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圖書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圖書室,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圖書館[1]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

圖書館是社會記憶(通常表現為書面記錄信息)的外存和選擇傳遞機制。換句話說,圖書館是社會知識、信息、文化的記憶裝置、擴散裝置。

發展歷史

國際

早在公元前3000年時,巴比倫的神廟中就收藏有刻在膠泥板上的各類記載。最早的藏書地點是希臘神廟的藏書之所和附屬於希臘哲學書院(公元前4世紀)的藏書之所。

最早的圖書館——根據考古學家[2]的發掘成果,我們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尼尼微圖書館(亞述帝國的國王亞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稱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這是現今已發掘的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在時間上要比埃及着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古代最大圖書館)早400多年,而且由於泥版圖書的特殊性,沒有像亞歷山大圖書館一樣毀於戰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

國內

我國的圖書館歷史悠久。只是起初並不稱做「圖書館」,而是稱為「府」「閣」「觀」「台」「殿」「院」「堂」「齋」「樓」罷了。如西周的盟府,兩漢的石渠閣、東觀和蘭台,隋唐的觀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庫七閣等等。「圖書館」是一個外來語,於19世紀末從日本傳到我國。

據《在辭典中出現的「圖書館」》說,「圖書館」一詞最初在日本的文獻中出現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國文獻中出現,當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擬設簡便圖書館說》,時為1894年。

深圳成圖書館「千館之城」。深圳虛擬讀者證以其免押金、免身份證、在線申辦的方式,為讀者利用公共圖書館提供極大便利。虛擬讀者證的全面應用使讀者能夠暢順使用圖書館的線上資源,方便地享受線下服務,同時也有力地支撐各館的服務創新。

深圳圖書館在中國首創的「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已覆蓋全市98%的街道,成為深圳「文化+科技」的典範。

中國最早的省級圖書館為1904年創辦的湖南圖書館

2021年,全國平均每萬人擁有圖書館建築面積達到135.5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73.3%;人均公共圖書館藏量0.89冊,比2012年增長74.5%。

設施秩序

圖書館設施

圖書館源於保存記事的習慣。圖書館是為讀者在館內使用文獻而提供的專門場所。圖書館的閱覽室一般分為普通閱覽室、專門閱覽室和參考研究室等類型。

圖書館基本秩序

嚴禁在圖書館內吸煙。

保持室內整潔,禁止將食物及飲料帶入館內;請勿隨意搬拽閱覽桌椅。

保持室內安靜:入館請將呼機和手機關機或調為靜音狀態;在館內請輕聲交談,以免影響他人閱讀

尊重管理人員,做個文明讀者

愛護書刊資料及一切公共財物,請勿塗抹、撕毀、私藏書刊。

業務工作

圖書館的業務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聯繫的工作環節組成的。一般包括文獻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務4 個部分。

文獻收集

文獻收集是整個圖書館工作的基礎。圖書館員首先要明確本館的收藏原則、收藏範圍、收藏重點和採選標準,了解本館館藏情況、文獻的種類與複本數、各類藏書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哪些書刊可剔除(見藏書剔除)、哪些書刊要補缺等,此外還需掌握出版發行動態。然後以採購、交換和複製等各種方式補充館藏。

文獻整理

文獻整理包括文獻的分類、主題標引、着錄和目錄組織等內容。文獻分類不僅為編制分類目錄和文獻排架提供依據,也便於圖書館統計、新書宣傳、參考諮詢和文獻檢索等。文獻主題標引是根據文獻內容所討論的主題範圍,以主題詞來揭示和組織文獻的。文獻分類和主題標引是揭示文獻內容的重要手段,文獻着錄則是全面地、詳盡地揭示文獻形式特徵和內容特徵的主要手段,它便於讀者依據該文獻的各種特徵確認某種文獻,獲得所需文獻的線索。圖書館員把各種款目有序地組織成圖書館目錄(見目錄組織法)以揭示圖書館館藏。圖書館目錄是檢索文獻的工具,也是打開圖書館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

文獻典藏

文獻典藏主要包括書庫劃分 (見館藏組織)、圖書排列 (見同類圖書排列法)、館藏清點和文獻保護等。其中,文獻保護是一項專門技術,包括圖書裝訂、修補、防火、防潮、防光、防霉和防蟲以及防止機械性損傷等。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工作是一項開發利用圖書館資源的工作。它包括發展讀者 (如發放借書證)、讀者研究、文獻流通和推廣服務(包括文獻外借、閱覽服務、文獻複製服務、館際互借、流動圖書館服務等)、館藏報道、閱讀輔導、參考諮詢和文獻檢索、讀者教育等等。

職能

文化遺產

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便產生了文字,用來記錄這些文字的載體——圖書也就應運而生。它記載了從古至今人類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圖書館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學管理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源,以便廣大的讀者借閱使用。圖書館是作為保存各民族文化財富的機構而存在的,它擔負的保存人類文化典籍任務是圖書館最古老的職能。它是以文獻為物質基礎而開展業務活動的。但是由於計算機網絡化的實現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圖書館不但保存手寫和印刷的文獻,還保存其他載體形式的資源,而且保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用。

開發信息資源

圖書館收藏着大量的文獻信息資源,積極地開發,廣泛地利用這些文獻資源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它也是圖書館承擔各種職能的基礎。由於當今社會文獻的生產數量大、增長快;社會文獻的類型複雜、形式多樣;文獻的時效性強;文獻的傳播速度加快;文獻的內容交叉重複;文獻所用語種在擴大,質量下降等特點,使人們普遍感到利用起來十分不容易。圖書館通過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加工整理、科學分析綜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規律、源源不斷的信息流,進行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傳遞,使讀者更好地利用它們。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開發包括下面幾項內容:

第一,對到館的文獻進行驗收、登記、分類、編目、加工,最後調配到各借閱室,以便科學排架,合理的流通;

第二,對館外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搜索、過濾,成為虛擬館藏,形成更加寬廣、快捷的信息通道;

第三,通過最現代化的手段——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術使館藏文獻走向數字化

社會教育

1.思想教育的職能

圖書館是文獻信息資源的集散地、是傳播文獻信息資源的樞紐。在館藏建設上,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階級都有一定的原則和傾向。

中國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圖書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目的是要引導和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科學理論的基礎,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的政治方向。從事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時刻不要忘記圖書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傳陣地的職能和自己服務育人的神聖職責。

2.兩個文明建設的教育職能

圖書館是人類文明成果的集散地。在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肩負着重要的教育職能作用。

圖書館的豐富館藏,可以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把精神化成物質;可以通過對館藏的遴選、加工、集萃,向讀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圖書館可以通過畫廊、牆報、學習園地等各種活動大力宣傳兩個精神文明建設。

3.文化素質的教育職能

圖書館進行社會教育,主要表現在可以為社會、為讀者提供最完備的學習條件:資源、場地、設備。受教育者可以長期的、自由地利用圖書館進行自學。它還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里,圖書館是基本的教育設施,它被譽為「知識的寶庫、知識的噴泉」「大學的心臟」「學校的第二課堂」,直接承擔着培養人才的重任。

圖書館向社會所有成員敞開大門,教育他們如何才能獲取文獻資源的過程和方法,掌握進行終身學習所必須的技能。

4.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教育的職能

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也是教育職能的組成部分。健康的文化娛樂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圖書館是社會文化生活中心之一,在傳播文化、活躍群眾業餘文化生活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們可以從圖書館裡借去自己喜愛的圖書回家細細品味;也可以到閱覽室里隨便翻翻報紙、看看畫報,欣賞一下美術作品,享受讀書之樂;還可以到計算機網絡中心上網進入聊天室聊聊天,給親朋好友發一份電子郵件等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