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固原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固原博物館位於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1]

固原博物館始建於1983年,1988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該館藏品一萬兩千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和國寶級文物共123件,以戰國時期北方系青銅器,以及絲綢之路相關的文物最具特色。代表文物有:北周「凸釘玻璃碗」、北魏「漆棺畫」、北周波斯鎏金銀瓶」等。

博物館設兩個常年展覽:《固原歷史文物陳列》、《絲綢之路在固原》。《固原歷史文物陳列》曾獲首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提名。

景區簡介

寧夏固原博物館 風險單位 古代文明 愛國主義教育 館藏文物 國寶級文物

陳列展覽由陳列大樓、鍾亭、古墓復原館、石刻四部分組成。

陳列大樓的展覽分為:基本陳列《固原歷史文物展》和專題陳列《絲綢之路在固原》兩部分。共陳列展品1000餘件,整個展覽凝聚了同原六千多年燦爛輝煌的歷史。展覽時間跨度大,內容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展覽以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為依據,再現了固原早期先民的歷史和文化淵源。

歷史沿革

《絲綢之路在固原》專題展。「絲綢之路」是連接東西方的一座橋樑,號稱是世界東西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它東起中國的長安,即今天陝西的西安,西到地中海沿岸橫跨東亞中亞西亞和部分歐洲地區。古絲綢之路經固原有四處入口,兩處出口,五代、宋、西夏等歷史時期長安至涼州的北道,經固原的道路分別為:第一條道是由甘肅平涼安國鎮入境,經聯財、將台、張易、樹峽關、固原(原州)、頭營、三營;第二條道同樣是由甘肅平涼入境,經聯財、六盤山、隆德縣城、然後入境甘肅靜寧縣;第三條道也是由甘肅平涼入境,經三關口(彈箏峽)、瓦亭(也可到隆德)、固原、頭營、三營;第四條道是由甘肅鎮原入境,經彭陽的紅河鄉、彭陽縣城(百全)、古城、固原、頭營、三營。三營北上有三條道路,第一條道路是由三營經七營至蕭關出同原;第二條道路是由三營經黑城(通峽)、撒台(盪羌寨)、莧麻河高台寺、西安(西安州)至鹽池(定絨寨)出界,進甘肅靖遠縣;第三條道是三營、黃鐸堡、李俊(九羊寨)、紅羊、樹台西安(西安州)至鹽池出界,進入甘肅靖遠縣。展品以中西文化交流的遺物為主,反映了北朝至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盛況。

隨着絲綢之路的暢通,佛教傳入固原,從北魏到隋唐時期,固原境內出現了大量的石窟及石、銅佛造像,如鎏金銅佛、玉菩薩等造像的出現,標誌着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繁榮與發達。彭陽新集北魏墓出土的房屋模型,是用土夯筑後剔刻出瓦壟、窗棱的實心房屋,在我國同期考古中屬於首例發現。屋下方十餘米處有一墓室,從中出土彩繪陶俑、陶牛車等共150餘件,陶俑大多為胡人形象。「北魏漆棺畫」的發現是美術考古方面的重大事件,它為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北朝繪畫史料,也進一步提供了了解北朝繪畫藝術的重要實物。漆棺彩畫展示了傳統文化與外來文明的結合,儒家題材與佛教題材交融的新面貌。圖中所表現的歷史故事畫與漆棺上主人的生活縮影,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凸釘玻璃碗」是西方之國的瑰寶,具有波斯薩珊王朝傳統的玻璃工藝特點,體現了薩珊玻璃器形和紋飾上的獨特風格和精堪的磨琢工藝,為我國古玻璃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金戒指」的樣式和石面上雕刻的文飾具有濃郁的西方文化色彩,裝飾所鑲嵌的青金石多產於阿富汗,可見這枚戒指來自蔥嶺以西。「環首鐵刀」出土於李賢墓木槨右側,是李賢生前佩刀,也是所發掘的北朝墓中出土的唯一完整的鐵刀,對中國古代兵器的研究及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都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鎏金銀壺」是波斯薩珊王朝傳入中國的手工藝製品,生產於巴克特里亞地區,屬於薩珊金屬器系統。壺身上的人物故事表現了中世紀時期西方古典藝術在北方地區的滲透傳播,其故事內容取材於古希臘神話,藝術風格也具有希臘、羅馬的特點,以製作精良、質地貴重和傳世稀少而彌足珍貴,這種珍貴的金銀器在西方傳入中國的奢侈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國際學術界懸而未定的薩珊金銀器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藏品中的200餘件文物先後數次應邀出國展出,對於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

視頻

固原博物館 相關視頻

寧夏固原博物館
這裡有珍寶·固原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