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季清江四章(甘茂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季清江四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四季清江四章》中國當代作家甘茂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四季清江四章

老艄公的故事講得真好,小姑娘的夢想就是天堂。從天上看人間,八百里清江是一條畫廊。秦嶺的大巴山脈,苗嶺武陵山脈,把鄂西邊城緊緊地擁抱。齊岳山和福寶山對峙而形成一個大寫的「人」字,從這巨人的交叉點上,便誕生了巴人之河——清江。清江一年四季都流淌在崇山峻岭之中,隨着節氣的變更,和着生命的節拍,溫暖着我們的心靈,深刻着我們的愛情。現在,我們就和你一起去領略她的美,去感悟她的愛。她在酈道元《水經注》中的青春紅顏,她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的傳奇身世,她在歷史經典《後漢書》中的樸實故事,她在唐宋元明清歷代詩人筆下的溫馨的現實和浪漫的夢境。所有這些,都是四季清江留下的年輪

其實清江在古代叫夷水,她和其他的河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江也」。這就是說,與其他的河相比,清江只不過水更清一點,山更高一點,洞更大一點,人更美一點。有了這一點又一點,清江就不同凡響,就成了中國最美麗而又神奇的河流之一。她是一條龍,劈開蒼涼山地,穿越滄桑歲月,帶我們走上一條通往天堂的路。我們是喝清江水長大的,清江是土家兒女的母親河。沒有滾滾紅塵的喧囂與騷動,只有清明的春雨,燦爛的夏日,斑斕的秋色,純潔的冬雪。

跟着老艄公的故事走,我們去解讀清江的奧秘。山長水闊知何處,陌上花開緩緩歸。回鄉的路就在腳下,歸宿就是夢裡老家。無論是故鄉他鄉,清江永遠昭示着生活,一條不老的河,源遠,流長。

當一行白鷺在芭蕉河或者桐子營起飛的時候,清江的春天就從夢裡醒過來了。

她一睜開眼就看到了山谷里的水在嘩啦啦地流,那麼清亮,那麼嫵媚,完全是一個剛從吊腳樓里走出門的純淨的小女孩。接着,她聽到了上游下游的花在喊、在叫。桃花,李花,野櫻花,蘋果花,帶骨頭的桐子花,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傾巢而出,所有的花朵都飽滿着青春的氣象。很快,柳芽冒出來了,水杉發青了,就連大水井門牆上的爬山虎,也長成了一道道綠蔥蔥的琴弦。這叫人想起兩句唐詩: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中,董家河的小船和竹筏子,搖着醉人的春風,劃了過來,明媚動人……

這時節,東門關的梨花如雪,美得讓人戰慄,如同白衣天使,在月光下散發出清香。就像俄羅斯歌曲所唱的: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着柔曼的輕紗。清江的春天,一枝梨花帶雨開,她是如此的經典。椿木營的杜鵑紅得好像燃燒的火,遠看是新嫁娘的紅蓋頭,近看是紅山雀的翅膀和尾巴。沿清江飛出的紅山雀,於岸崖上,注視着遠天。這紅蓋頭和紅山雀,便是她青春的惆悵和憧憬,在那記憶的河床上,如痴,如醉。轉眼到了清明之後,天氣變得春和景明。只要抬起頭來,就有大片金黃的油菜花驀然閃入眼帘。人們發覺清江的激情開始了鼓脹涌動,每一滴水就像一粒動情的油菜子,在一陣令人神往的碎裂聲里徐徐開放。她以最簡單和真誠的姿勢,親近這塊山地,親近耕耘和播種的日子。

那些蜜蜂,那些蝴蝶,在這個季節活得最滋潤。它們是採花高手,像多情的男人,在花叢中讓欲望自由顫動。一隻雄鷹在天上盤旋,窺視,總想有所發現,有所收穫。雨後春筍的景象,不單單是一個象徵,而且還是一種精神。在高山草甸和春天的茶園,在蓴菜基地和梭布埡石林,在清江源頭的渡船上和水杉群落的樹林中,土壤濕潤,草木勃發,藤蔓攀緣,人面桃花,充滿了期待和渴望,演繹着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美好情懷。

炊煙裊裊升起,那一片槐花優雅。記得古人說過:適意青山獨自回,春槐一夜雪如堆。還記得有個寫美文的才女作家這樣描述過槐花:「四月將盡,槐花在枝頭,珍珠一樣倒掛而下,仿佛潔白無邪的心事,點點滴滴,一眼洞穿在晚春的風裡頭。」

其實,最需要說道的不是槐花,而是七姊妹山的鴿子花。世界珍稀植物珙桐,第四紀冰川孑遺樹種,人稱中華鴿子樹。如此純潔的,在五月的春夜,靜悄悄的,猶如白衣仙子自天上來到七姊妹山,化做大朵大朵的白花,又變成一群一群的白鴿,然後輕輕盈盈地飄揚和歌唱,她們的身體和靈魂就這樣棲息在珙桐樹上。能在古老的冰川時代長久活下來的花實在是很少很少,而鴿子花就是冰川時代留給人類的手稿。讀讀鴿子花,許多生命中捉摸不透的東西——例如人生與災難、環保與生態,等等,就可以從中咀嚼出樸素和清醒。

當坪壩營的瀑布像絲絲縷縷的琴弦彈響山歌的時候,酉水邊的仙佛寺就熱鬧起來,早已吃了社飯又吃了栽秧湯圓的山裡人就忙碌起來,背簍背上了雲端,腳板響徹了山谷。這時候,春姑娘就轉過身子躲進那一片水杉林中了。她在密林深處,蓄芳待來年。

[1]

作者簡介

甘茂華,1997年生,廣西桂林陽朔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