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高青感受「慢城」生活(趙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高青感受「慢城」生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在高青感受「慢城」生活》中國當代作家趙陽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高青感受「慢城」生活

青青稻田,萬畝荷園,小橋流水,葦荻起舞,水光瀲灩的河渠,垂柳依依的堤壩,綠樹掩映的村莊,鴨鵝嬉戲的池塘……原野葳蕤,環湖翠碧,繁花似錦,濃淡相宜。從汽車駛進高青「慢城」那一時刻起,我們的目光就被車窗外旖旎的景致所吸引。

目的地是一個叫「蓑衣樊」的村落,據說是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下車,主人贈送我們每人一把雨傘。我的第一反應是:「慢城」生活正式開始。從現在起,路得慢慢地走,景要慢慢地品,飯應慢慢地吃,酒須慢慢地喝……果不其然,入鄉隨俗,這樣想法的遠不止我一人,本來說好放下行李就上車繼續參觀的,可大夥突然發現客棧的炕、院落的碾、房東的紡車織布機、「人民公社」的食堂和原著居民擺在門前兜售的土特產等,倍感新奇,流連忘返,快節奏的採風活動一下子被打亂,等到人齊開車,已經超時一個小時。

到了參觀點,原來是看天鵝湖濕地。千里黃河,發端於青藏高原,流經黃土高原,浩浩蕩蕩行至高青,居然停下腳步,沉沙形成數千畝濕地,漸次生出蘆葦、蒲草、荷藕、雜樹,吸引四面八方的飛禽走獸趕來安營紮寨,蓑衣樊成為一座「鳥的天堂」。時值中午,烈日當空,贈送的雨傘派上用場,女士們三三兩兩散布在堤壩下的薰衣草、向日葵間,與灘涂上覓食的白鷺、池塘里瘋長的蒲葦,構成一幅奼紫嫣紅的水墨畫。「絕了,太絕了!真是怎麼拍怎麼有呵!」同行中幾位攝影家相互交流着拍攝心得,堤上堤下跑上跑下,手中的傢伙「咔嚓、咔嚓」地響個不停,恨不能全景、中景、特寫全部融入鏡頭之中。

按照以往採風慣例,一個點停留一段時間,大伙兒會再度上車,趕往下個參觀點。為不耽誤時間,我選最佳角度與山東省作協的老師合影后就上了車,左等右等,不見別人上來,就問司機啥時開車?司機答,慢城突出一個「慢」字,估計大伙兒多會順着親水棧道或運動跑道走回去,不願步行的乘車遊覽。我把身子探出車窗,見人流正往濕地縱深處挺進,前面的行人隱進蘆葦叢中,頭頂上飛起一陣陣白鷺。就重新下了車,尋着人跡追將過去。一個人走路,心情格外放鬆,本想放開腳步,卻本能地放慢了腳步。路邊的花、身邊的草,仿佛都在向我微笑。一畦沙丘旁棲息着一群野鴨,依偎在河柳的樹蔭下卿卿我我,對過往行人視而不見。書本上的黃河是桀驁不馴的,今天卻發現黃河也有嬌柔惟美的一面。你看那一縷縷凸在水面上的沙丘,被水流沖涮成一川川沙畫,像極了山嶺上起伏的森林,如同那河畔放牧的牛群,酷似於藍天飄動的白雲。岸邊的樹木,錯落有致,頭頂一團團濃綠,與茂盛的蘆葦洇浸在一起,倒映水中。水面在陽光下泛着白鱗,清冽見底,潺潺流淌,經過一座座曲橋。曲橋下的湖面,靜靜地布滿了出水不久的荷葉,青翠欲滴。這是在黃河岸邊?我的腦海一時間產生了錯亂,懷疑來到「夢裡水鄉」的江南。閉上眼睛,深吸一口空氣,空氣中充滿甜絲絲的味道,真想靠近水邊,掬起一捧清水洗一把臉!腳步不知不覺離開棧道,「噗」的一聲,陷入旁邊灰沙之中,深沒腳踝。哈哈!這細密鬆軟的黃河特有泥沙提醒我,這是高青「慢城」的天鵝湖沒錯!

晃晃悠悠回到蓑衣樊村,已過午時,居然感覺不到勞累和飢餓!難道真的秀色可餐?但總覺得意猶未盡呀?下午按照主人安排,先遊覽了「在河之洲」水上樂園,又領略了國井「扳倒井」酒莊和齊魯酒文化博物館的奇妙,心裡依然念念不忘天鵝湖的美好——如果能夠像小魚一般在這泓清水中游上一番豈不快哉!真是心有靈犀,晚上「百名作家詩人走進高青」聯歡會結束後,高青主人在微信群里發出倡議:願意深入天鵝湖作水上游的,明早5時村東碼頭見!

正中下懷。

不料,夜裡淅淅瀝瀝下起雨來。這會不會影響翌日的行程?

5時出門,雨竟似接到蓑衣樊村通知一般,神奇地停了。吉人天相!

碼頭上,大伙兒不約而同地都來了!

坐上船筏,駛離碼頭,穿過一片蘆盪形成的水巷,水面漸漸寬闊起來,一陣陣荷香撲面而來。依着兩邊蘆盪,一面面綠荷鋪散在清澈的水面,如同盞盞翡翠玉盤,船筏過處,漣漪盪起水流,擁入葉上來回滾動,晶瑩剔透,猶如粒粒散落的珍珠。被筏軋過的殘荷高擎水莖,隨着漣漪搖曳東西。我們說,可惜了。開船的船老大說,不礙事,湖裡多的是!轉過一個彎,眼前豁然開朗,無邊無岸的荷葉構成綠色的海洋,一蓬蓬,一簇簇,競相生長,有的形如華蓋,憨態可掬;有的只露出一點嫩尖,頑強地從荷葉間嶄露出頭角。「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置身於一望無際的碧綠之中,就連小學生也會順口吟出諸如南宋詩人楊萬里詠荷的詩句,只不過這裡面盛開的朵朵荷花都是白色的,散發着一股淡淡的幽香。我們說,如果是紅色就更好了!船老大卻不以為然,說,俺們這裡的是藕荷,不僅圖着好看,夏天一過,滿塘都是嫩生生藕節呢!我點點頭,說,老百姓是最講實惠的,他們能分辨出一分一厘的好處。轉念又想,人生在世,誰又真能遠離煙火?脫離實際的仙山瓊閣、海市蜃樓真能在現實中存在嗎?

好不容易從荷塘駛將出來,穿過一座拱橋,水流明顯湍急起來,荷葉少了、小了許多,掛在一幢幢茂密的葦盪根下,開着瘦瘦的花朵。船筏過處,不時有野鴨、白鷺、黃葦鳽、彩鷸等水鳥從這一個葦盪飛向另一個葦盪,伴之於一片「吱吱喳喳」、「啾啾嘎嘎」的鳥語蟲鳴,此起彼伏。待到濕地深處,水鳥反而少了,四周一片靜謐,只有船筏電瓶發出的「滋滋」聲。突然飛起的一隻彩鷸,讓我腦海中驀地蹦出一句話:「驚起一隻青樁(一種水鳥),擦着蘆穗,撲魯魯地飛遠了。」這是汪曾祺小說《受戒》里的一個情景。汪老先生寫得是這裡嗎?真後悔沒能把《受戒》帶來,如果在此朗誦上一段,那是怎樣的詩情和畫意?又是怎樣的享受和歡愉?

剎那間我明白了,高青為什麼被稱作「慢城」?一是因遍地是景,外地人來到這裡會被景致所耽,邁不動腳步;二是因山川風物、人情世故原生態,這裡人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使我們能在這裡放鬆身心,歷練品性,找回自我,回歸到人類精神的本原。

怪不得高青受譽「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我也幸福感滿滿。 [1]

作者簡介

趙陽,安徽壽縣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常務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