是南詔時期「十瞼之一」;又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也是雲南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和重點僑鄉之一,是一個有着一千多年歷史的白族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內容

  • 行政區類別:鎮
  • 氣候條件: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
  • 中文名稱:喜洲鎮
  • 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市北部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市
  • 著名景點:蝴蝶泉
  • 森林面積:12480畝
  • 電話區號:0872
  • 車牌代碼:雲L

簡介

喜洲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市北部,西倚蒼山,東臨洱海,隋唐時期稱「大厘城」,是南詔時期「十瞼之一」;是一個有着一千多年歷史的白族歷史文化名鎮。自古以來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經濟、文化集中的重鎮,有悠久的經商歷史,是白族工商業發展的搖籃,清光緒年間,形成了馳名三迤的 「喜州商幫 」 。孕育了以 「 嚴、董、尹、楊 」 四大家為首和 「 八中家 」 、 「 十二小家 」 的民族資本家。

農村經濟

2005年全鎮財政收入完成993萬元,2006年首次突破千萬大關, 達1057萬元,5年來財政實現了年均遞增6%。2006年農村社會經濟總收入完成19.057億元,5年來年均遞增10%。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4310元,5年來年均遞增6%。僅2007年1-8月份,財政收入完成765萬元,為年初預算的68.3%,上年同期的133.5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67萬元,為年初預算736萬元的77.04%,上年同期的176.1%;總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收192萬元,增幅為33.5%。

喜洲鎮屬壩區,因氣候、土壤及社會因素,歷來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一年兩季,大春以種稻穀、包穀為主,小春以種小麥蠶豆為主,少量種些碗豆、油菜、洋芋。1990年,大理市政府在編制農業區劃時,將喜洲鎮劃定為糧食主產區。

喜洲鎮有森林面積12480畝,樹種有雲南松、杉松等。蒼山緩坡宜種茶:喜洲鎮的手工業源遠流長,商貿經濟發達。喜洲鎮自古以來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經濟、文化集中的重鎮,在悠久的經商歷史,是白族工商業發展的搖籃,清光緒年間,形成了馳名三迤的「喜洲商幫」。喜洲的白族民族資本主義的發萌地之一,雲南著名的僑鄉之一。因此可以說,了解大理和白族,不能不首先了解喜洲。

資源環境

地域地貌

喜洲鎮位於大理市北部,東抵洱海岸邊,西依點蒼山雲弄峰、滄浪峰、五台峰,南隔雞鳴江,與灣橋相連,北以龍首關為界,與洱源縣接壤。喜洲鎮總面積為165平方公里(不包括洱海水域),平地和緩坡約占30%,山地約占70%,鎮域內南北長14公里,蒼山腳至洱海邊平均長4公里,呈緩坡形長條狀,即喜洲鎮村落分布的壩區面積為56平方公里。

山脈

雲弄峰:是點蒼山最北峰,在喜洲鎮西北部。峰脈起源於洱源縣臘平地區雲峰山,相傳因玉女弄雲,故名雲弄峰。海拔3600米,北連臥牛山,東至周城,西達雞茨壩。北麓及箐口有鐵礦,植被為針葉林。

滄浪峰:在喜洲西北部,為點蒼山第二峰,因地形起伏像波浪故名滄浪峰。海拔3546米,南接五台峰,北連雲弄峰,東達美達村,本接花甸壩。山峰麓及峨莨哨有鉛礦,植被為針葉林和灌木林。

五台峰:在喜洲鎮西部,為點蒼山第三峰。因該山峰由山麓至山頂共分五個台地,故名五台峰,海拔3767米。南連蓮花海,北連滄浪峰,東達慶洞莊,西至雪山河與漾濞脈地接壤,北麓有銅礦,花甸壩有金礦,深溪有銀礦,植被為針葉林。

沖積洪扇

喜洲鎮地形地貌呈現明顯,霞移溪、萬花溪、陽溪及周城河、美壩河等支流,由於蒼山坡度大,洪水沖積在箐口形成沖積洪扇,為砂石堆積層,面積約2平方公里,支流沖積而成沙壩,如唐梅寺壩、狗街壩、積善邑壩、峨莨哨壩等。由於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沖積扇和沙壩逐步被開墾利用。

盆地

雲弄、滄浪、五台三峰山麓至洱海邊屬高原盆地,呈斜長形,面積56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坡降為2.5%,村落、農田點綴其間,似江南田園景色。

海灘

蒼山霞移溪、萬花溪入海口處,由於大量沙石堆積,形成三角洲型的沙灘。沿海岸線較直處,因風流沖刷,也形成沙灘。新建西洱河電站,洱海水位下降1~2米,沙灘向前延伸擴大。村民在沙灘上填淤泥墾殖或建蓋房屋。為保持州人大常委會法定的洱海水位為1972米,下關建有控制閘門。

高山盆地

雲弄峰、滄浪峰本背為花甸壩,面積13平方公里,海拔2900米,為高山草甸,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好,適宜畜牧業和冷涼作物發展。

湖泊、海灣

河矣城金圭寺、城北村之間形成一大湖泊,名龍湖與洱海相通,四周香稻,綠柳成陰。湖內水產資源豐富,又有「龍湖雁塔」美景。沙村和深江海灣,連有「海心亭」,周圍水草豐盛,魚鳥棲息,村舍倒映在水中。

人文地理

喜洲鎮是大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及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大理市和中國十佳魅力城市大理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文化、建築、風格等均具有鮮明濃郁的民族特色,發展以旅遊資源開發為主的特色產業型小城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歷史悠久:鎮內有國家、省、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二是白族民居建築獨特:鎮內有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大批明、清、民國至當代各時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築群,為國內外遊客所矚目,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是自然景觀優美:鎮轄區內有馳名中外的蝴蝶泉,有杜鵑花盛開的蒼山花甸壩,有海邊勝景海心亭和天然奇景海舌等景點景區;四是民族文化濃郁:以白族為代表的服飾、語言、飲食、音樂、舞蹈、民俗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氣息,對遊客很有觀賞價值,是了解白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窗口。

人口衛生

2006年鎮、村兩級共組織防艾培訓28期,受訓人數達570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0000多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自2006年1月1日全面啟動實施以來,引導農民積極自願參合,在全鎮設立13個定點醫療點,分布於13個村委會,做到每個村有一家定點醫療機構。2006年全鎮參合農民44961人,參合率達75%,參合農民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住院22660人次,其中村級73%,衛生院21%,市級以上2%,累計發生醫療費用3609718元,累計補償1005985元。

歷史

歷史上喜洲鎮是南詔的軍事重鎮,文化比較發達,曾為國家輸出了許多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過去喜洲的工商業也比較發達,曾是雲南的商貿中心之一。

喜洲鎮壓中心四方街,是由店鋪圍成的小廣場。這裡豎着一座石坊,這就是修建的「文明坊」。這個地方原來的石坊叫「題名坊」,是明代鎮上出了幾位進士之後建的,那時候凡是在科舉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能性以把名字刻上,現在喜洲是一個行政區劃鎮壓征府的所在地,在歷史上它具有一個城市的規模。早在南詔遷移過來洱海周圍之前,這裡就是白族先民「河蠻」的聚居地,當時稱大厘城,居民已經很多,傳說,隋文帝的將領有個叫史萬歲的在這裡扎兵馬,所又稱它為史城,附近的平壩子就稱作「史賧」(賧與甸廣告州意思相同)。到了南詔牟時,又在這裡建造了皇宮。城的格局從地名上可以 找到蛛絲馬跡,周圍就有城北、城東、城南等村名,過去考古工作者還在鎮上發掘到南詔時的有字瓦、布紋厚瓦和蓮花紋瓦當等。

喜洲民居

喜洲山川秀麗,名勝古蹟甚多。特別是鎮內有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大批明、清、民國至當代各時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築群,為國內外遊客所矚目,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喜洲的白族民居建築群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深深的吸引着古往今來的史學家、旅遊家、建築學家、藝術家、民俗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喜州是白族社會的縮影,透過這個縮影才能真正了解和認識白族的昨天和今天。

喜洲民居從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進兩院(六合同春)」、「走馬串角樓」 等的白族庭院格局。這些民居雕樑畫棟、斗拱重疊、翹角飛檐、門樓、照壁、山牆的彩畫裝飾藝術絢麗多姿,充分體現了白族人民的建築才華和藝術創造力。以其古樸典雅、大方實用而著稱於世。

隨着旅遊業的興起,喜州1992年開始,本着宣傳大理,向國內外旅遊者展示白族的傳統優秀文化為宗旨,開展起喜州白族民居民俗旅遊。近幾年,喜洲鎮通過改善旅遊投資環境,規範白族民居建築風格,加強古鎮的保護與利用,現已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旅遊資源開發型小城鎮。

景區景點

喜洲村頭有兩棵枝葉繁茂的大青樹(高山榕樹)。白族人認為,大青樹是一個村莊興的象徵,因此又把它稱作「風水樹」。這種樹通常與戲台一起組成村民們的群體活動中心。喜洲村頭的這兩棵古樹,據說是一陰一陽樹,一棵萌發另一棵落葉,周而復始,交替繁榮;一棵結果另一棵永不結果。勞動間歇時,村民常在樹萌下的小憩。

七尺書樓

七尺書樓位於雲南大理景點-喜洲古鎮大界巷8號,是明代著名的文人楊士雲於公元1526年前後建成。書樓為全土木結構建築,有三大間房屋。房向座東朝西,三間全部分為樓上樓下兩層,門窗板壁均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房屋組合為「三坊一照壁」的建築格局。書樓在清乾隆年、民國年間曾多次重修過,可整座房屋的建築仍舊保存着明代的建築風格。

楊士雲把一切功名利祿看得非常淡泊,認為一個人即使腰藏萬貫,死後僅有七尺之軀的那一點墳墓罷了。故後人把他居住過的小樓稱為「七尺書樓」。楊士雲去世後,其後人為紀念這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極講氣節的先生,先後在清乾隆年、民國年間曾多次重修過。整座房屋的建築仍保存着明朝建築風格。在雲南大理景點中頗有名氣。[2]

楊士雲,字從龍,別號弘山,一號九龍真逸,生於明成化丁酉(1477年)夏六月十日,卒於嘉靖甲寅(1554年)秋九月八日,享年七十八歲。正德丁丑(1517年),楊士雲考中進士,以文改翰林庶吉士。由此,楊士雲一時轟動大理。

不久,父親去世,楊士雲千里奔喪。料理完後事,親戚朋友都勸楊士雲回去做官,楊士雲卻回答說:「太孺人(母親)在堂,何忍離去,且萬無奉以俱往理。」於是,靜靜的守孝不歸,在家孝養母親。並終日坐臥小樓--「七尺書樓」,悉心研究學問。一坐十年。後任吏部戶科左給事中。楊士云為官清廉,潔身自好。其人品、人格、才學,一直被同事和後學者尊敬和景仰。

嚴家大院

嚴家大院位於雲南大理景點-喜洲古鎮四方街富春里1號,為大理著名的民族資本家嚴子珍於1919年興建。大院占地約2478平方米,由北而南的兩院「三坊一照壁」、兩院「四合五天井」組成。四個院落之間,以「六合同春」和「走馬串角樓」連貫成為一個整體。整座建築豪華古樸,典雅大方,是雲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嚴家大院的木雕、石刻、泥塑力求保持純傳統的做法,一絲不苟。照壁中央鑲有大理石山水畫,周圍塑有傳統民間傳說「漁樵耕讀」展示大理白族人民的勤勞和勇敢,也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原型。

照壁兩側塑有「紅梅報春」「松鶴延年」兩幅大型泥塑圖案,充分顯示出白族民間的高超雕塑藝術。在石刻方面有純白大理石雕刻的大門,雕有麒麟、大象、人面獸等象徵祥瑞的動物。兩院台階全用大理石鋪就,在東、西三方堂屋前鋪有線雕大理石,雕有八仙道具,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個個栩栩如生。

在木雕方面更是展示白族木雕的精美,共十九樘一百一十四扇格子門,二百五十多扇滿堂雕花和部分雕花美女窗,插頭、吊柱、吊枋、掛枋、照面枋等採用各種雕法,有三層透雕、兩層透雕、深雕、平雕等,很少有雷同圖案。

嚴家大院已經成為雲南大理景點中最有民居民俗特色旅遊文化產業。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更是大理白族文化的精髓。[1]

楊家大院

楊家大院位於雲南大理景點-喜洲古鎮染衣巷19號,是清代初期的建築。楊家大院在布局上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建築,講究四平八穩莊重對稱。院內建有坐東朝西的照壁,壁下設有花台,培植各種花木美化環境,照壁對面是正堂,左右兩邊是廂房,四方的房屋之間形成四個角,四個角交接處形成四個小天井,院子中間還有一個大天井,故稱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測覽整個院落的建築是斗拱重疊,翹角飛檐,門樓、照壁、院牆等彩繪裝飾絢麗多姿,整座建築既有西方園林的莊嚴,又有中國庭院的玲嚨,以精見長,以少勝多。

楊家大院以凝固了的藝術方式,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楊家大院一邊飲着三道茶,一邊觀賞着大理白族歌舞"霸王鞭"、"迎賓舞"、"草帽擺"、"手巾舞"等時,萬千退思湧上心頭:勤勞好客的白族人民,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創造了悠久的歷史文化,直到今天,這些文化積澱還煥發着新的活力。

傳統飲食

喜洲破酥粑粑是喜洲著名的風味小吃,色香味具佳。粑粑用麥面做成,可甜鹹兩種口味,做成圓餅抹上香油之後,把圓餅放入上下都有炭火的平底鍋中慢慢烘烤,烤香直至烤酥。成品特色是色澤金黃,口感香、酥、松、甜(咸),油而不膩,冷熱均宜,攜帶方便,倍受人們的喜愛。

喜洲魚,是當地白族煮的魚,味道格外鮮美,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喜洲魚選用洱海黃殼魚烹製。此魚頗似鯉魚,頭小、鱗細、肉多、刺少、鮮嫩。將魚洗淨後切塊,放入缽內,加咸醬油,小茴香面、八角面、精鹽、黃酒醃半小時。然後將砂鍋置旺火上,注入熟豬油,炸黃蒜瓣,放入蔥段、薑片粉鍋,再放入肥瘦火腿片、水發冬菇煸炒,注入上湯,放入魚塊煮二十分鐘,加入味精、辣椒油即可食用。魚鮮味濃,香辣爽口,回味無窮。

民族文化

以白族為代表的服飾、語言、飲食、音樂、舞蹈、民俗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氣息,對遊客很有觀賞價值,是了解白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窗口。

地道的白族 「 三道茶 」 ,讓遊客領略到白族茶文化的悠久歷史,以及 「 一苦、二甜、三回味 」 的生活哲理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具有白族鄉土氣息的白族民間、民俗舞蹈、白族小調、大本曲彈唱等傳統表演,使遊客感受到白族民俗風情的迷人,使人留連忘返。

(一)、舞蹈

白族人每逢廟會和過年過節都要跳舞。常見的舞蹈有《長蛇陣》,於得走間,載歌載舞;《打四門》,其動作或互相迎面,或互相背合;《三插花》,舞時互相穿插,變化多端;《霸王鞭》,姿勢矯健有力。舞時一般以三弦、短笛、吹葉子、金錢鼓、雙飛板等樂器伴奏,有時或單舞而不唱,或又舞又唱。

(二)、洞經音樂

喜洲洞經音樂以道教音樂為主任,兼容儒、釋音樂、江南絲竹,白族先民巫歌音聲的多種成分,既保持了唐宋祭樂的古樸深厚、宮廷樂的莊重典雅、江南絲竹樂的柔美抒情,又獨具白族古典音韻風格。樂曲旋律舒緩輕曼、柔婉飄逸,猶似蟲鳴鳥叫,密雨淋淋,給人以輕鬆歡快又幽深縹緲之感。[1]

(三)、節日慶典

1、本主盛會

正月初二日,會期一天,男女老少穿上白族盛裝去朝拜本主,為本主祝壽。村民們為本主及諸神祝壽後,寫上祈禱詞,祈求風調雨順、人丁發達、清吉平安。

2、蝴蝶會

農曆四月十五日喜洲一帶的群眾,都要到蝴蝶泉看蝴蝶。是一個在很早年代就有的著名的節日盛會。

榮譽記錄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首批127個特色小鎮,喜洲鎮在列。

參考文獻

  1. 喜洲鎮,馬蜂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