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地毯草 |
di tan cao |
中文學名:地毯草 拉丁學名:Axonopus compressus (Sw. ) Beauv.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屬:地毯草屬 |
地毯草(學名:Axonopus compressus (Sw. ) Beauv. )是禾本科、地毯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匍匐枝。稈壓扁,高可達60厘米,葉鞘鬆弛,壓扁,葉片扁平,質地柔薄,兩面無毛或上面被柔毛,總狀花序,呈指狀排列在主軸上;小穗長圓狀披針形,第一穎缺;第二穎與第一外稃等長或第二穎稍短;第一內稃缺;第二外稃革質,花柱基分離,柱頭羽狀,白色。
原產熱帶美洲,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有引種栽培。分布於中國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見有;生於荒野、路旁較潮濕處。
該種的匍匐枝蔓延迅速,每節上都生根和抽出新植株,植物體平鋪地面成毯狀,故稱地毯草,為鋪建草坪的草種,根有固土作用,是一種良好的保土植物;又因稈葉柔嫩,為優質牧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長匍匐枝。稈壓扁,高8-60厘米,節密生灰白色柔毛。
葉鞘鬆弛,基部者互相跨復,壓扁,呈脊,邊緣質較薄,近鞘口處常疏生毛;葉舌長約0.5毫米;葉片扁平,質地柔薄,長5-10厘米,寬(2)6-12毫米,兩面無毛或上面被柔毛,近基部邊緣疏生纖毛。
總狀花序2-5枚,長4-8厘米,最長兩枚成對而生,呈指狀排列在主軸上;小穗長圓狀披針形,長2.2-2.5毫米,疏生柔毛,單生;第一穎缺;第二穎與第一外稃等長或第二穎稍短;第一內稃缺;第二外稃革質,短於小穗,具細點狀橫皺紋,先端鈍而疏生細毛,邊緣稍厚,包着同質內稃;鱗片2,摺疊,具細脈紋;花柱基分離,柱頭羽狀,白色。
生長環境
生於荒野、路旁較潮濕處。
繁殖方法
地毯草主要用根櫱繁殖,極易成活,株行距50cm×50cm.用種子繁殖時,要求整地精細,播種季節以夏初或夏末為宜,撒播、條播均可,播種後用滾筒滾壓,無需蓋土。每畝播種量0.4kg。地毯草種子成熟後,容易用摘穗式收割機收穫。[1]
栽培技術
地毯草分布於南北緯27°範圍,喜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要求在775mm以上,不耐霜凍;適於在潮濕的砂土上生長,不耐乾旱,旱季休眠;也不耐水淹。耐蔭蔽,在橡膠林及其他類似的蔭蔽條件下生長良好。常與兩耳草(PasPalum conjugatum)、弓果黍(cyrtococcum Patens)、蔓生莠竹(Microstegium gratum)、竹節草(ChrysoPogon acicula-tus)等禾本科牧草和以菊科白花地膽草(Elephantopus tomeet osus)等在橡膠林緣組成良好的群叢。火燒後仍能存活,但不宜多次燒草。條件適宜時生長迅速,靠根櫱及地下莖能很快傳播。種子產量不高,但種子生活力強,在20-35℃及濕潤條件下,其發芽率可高達60%,幼苗長勢好,侵占性強。利子 千粒重0.2-0.22g。
光照和土壤:地毯草喜充足陽光,也較耐蔭,是很好的疏林草坪草。在稀疏喬木下種植,上有樹木遮蔭,下有草,是供遊人休息活動的最佳場所。地毯草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沖積土和較肥沃的沙壤土上生長最好,在乾旱沙土等較乾燥環境下生長不良。
修剪:因為地毯草匍匐莖蔓延迅速,草坪會變得密集而高,而且秋季會開出高而粗糙的花穗,所以作為休息活動草坪、疏林草坪和運動場草坪,必須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必要的修剪。
澆水:作為進行休息活動用的草坪,經常受踐踏,而且地毯草的根系淺,不大耐旱,所以要讓草恢復和生長得好,在乾旱時要注意澆水。
施肥:作為活動用草坪,由於踐踏較頻繁,為了讓草坪恢復和生長快,在春夏秋三季可各干施一次氮肥,每100平方米150 克,施後立即澆水。對於受損太嚴重的草坪,應當暫時禁止遊人再進入,讓其恢復良好。
主要價值
該種的匍匐枝蔓延迅速,每節上都生根和抽出新植株,植物體平鋪地面成毯狀,故稱地毯草,為鋪建草坪的草種,根有固土作用,是一種良好的保土植物;又因稈葉柔嫩,為優質牧草。
園林
在華南地區為優良的固土護坡植物材料,廣泛應用於綠地中,在廣州常用它鋪設草坪及與其他草種混合鋪建活動場地。據了解此草在四川表現草質粗糙,但較耐踐踏較耐蔭,在成都只能用它作為休息活動的草坪。
飼用
地毯草草質柔嫩,葉量大,適口性好,各類家畜雞(特別是火雞人鴨、鵝、魚喜食。但是,地毯草草層低,產量不高,作為大牲畜的飼料時,一般採用直接放牧利用方式,因為難於獲得足夠的鮮草(或青貯料及於草)供大牲畜飼用。作為兔的育飼料時,可割下晾乾露水後飼餵。作為家禽飼料時,需割回切碎後投喂,但也可以放牧鵝或火雞。餵魚時,可將割下的鮮草直接投入魚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