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是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劉志雲。

目錄

內容簡介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聯繫緊密,國際關係學與國際法學相輔相成,在學術發展史上兩個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兩個學科的聯結被割裂近半個世紀後,國際關係學與國際法學的跨學科研究再度興起,並迅速成為這兩個學科最新發展的閃亮之處。目前,跨學科研究趨勢正從國際關係學與國際法學的表層聯繫深入到彼此關聯的基礎性問題,從知識點的互通深入到方法論上的互借等。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2012)(第2卷)》由廈門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與國際法跨學科研究中心創辦,旨在瞄準國際關係學與國際法學的學科前沿,積極開展國內外同行學術交流,薈萃國內外跨學科研究的優秀成果,推動國內外國際關係與國際法跨學科[1]研究的進步。《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2012)(第2卷)》設有專論、跨學科方法、學術動態等欄目,收錄了「國際公共產品理論與國際法原理」、「世界政治法律化理論:興起背景、成就以及局限」等文章。

圖書目錄

專論

國際公共產品理論與國際法原理

國際習慣法的形成和效力來源——一種從國際社會視角的分析

世界政治法律化理論:興起背景、成就以及局限

直面正義紛爭: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法的價值定位與發展路徑——以赫德利·布爾的正義理論為分析起點

WTO憲法化的第三條道路:WTO司法憲法論及其批評

跨學科方法

國際法方法論:法學理論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地位

學術動態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跨學科研究:美國學者的回顧、反思和展望

經典外文文獻編譯

國際政治中的國際法及其關聯性:一種從國際法的功能視角的分析

條約機制中的信息系統

附錄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稿約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書寫技術規範(暫行)

目錄

國際公共產品理論與國際法原理國際習慣法的形成和效力來源 --種從國際社會視角的分析 世界政治法律化理論:興起背景、成就以及局限 直面正義紛爭: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法的價值定位與發展路徑 —以赫德利,布爾的正義理論為分析起點 WTO憲法化的第三條道路WTO司法憲法論及其批評 跨學科方法 國際法方法論:法學理論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地位

編輯推薦

劉志雲主編的《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第3卷2013)》旨在瞄準國際關係學與國際法學[2]的學科前沿,積極開展國內外同行學術交流,薈萃國內外跨學科研究的優秀成果,推動國內外國際關係與國際法跨學科研究的進步。本卷為2013年卷(總第3卷),以後根據實際情況再調整。本卷共設「專論」、「經典外文文獻編譯」兩個欄目。本刊包括《康德「永久和平」思想的雙重解讀——哲學的和歷史的視角》、《什麼是國際法學的貢獻?》、《國際法研究的經驗分析轉向》等文章

視頻

國際關係與國際法學刊 相關視頻

深度剖析國際關係趨勢,看中美關係未來走向!
國際關係複雜,使得中國氫彈試驗提前|軍工記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