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於深度數據融合的中老年運動識別與指導系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基於深度數據融合的中老年運動識別與指導系統大數據方面,隨着科技的發展,其在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其中較為突出的便是在運動健康領域的應用。運動大數據行業有以下幾點特徵:該行業以政策與技術為核心,經濟與社會為驅動因素為行業未來發展賦能;其未來趨勢會集中在算法及硬件的創新,應用場景便捷化以及與健康管理相結合的方向上;其目標人群具備較高學歷,較高認知,以健康管理為目的進行運動並且願意購買智能運動裝備。

研究背景

在老齡化方面,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1]表(表1-1),目前中國已經進入老年型社會。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與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提高密切相關。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隨着20世紀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陸續進入老年,可以預見,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

社會人口的老齡化凸顯了老齡健康問題,伴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文明進程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把體育鍛煉作為強身健體、促進健康的主要手段,由此產生了巨大的體育需求,激發了中老年人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改變了中國大眾體育的格局,形成了一種以中老年人為重要力量的特殊體育形態。有研究表明,我國中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年均時間已達到300小時,有77.47%的老年人堅持鍛煉,日均鍛煉3小時。但與此同時,體育鍛煉也為我國的老齡人口帶來了一些問題:有的中老年人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與體育參與成正比,認為體育鍛煉的時間、運動量和負荷強度越大越好;有的越跑越快,有的登山越登越高,越登越險,有的長時間未經訓練就堅持冬泳,這些做法往往造成身體局部的疲勞、運動器官勞損,甚至危及心臟,造成猝死;也有中老年人形成運動依賴綜合症,導致人際關係冷漠,忽視、淡漠家庭成員感受,帶來嚴重的社會危害。體育鍛煉是一把「雙刃劍」,在產生巨大社會效益並給人們身心帶來益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許多風險。中老年人體育鍛煉中存在的風險已經引起國家、社會各界與學術界的關注。2016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綱要》明確指出,應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減少威脅健康的風險行為,加強非醫療健康干預。已有研究通過分析發生的風險事件探討中老年人體育鍛煉造成的後果及影響因素,但是缺乏全面系統性。首先,已有研究多關注風險可能直接造成的身體損傷,對於潛在的風險研究較少;其次,已有研究多採用文獻、案例分析方法進行研究,較少採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討潛在的風險;最後,專門針對中老年人體育鍛煉風險的測量工具尚為缺乏,也制約了相關研究的深入開展。

場景和價值

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作為根本目標,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進行扶持,強調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活力,力爭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5萬億的目標,既是產業發展的目標,更可以視為實現「提高健康水平」的連帶目標——只有當健身運動成為大眾生活習慣,成為勢不可擋的生活方式潮流,才有可能支撐起5萬億的產業市場。

2018年5月,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老齡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8)》。藍皮書[2]中對中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藍皮書指出,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壽命質量並不樂觀,只有約三成老年人健康狀況較好,其中,城鎮、男性、低齡、文化程度較高、有配偶、非獨居的老年人健康狀況相對更好。在日常保健行為方面,超過一半的老年人參加了體檢且從不吸煙、喝酒和服用保健品,但是幾乎一半的老年人從不鍛煉、睡眠質量不高。為了提升老年人生命質量、促進健康公平可及,藍皮書建議,應促進個人健康管理和實現社會健康公平來構建健康公平促進的綜合治理體系。為此,需要相應做好加強健康教育與疾病防控工作。

而根據《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網民數量已超9億,從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數從867萬增長到了6054萬,老年網民在老年人口中占比從4.9%增長到了23.8%。《報告》認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伴隨了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不能忽視數字產品的服務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