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為靳太守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喜雨為靳太守作》是一首中國明朝古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明朝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詩詞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明朝初期,詩壇上劉基、楊基、高啟等人的作品尚存兩宋遺風。然而,隨着社會變遷和文化政策的演變,明朝中葉以後的詩詞創作開始發生變化[1]。
“ |
仲夏梅霖少,人情苦蘊隆。 兩轓專郡寄,千里念農功。 為阻新秧綠,愁看烈日紅。 露香深處禱,精意上天通。 不灑泥龍水,俄飛石燕風。 悠然起膚寸,倏爾滿虛空。 注地除龜坼,翻瓶滴馬鬉。 火鞭馳列缺,雷斧役靊霳。 溜掛銀綃闊,聲騰鐵騎雄。 波濤生砌上,膏乳漲田中。 插蒔高低遍,沾濡草木同。 頻來仍密密,欲歇尚濛濛。 芋圃添新葉,瓜畦長暗叢。 閭閻清疫癘,老稚解憂忡。 大慰雲霓望,欣聞畎澮充。 壤歌渾易接,米價頗難窮。 野路收黃潦,江潮注采虹。 桔槔今不用,稼穡必全豐。 德澤流三縣,休徵出寸衷。 名亭蘇太守,憫雨魯僖公。 珠玉非為貴,倉箱可待崇。 從知祈福祉,不在走祠宮。 郡舍涼陰重,溪城瑞氣融。 買牛如渤海,興學見文翁。 有此養民惠,無非報主忠。 還當挽河漢,滂沛洗兵戎。 |
” |
— [元末明初]陶安 |
明朝詩詞歷史
明朝中葉以後的變化
詞風的轉變
明代中葉以後,隨着工商業的興盛和財富的積聚,享樂之風盛行,加上發達的印刷業為文學作品的傳播提供了便利,《花間集》、《草堂詩餘》等詞集迎合了明人崇艷尚情、追求婉媚的審美心理而獨盛一時,整個詞壇被綺麗婉約、香艷淫靡的風氣所籠罩,詞風日下,日趨凋敝。
戲曲和小說的興起
相比之下,戲曲和小說的形式更自由活潑,更易於反映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活,其語言的通俗淺近更易為廣大群眾所接受,印刷業的空前發達又為通俗文學的廣泛流傳提供了有利的條件[2]。
明朝末期的詩詞復興
儘管明朝中葉以後的詩詞創作整體上呈現出衰落的態勢,但在明朝末期,依然有一些詩人努力振興詩詞,如陳子龍、夏完淳、屈大均、王夫之等人的出現,為明末詞壇抹上一層亮色,為清代詞的復興開風氣之先。
綜上所述,明朝時期的詩詞創作並非一直呈現出繁榮的景象。雖然初期和末期有些許亮點,但整體來看,明朝的詩詞創作並沒有達到前代或後代那樣的高峰。明朝的文化政策、經濟環境以及社會風氣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詩詞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影響。
參考文獻
- ↑ 詩詞大會火了,但中國人應該知道的古詩詞常識,你可知?,搜狐,2017-02-09
- ↑ 【公基常識】我國古代文學流派 ,搜狐,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