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樹下的兩根金條(王延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埋在樹下的兩根金條》是中國當代作家王延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埋在樹下的兩根金條
李夢生是個遺腹子,他出生的前三個月,父親就被土匪抓去殺害了。
人們都痛恨他爹李萬財,說他這個老財迷要錢不要兒子的命。
李萬財家是村裡的大戶,五十多垧地,大房子大院,牛成幫馬成群的。土匪知道李萬財家有錢,就把他的獨生子綁票 抓去了。土匪的開價很高,贖金要兩根金條。李萬財是個愛財如命的吝嗇鬼,平常連一件新衣服都捨不得穿,晚上就 破枕頭破被地睡在長工住的伙房裡,怎麼肯一下子拿出兩根金條呢?
連續兩天,線人在中間跑來跑去。李萬財就是捨不得那兩根金條,說要命把我的老命拿去,要金條一根沒有。土匪頭 青龍火了,說明天中午拿不來兩根金條,我就撕票,叫他家等着收屍!李老財以為這是談買賣,可以討價還價,說我 最多可以拿出一根金條,再多半根你們就別想了!青龍被李萬財的倔話激惱了,拔槍就把李萬財的兒子打死了。然後 拉着隊伍,往東山里去了。
在呼蘭河南岸的柳樹林里,李萬財給兒子收了屍。他一邊哭一邊想,多虧我沒拿來那兩根金條,要是拿來金條,這幫不講理的魔鬼再把我兒子整死,那我就人財兩空了。
孫子出生了,取名叫李夢生。
李萬財總覺得欠着孫子的債,偷偷地在後院的大柳樹下埋起來兩根金條,等孫子長大了供他念書,給他娶媳婦,或許 到萬一的時候急用。
土改運動的暴風驟雨來了。李萬財家的土地牛馬都讓貧下中農分了不說,人們還把他吊起來用鞭子打,讓他交待浮 財,問他把金銀財寶都藏在了哪裡?李萬財把那那兩根金條看得比他的命還重,打昏了用涼水噴過來他也不肯說。他 失去了兒子,不能再失去兒子用生命換來的兩根金條。
很快,上級就糾正了極左的土改政策,由鞭打腳踢變成了說服教育,耐心引導地主富農交出他們藏匿的財產。李萬財 就更不怕了,農會主席說破了嘴,他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口八個沒有,甚至指着天上的雲彩說,我要藏匿一點財 寶,就讓老天打雷劈死!他那血淋淋的誓言,人們都相信了。
土改運動結束了,李萬財的兩根金條仍然像睡覺一樣,安靜地躺在那棵大柳樹下。夜深人靜的時候,李萬財就背着手 在樹下轉,有時候還俯下身子用耳朵聽一聽,似乎能聽到金條心跳的聲音。李萬財很得意,哼,你們分去了我地上的 房產,卻沒有挖去我埋在地下的金子!
李夢生長大了,初中畢業就回村當了社員。李萬財東挪西借,張羅着給李夢生娶上了媳婦。埋在地下的兩根金條,李 萬財連碰都沒敢碰。
文化大革命來了。有人揭發,跟李萬財一起出工修水利,睡在一鋪炕上,晚上他說夢話,叨叨咕咕地說,在哪裡哪裡 埋着兩根金條。
有人說,夢話不能算,誰知道誰的夢話都說了什麼?哪朝哪代,也沒有拿夢話斷事的!
有人說,夢話必須算。白天心裡不想,晚上的夢話能說嗎?他要是說夢話罵毛主席,你能說他心裡擁護共產黨嗎?
雙方爭吵的很厲害,拍桌子瞪眼睛的,互相指責對方是糊塗蟲。
造反頭頭左二恆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有棗沒棗先打三竿子看看!反正他是階級敵人,怎麼斗也沒有錯。就 這樣,大會小會,李萬財被批鬥了無數次。罰跪,蹲凳子,脖子上掛大糞桶,那些急着挖金條的人什麼辦法都用了。 死豬不怕開水燙,李萬財什麼都不在乎。只要保住那兩根金條,下地獄扒層皮他也能挺住。
「夢話說金條」的事情折騰了小半年,李萬財就是寧死不招,人們只好將他的夢話當成夢話了。
呼蘭河封河開河,紅石山葉黃葉綠,一晃就是十幾個春秋。
做夢一樣的好事情真的來了。李萬財摘掉了地主帽子不說,還可以自由單幹出去賺錢。上面的政策說,誰先富起來誰是英雄。那張漂亮的花花紙,在向所有的人招手。
李萬財發財的心痒痒着,要用那兩根金條做本錢,讓孫子李夢生出去做買賣。
李萬財就圓了孫子的夢。他偷偷地挖出來那兩根金條,到城裡找個親戚幫忙換成了人民幣。李夢生樂顛顛地拿着這筆 錢,買來了一輛東風運輸車,短途長途地做起了運輸的生意。人那種被壓抑的積極性一旦噴發出來,後果是山崩石裂 的驚人。不到十年工夫,李夢生就建成了全縣最大的民營運輸公司,客車貨車二十多輛。李夢生的名字,也隨着他的汽車輪子城鄉到處轉。
李夢生成了新時期勤勞致富的典型,進廣播上電視,還當上了縣政協委員。
九十多歲的李萬財常拄着拐棍在大街上轉悠,那說話的語氣,那臉上的光采,比他當年做地主時神氣得多。
只是李夢生心裡總是欠着債,覺得他起步的本錢是爺爺從土裡偷着挖出來的。如果不是爺爺的藏匿,那兩根金條當時 是人民的財產。
人的思想有時像那過山車,轉過彎來又是一個方向。
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李夢生帶着兩根金條來找鄉長,詳細述說了兩根金條的故事。他表示,我當年起步,是借人民 的錢。現在我發財了,欠債一定要還。
鄉長拿不定主意,請示縣委領導。縣委領導說,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當年沒有沒收的私產,可以予以保留,讓他自由 處理吧!
李夢生處理了那兩根金條,又追加了一筆錢,為村民們新修了一條砂石路。
村民們感謝李夢生,把這條新路叫作「金子路」。[1]
作者簡介
王延忠,男,出生於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