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國遍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國遍路
Shikoku ohenro

nippon.com
圖片來自nippon.com

基本資料

地點    日本四國

宗派  高野山真言宗

總公里數  1130公里

四國遍路,日本四國地方有「四國八十八箇所」之稱的88處聖地,聖地與日本知名的高僧「弘法大師(別名:空海)」有相當大的關連。日文「遍路」指的就是一個個參拜朝聖之旅的意思。[1]

四國遍路並不只是出於宗教目的。作為增進健康和巡訪靈地的旅遊路線,它也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還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專程前來體驗。當地認為四國遍路並非單純的信仰現象,而是日本重要的「文化遺產」,正積極推動旨在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的相關準備。[2]

距離弘海大師以步行方式走遍四國各大名剎已經有1200年,這條路線也成為知名的朝聖路線,不管你是想找尋自我還是看遍四國風景,歡迎大家以遍路人身分,體驗一趟不一樣的四國!。

遍路起源

開啟四國遍路這條修行路的是一位名叫弘法大師(空海)的僧侶。他在當時曾前往唐朝長安取經,並將真言密教的奧義帶回日本,並在和歌山的高野山開創真言宗,高野山現今已列為世界遺產。出身在四國香川縣的空海,年輕的時候在四國的山谷修行,修行之路被匯整為88個靈場。據說空海為了要磨練僧侶的意志,而開闢的這條1,400公里的步行之路,是希望能讓僧侶體悟象徵佛陀開悟的曼陀羅境界。[3]

四國遍路的起源並無定論。一種說法認為是空海(774~835年)開闢了此路,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與愛媛縣松山市第51處札所「石手寺」頗有淵源的衛門三郎為謝罪而追尋空海遍訪四國,由此形成了這一巡禮之路。[4]

88個靈場

順行的話,始於德島縣第一處靈地(札所)「靈山寺」,途經高知、愛媛兩縣,終於香川縣的第88處靈地「大窪寺」。行程最短也有1,130km,徒步需時約40天,乘坐巴士或電車需10天。不過,也有人會逆行,因為據說在逆行的路上會經歷迷路等許多勞苦, 逆行的巡禮者是希望可以遇到弘法大師。

日本人相信日本存在八百萬神明,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巡禮之路更加多彩,更富於變化。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道、佛教、儒教、修驗道等各種信仰共存,其中,四國遍路更是成為了與伊勢參拜巡禮、熊野參拜巡禮齊名的、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巡禮之一。[5]

弘法大師

空海(弘法大師)是位有名的僧侶,於平安時代早期(西元794-1185年)日本建立真言宗(密宗)佛教學校。 即便自他出生日1,200年後,他的追隨者仍以較熟悉的名字稱他為弘法大師,由於四國朝聖步道他的信念仍持續受歡迎。

空海出生於善通寺市多度郡,現今的香川縣四國。 15歲時,他搬至首都學習並深受一位佛教僧侶的影響。 他返回四國後在嚴峻的群山間尋求佛教修行。 這些山嶺包括愛媛縣石鎚山及第21間寺廟太龍寺的巨石。 據說他是在高知縣室戶市御藏洞得道。 此後,他改名為空海意即「天空和海洋」,呼應他在洞穴所看到的景色。 31歲時,他前往中國並跟隨密宗教祖惠果學習佛教密宗。 返回日本後,空海搬至首都並之後於高野山附近建立神學院 (高野山)。 他傳遞了佛教真言宗的信仰,在62歲圓寂前花了許多時間在冥想。[6]

與弘法大師兩人的朝聖之旅

遍路可是有1200年以上的歷史,但是現在以朝聖的目的來拜訪的人漸漸變少了,大多都是為了身心健康,或是想要重新找回自己、觀光,或是等等個人的意圖來訪。

另外,朝聖者們頭上戴著或拿著的斗笠上還有寫著「同行二人」的字樣,意思為「2人一同前往」之意。就算是一人成行,遍路人其實永遠都是「兩人同行」,因為弘法大師跟隨在你身邊。一個是自己,另一個為弘法大師,是因為「遍路」必須和弘法大師兩個人一起朝聖。當地的人們都會稱呼這些遍路中的人為「お遍路さん(發音:ohenro san)」。[7]

弘法大師空海寫到:「心靈澄淨,宛如寧靜的水面般映照此世。自己和別人毫無隔閡,心境自由,不受任何事物妨礙。心靈猶如大海,映照萬事萬物。」跟隨著弘法大師的腳步,沈浸在山海景色的四國裡,心靈一定能更加澄淨、祥和。

遍路季節

若以天候和氣溫來考慮,最適合遍路的季節是春天的三月中旬到五月,以及秋天的十月到十一月。從全年的氣候循環看來,六月到七月中旬是梅雨季,雨量很大,到了八、九月天氣逐漸穩定,但此時也正是颱風季節。而十二月到二月間最低氣溫接近攝氏零度左右,寒流來襲時,山區會降雪,路面也會結冰。而七、八月時,最高氣溫超過攝氏三十五度的日子也不算少見,白天時(尤其是中午前後)日照很強,往年曾有遍路者因中暑而被送醫急救。[8]

遍路裝備

遍路人的巡禮裝扮自由,但多數人會頭戴斗笠、身穿白衣與輪袈裟,以及手持金剛杖。通常還會攜帶蓋朱印的納經帳、經書、念珠等參拜用品。[9]

寺廟參拜法

1 山門 首先在山門前朝正殿一拜。

2 水屋(洗手處) 漱口洗手以淨身,並掛上袈裟準備念珠。

3 鐘樓 撞鐘,參拜完後撞鐘稱為「回頭鐘」,相傳不吉利。

4 本堂(正殿) 將納札、抄寫經文放入納札箱中,點蠟燭、線香參拜。供奉香油錢後合掌誦經。 在正殿一般先誦唱般若心經,然後才誦唱本尊真言、寶號等。一開始還不熟悉時,只要誠心合掌即可,慢慢熟悉後就可以跟著一起誦唱。 日本的般若心經是將西元5世紀(佛教尚未傳入日本)三藏大師從天竺帶回的經文直接加以誦唱,並未翻譯成日文。因此在日本不問流派都加以誦唱,可說是萬能經文。

5 大師堂 和正殿一樣參拜、誦經。

6 納經所 於納經帳上接受蓋朱印。(收費)

7 山門 出山門前回身一拜。[10]

視頻

四國巡禮和一位遍路巡禮客(中國語 繁體字)
2016四國遍路採訪影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