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作品名稱: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詩

作 者: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是唐代詩人皎然的作品。

詩詞原文

大廈資多士,掄材得豫章。清門推問望,早歲騁康莊。 作用方開物,聲名久擅場。丹延分塞郡,宿昔領戎行。 始馭屏星乘,旋陰蔽茀棠。朝端瞻鶚立,關右仰鷹揚。 威令兼寧朔,英聲重護羌。三軍成父子,雜虜避封疆。 身執金吾貴,時遭寶運昌。雍容持漢槊,肅穆衛周堂。 排難知臣節,攻疑定國章。一言明大義,千載揖休光。 踐職勛庸列,修躬志行彰。優遊應慕陸,止足定師張。 中扆懷殊政,南州佇小康。仁為桂江雨,威是柏台霜。 謇諤言無隱,公忠禍不防。譴深辭紫禁,恩在副朱方。 切玉鋒休淬,垂天翅罷翔。論文征賈馬,述隱許求羊。 肘後看金碧,腰間笑水蒼。詩題白羽扇,酒挈綠油囊。 曠達機何有,深沈器莫量。時應登古寺,佳趣在春岡。 止水平香砌,鮮雲滿石床。山情何寂樂,塵世自飛揚。 已遇爐峰社,還思緝蕙房。外心親地主,內學事空王。 花會宜春淺,禪游喜夜涼。高明依月境,蕭散躡庭芳。 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餘生於此足,不欲返韶陽。

作者簡介

僧皎然(公元約720-約公元803 ),俗姓謝,字清晝,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詩僧,自說謝靈運的十世孫,但據《唐才子傳-顏真卿傳》及《舊唐書》記載皎然是東晉名將謝安十二世孫,因皎然更重視謝靈運名氣故自稱謝靈運十世孫。 皎然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存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閒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皎然訪名山,遍尋大德,常入法席,四處參學。他不但精研佛典,且對子史經書等,都頗為精通。所到之處,都極受尊崇。京師之諸王公、大臣對他禮遇有加,諸郡之達官貴人對他非常欽敬。

皎然常以詩會友,與許多文人學者顏真卿、韋應物、盧幼平、吳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肅、崔子向、薛逢、呂渭、楊逵等,都過從密切。 皎然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 清麗閒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被時人稱為「江東名僧」。和另外兩位詩僧貫休和齊已齊名。。[1]

人物評價

1、他是茶文學的開創者,在茶詩方面也首開千古佳作之先河。

2、他是佛門茶事的集大成者。

3、他是最早進行實驗茶場、實驗室茶葉科學研究的倡導者、執行者、管理者。

4、他是「以茶代酒」,以茶為飲之風的積極推廣者。

5、他是茶葉精神功能及價值開發的探路者。

6、他是茶聖陸羽的指導老師、兄長、篤友、物質保證者,是陸羽事業上合作交流的學術夥伴,也是陸羽科學探索的贊助者、策劃者、組織者、批評者、宣傳者,他是陸羽《茶經》系統工程的主要組織者、策劃者、管理者。

7、他是最早「品茗會」、「鬥茶賽」、「詩茶會」的倡導者、組織者、策劃者,「顧渚茶賽」「剡溪詩茶會」就是經典案例。

8、他是茶文化、茶道理念的集大成者、倡導者,也是「佛茶之風」、「佛禪茶道」的探路者。

一句話,他是中國茶道的創世者,開山之始祖,茶道之父,是中國茶文化的一代宗師!

皎然多才多藝,他不但對佛學、道學、茶事、茶理、茶道都有深刻研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幾百首的名篇佳作,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實在是一位難得的大家,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佛門高僧,他不為名不為利,他既不是那些不關心世事只管修煉的佛門僧侶,也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改革家,又不是那些自我標榜埋頭苦幹的老黃牛……,他視名利為糞土,亦文亦僧、亦佛亦儒亦道、亦詩亦茶、亦隱亦游……亦師亦友、亦父亦子、亦兄亦弟……。像恩格斯支持馬克思,並一起與馬克思探討共產主義一樣,他無私地幫助了茶聖陸羽完成了世界茶葉史上的第一經典巨作——《茶經》。

皎然與陸羽堪稱為中國茶道的雙子星座:一個為茶道始祖,一個為茶道之神;一個為茶道之父,一個為茶道之母。用現代話我們可以歸結為:皎然為茶道茶文化始祖、之父,陸羽為茶業、茶學之祖、之神;僅從茶道上看,我們也可以說皎然是茶道之父、始祖,陸羽則是茶道之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