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又稱貴州省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2004年國家科技部立項組建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貴州省的第一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依託貴州省材料技術創新基地,聯合貴州科學院、貴州大學和浙江大學[1] ,以合作共建模式共同組建。按照凝聚人才進行技術研發集成、成果轉化推進產業化、為行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等主體功能進行建設,是我國新材料領域一個集科研、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嶄新平台,於2008年10月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正式掛牌運行。

發展歷程

2022年3月7日,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貴州至當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成立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陽分中心和碳纖維復材聯合創新基地。

研究方向

「工程中心」面向軍工、民用汽車、家電、包裝等行業,以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為主要研發方向,以通過複合改性技術實現通用塑料高性能化、功能化、環境友好化的相關工程技術研發、孵化、集成和產業化為主要任務,以超微細粉體/聚合物複合改性為主要特色,通過對超微細粉體製備、粉體表面處理、粉體/聚合物共混、製品成型加工等多學科技術和工藝的配套集成,對通用塑料進行複合改性,研發軍工、家電、汽車、微電子、設施農業等行業大量需求的各類複合改性專用料、特殊功能母粒和聚合物合金,以及高檔改性料的製成品。通過轉化輻射成熟、成套技術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

科研條件

「工程中心」擁有產業化示範車間2000餘平方米,研發實驗室1000餘平方米;專家公寓和研究生公寓1200平方米。同時,投入1500餘萬元添置相關檢測儀器及工程化設施裝備50台(套),建成了分析檢測實驗室、合成工藝實驗室、聚合物共混改性工藝實驗室和製品成型工藝實驗室,構建了較為完備的工程化技術綜合配套研究開發平台,為「工程中心」的工程化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範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

「工程中心」發展定位為:凝聚高層次人才,培育、壯大技術團隊,研發、引進、吸收、集成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及相關技術成果,形成技術集群;孵化成套工程化技術成果,實驗成套技術的中試和產業化示範,建立服務於相關行業的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

科研成就

該中心面向社會建設國家、省、市級各類公共服務平台18個,獲國家、省級科技獎項15項,授權發明專利[2]126件,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0餘篇。

研發的高強耐腐蝕聚合物專用料及其擠出製品關鍵製備技術被列入2019年全國建設行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並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鑑定,專家鑑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六棱結構壁管道設計與生產技術國際領先,科研成果轉化過程共獲授權專利19件,公布實施貴州省化學化工學會團體標準10件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團體標準2件。相關產品在西南地區河道治理、排污、排水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圍繞化學微發泡工程化應用,對微發泡工業注塑系統、不同形狀和複雜程度注塑製品、聚合物微發泡專用料等產業化問題進行技術攻關,以通用樹脂、彈性體、熱固性性樹脂微結構為主要研發方向,重點開展了聚烯烴、聚苯乙烯、環氧樹脂類微孔發泡材料及產品等相關工程化技術研發,突破了微發泡注塑成型工業化裝備、中高端微發泡注塑製品的定型製造、微發泡專用料生產等關鍵製備技術,先後榮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並與東華機械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出國產首台600T和1600T微發泡專用注塑機,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微發泡注塑製品工業化示範生產線,開發的微發泡車用門板不僅表面質量優良,減重幅度可達25%。

人才隊伍

「工程中心」通過合作研究、技術攻關和開發的形式,實行固定人員和流動人員相結合的人才結構機制,推進「工程中心」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之間的人才流動和技術交流。通過「以項目帶動培養」的方式,培養和帶出一批優秀的科技骨幹和人才團隊。通過主持科研項目或參與國家重大研究項目,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自身的科研業務水平。

在職工作人員27人,其中百千萬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國務院津貼獲得者3人,貴州省省管專家2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先後從國內外引進高級人才4人。研發人員專業涉及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加工、材料物理、化學工程、管理科學等方面。

充分利用單位在人才、工程化研發能力、檢測分析和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優勢條件,以學術帶頭人、青年專家為骨幹,圍繞「工程中心」的研發方向,組成創新研發團隊。

以高性能聚烯烴複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為主要工程學術方向的研發團隊,重點開展高性能聚烯烴複合材料研發專家系統研發,超微細粉體/聚烯烴共混改性、高強韌性聚烯烴結構材料、聚烯烴合金、聚烯烴複合材料加工工藝的應用基礎研究及相關工程技術研發。

以PVC樹脂高性能化、功能化、環境友好化為主要工程學術方向的研發團隊,重點開展納米粒子在PVC釜內原位聚合、高耐熱PVC合金及特種專用料的相關工程化技術研發。

以聚合物特殊微結構與性能研究為主要工程學術研究方向的研發團隊,重點開展聚合物微孔發泡技術、相關工程技術研發。

「工程中心」將不定期邀請國內外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來「中心」進行學術報告和講學,以提高「創新團隊」的科研水平和學術素養。鼓勵「創新團隊」成員積極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交流活動,與國內外行業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學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