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級貧困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家級貧困縣,又稱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或國定貧困縣,是國家為幫助貧困地區設立的一種標準。全國共有81個國家貧困縣(包括縣級行政單位,縣、區、旗、縣級市、自治縣)。[1]國家為扶持貧困地區,設立國家級貧困縣標準,資格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審批工作共進行過三次。截至2020年4月29日,中國共有95個國家貧困縣。它的劃定標準以當地人年均純收入作為依據,而少數民族地區與革命老區則相應的降低標準。少數民族自治地區有不同評定標準,稱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2]

確認標準

以縣為單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於150元的縣,對少數民族自治縣標準有所放寬。1994年基本上延續了這個標準,1992年年人均純收入超過700元的,一律退出國家級貧困縣,低於400元的縣,全部納入國家級貧困縣。 重點縣數量的確定採用"631指數法"測定:貧困人口(占全國比例)占60%權重(其中絕對貧困人口與低收入人口各占80%與20%比例);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低的縣數(占全國比例)占30%權重;人均GDP低的縣數、人均財政收入低的縣數占10%權重。其中: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為標準,老區、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為1500元;人均GDP以2700元為標準;人均財政收入以120元為標準。[3]

根據以上原則和方法,在全國中西部21個省區市確定了591個縣(旗、市)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它們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和特困地區,其中老、少、邊縣的比例分別由"八七計劃"的18.43%、6%上升到31%、45%、9%。據初步測算,重點縣覆蓋的貧困人口(625元)占全國的54%,低收入人口(865元)占57%。

國家級貧困縣(6)國家級貧困縣的劃定標準以當地人年均純收入作為依據,而少數民族地區與革命老區則相應的降低標準。國家級貧困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且大多集中於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邊疆地區(通常合稱為「老少邊窮」)。標準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更改,部分縣也隨之退出國家扶持範圍。

2012年3月19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66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西部地區「連片特困」將成主戰場。

脫貧名單

2017年

2017年3月27日,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作為第三方,對河南省蘭考縣退出情況開展了專項評估,並報經領導小組審定後,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蘭考縣脫貧退出。[4] 

2017年10月,西藏自治區城關區、亞東縣、卡若區、巴宜區、乃東區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退出。

扶貧趨勢

「扶貧政策需要新思維。」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曾撰文建議,可以考慮把山民直接移到城市,把不願意走的老山民養起來,不必花錢讓他們搞生產開發。黨國英通過走訪基層後得出的核心觀點是,「讓中國農村貧困人口迅速減少,還是要靠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但李小雲對這一想法持否定態度。他認為,貧困地區農民進城後,會在城市成為新的貧困人口,而由於城市的生活水平較高,這就迫使工業化成本大幅上升;土地對於農民而言具備保險作用,如果能夠建設好新農村,本身就可平抑過度城市化、快速城市化帶來的問題。

記者梳理三次扶貧開發政策調整脈絡後發現,將扶貧單位由縣級向村級轉移是一大趨勢,以村為單位的扶貧開發模式,可以提高扶貧精準度。李小雲對此表示認可,但他同時指出,投入強度和力度不足是制約貧困村建設的頑疾。「過去十年,以村為單位的整村推進計劃、扶貧計劃進展效果一般,從投入資金角度看,有的村子十年就給了三五十萬,這根本無法支持長遠發展。」李小雲表示,雖然各級財政對貧困縣投入的資金也會落實在各個村子,但一個縣裡有幾十、幾百個村,分攤下來難有實效。如果李小雲設想的取消貧困縣政策成為現實,未來大城市周邊貧困地區將由各城市自行解決,而中西部特別貧困地區將繼續依靠中央財政予以政策傾斜。他認為,國務院和各地扶貧辦的職能並不會因此被削弱,反而可以藉此調整工作重點,防止出現循環貧困,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

2014年8月1日,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具體活動由扶貧辦商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於扶貧開發構成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格外關心,所以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2014年8月29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國首次「扶貧日」系列活動工作,聽取各地的意見建議。會議指出,《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扶貧日」的批覆》同意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 設立為「扶貧日」,具體工作由國務院扶貧辦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會議強調,全國扶貧系統要組織動員各有關方面,按照依法合規、節儉務實、注重實效的原則,精心組織開展全國首次「扶貧日」活動,使之成為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和較強公信力的公益活動。[5]

聞雞起舞 大山裡的資本脫貧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