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漢語成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圍魏救趙[wéi wèi jiù zhào]
圍魏救趙(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是一則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圍魏救趙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在句中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圍魏救趙
- 拼 音:wéi wèi jiù zhào
- 注音字母:ㄨㄟˊ ㄨㄟˋ ㄐㄧㄡˋ ㄓㄠˋ
- 出 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後人由此延伸出成語「圍魏救趙」。
成語典故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中山。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占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兩得。魏王從之,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與龐涓是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臏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臏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鬥,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軍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又十三年後,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成語寓意
孫臏就是看準了魏國內部空虛,才想出了對魏國趁虛而入的方法,從而達到了救趙國的目的。因此避實就虛,擊中要害,才是解圍的好方法。就像生活中,有時候遇到困難正面迎擊得不到解決,逆向思維,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反而更有效。當然這要做到知己知彼,看到事情有隙可乘,才不會坐失良機。作為三十六計中的圍魏救趙就是以逆向思維的方式,以表面看來捨近求遠的方法,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從而取得一招致勝的神奇效果。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在句中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比喻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運用示例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四回》:「倘用圍魏救趙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十寨。」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擊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成語啟示
"圍魏救趙"體現了《孫子兵法》中"避實就虛"的戰略思想,而這一原則在今天的許多領域同樣適用。當我們遇到強大的對手時,不要直接與其進行正面的交鋒,而應避其鋒芒,從側面攻擊對手比較薄弱的要害部位,這樣就可以分散、瓦解對手的力量,從而在競爭中輕鬆取勝。
歷史典故
精簡版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余,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議說:"此時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邯鄲,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都城大梁猛攻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于歸途,魏軍大敗,邯鄲之圍遂解。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完全版
事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占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鬥,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2]
經驗教訓
漢尼拔
公元前219年,迦太基人在中東地區有一個叫迦太基的國家,也是一個文明古國,迦太基的軍事統帥叫漢尼拔,這個人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軍事家,他帶領五萬大軍翻越阿爾匹斯山,再次到達了亞平寧平原,可以說連連的摧城拔寨所向披靡,打得羅馬軍隊望風而逃。這個時候,羅馬有個統帥叫費邊,費邊這個人,他已經知道了漢尼拔的厲害,所以他主張一路退卻,沿途堅壁清野,把房子燒掉,把糧食燒掉,把井毀掉,讓漢尼拔的軍隊 得不到供應,喝不上水,吃不着飯,一路下來,一路退逃,費邊被羅馬人所嘲笑,但是後來人們漸漸地發現,費邊的辦法很有效,漸漸地漢尼拔就有點頂不住了,隨着供應線的拉長,隨着他自己越來越得不到應有的供給、應有的補給,在這種清況下,他漸漸地開始變得焦躁起來,而這個時候呢?費邊就覺得時機要到了,他決定去打擊對於漢尼拔的軍隊來講至關重要的一個它的同盟城市叫卡普蘭,這個城市是那時候漢尼拔唯一能得到供應和補給的地方,當費邊帶領羅馬軍團去攻打卡普蘭的時候,漢尼拔有點着急了,立刻回兵來救,可是他發現他的軍隊要在這個地方跟羅馬軍隊決戰,不見得能占得着便宜,最後他就想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和孫臏當年想的辦法很相似,他的辦法就是回師,把他的全部部隊掉過頭來去攻打羅馬,這很有點像圍魏救趙,他把他的部隊帶到羅馬城下,去圍攻羅馬的時候,費邊手下的將領們都急了都慌了,因為這些人都是羅馬人,打下羅馬,他們整個家就完蛋了,家破人亡,所以他們紛紛向費邊要求立刻起兵回身去救羅馬,然後費邊告訴大家,說我們羅馬還沒有到那麼不堪一擊的程度,即使是漢尼拔去攻打,一時半會兒是攻不下來的,而眼下卡普蘭我們唾手可得,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去回救羅馬的話,我們就等於中了漢尼拔的計,他很有可能在半路上,在我們還在運動中的時候,把我們殺個片甲不留,所以他不主張回師去救,他說我們只有速戰速決,加緊攻打卡蘭。幾天後,漢尼拔一直在羅馬的城邊等好消息,等什麼好消息呢?就是看看費邊什麼時候撤軍,撤到快到羅馬的時候,他回身去把他消滅在半途中,可是他等到的消息是卡普蘭陷落,這是一次失敗的圍魏救趙的例子,是因為像費邊這樣的統帥,他識破了漢尼拔的計謀,才使漢尼拔這麼出色的百戰百勝的將領,在最後一戰中,終於遭到一種滅頂之災,終於沒有再延續他勝利的輝煌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