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林機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倫納特·梅里塔林機場(Lennart Meri Tallinna lennujaam),通稱塔林機場,中文也通稱塔林倫納特·梅里機場,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一座機場,亦是愛沙尼亞主要機場。
該機場是LOT波蘭航空旗下,愛沙尼亞國家航空公司諾迪卡(Nordica)的樞紐機場,也是波羅的海航空的副樞紐。
該機場曾是已停止運營的愛沙尼亞航空的樞紐機場。機場對國內和國際民航航班開放。機場位於於萊米斯特湖東北岸邊,距離塔林市中心5公里。
塔林機場只有一條長3480米的瀝青混凝土跑道(08/26),足以處理如波音747類的寬體飛機。此外,該機場擁有5條滑行道和14個登機閘口。自2009年3月29日起,機場正式命名為倫納特·梅里塔林機場,以紀念愛沙尼亞獨立運動領袖及愛沙尼亞第二任總統倫納特·梅里。目前,「塔林機場」這一名稱則維持使用。
塔林機場也曾用於軍事用途,用作攔截戰機基地,曾駐有愛沙尼亞第384攔截戰機團,該團使用米格-23戰鬥機。
塔林在所有歐盟首都裡位置最接近亞太地區,這給塔林機場提供了這兩個地區之間的長途航班最大的地理優勢。
歷史
塔林機場建於1932年,1936年9月20日正式啟用。但機場正式啟用之前就已開始運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漢莎航空、波蘭航空和芬蘭航空在塔林機場提供國際航班。從1945年到1989年,俄羅斯航空是服務於塔林機場唯一的航空公司。1962年開始,定期航班開始使用噴氣式客機。70年代末,塔林機場興建一座新航站樓,並擴建了跑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北歐航空於1989年秋開辦飛往塔林的定期航班,成為第一家開辦飛往塔林的航班的外國航空公司。而在1999年和2008年對航站樓進行了現代化。
2008年的擴建
塔林機場於2006年1月和2008年9月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工程。航站樓朝三個方向擴展,從而增加了18個登機閘口,分設申根公約國家和非申根公約國家的候機室,增加10個辦理登機櫃位以及新的餐廳和咖啡廳。此外翻新和擴大機場候機樓外的停機坪和滑行道。翻新後的機場航站樓可以接待未翻新前兩倍的乘客。
重新命名
2006年3月14日,愛沙尼亞前總統倫納特·梅里逝世後,愛沙尼亞日報記者Argo Ideon提議用前總統倫納特·梅里的名字來命名塔林機場——"Tallinna Lennart Meri rahvusvaheline lennujaam"(塔林倫納特·梅里國際機場),類似甘迺迪國際機場、戴高樂機場等機場以偉人作為機場名字[1]。Ideon的文章還提到一個史實,即梅里本人曾對當時還是建於蘇聯時代的建築表示擔憂過(一個難忘的例子是,當梅里從日本返回後,曾把等待他的記者們帶到機場的衛生間接受他們的採訪,用以指出設施的惡劣狀況。
2006年3月29日,在董事會會議上商討塔林機場重新命名的事宜[2]。2008年9月19日新的航站樓啟用當天,愛沙尼亞總理安德魯斯·安西普宣佈2009年3月29日將塔林機場正式命名為倫納特·梅里塔林機場[3]。
航站樓
塔林機場有一個旅客航站樓和四個貨運航站樓。由於機場現有的設施的設計為客運量每年250萬旅客,且旅客數量快速增長,機場曾考慮為廉價航空公司修建新的航站樓。[4]
統計
自1998年以來,客運量年平均增長14.2%。2012年11月16日塔林機場在歷史上首次年旅客數量達到2百萬[5]。旅客數據包括國際和國內航線的旅客,國內航班的旅客數比起國際航班的旅客數是微不足道的。直接過境的旅客數量和貨運航班數量不包括在統計數據之內。
參考文獻
- ↑ Ideon, A. Lennu jaam Template:Wayback. 15 March, 2006. Eesti Ekspress. (In Estonian)
- ↑ Lennujaama nõukogu arutab nimevahetust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0-12.. 29 March, 2006. Postimees. (In Estonian)
- ↑ Uuenenud lennujaam saab kevadel Lennart Meri nimeliseks. 21 September, 2008. Tallinna Lennujaam. (In Estonian)
- ↑ Tallinn Airport to build new cheap flights terminal. Eston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2012-04-12 [2018-10-09] (英語).
- ↑ Tahula, Kaidi. FOTOD: Vaata, kuidas saabus Tallinna lennujaama kahe miljones reisija. delfi.ee. 2012-11-16 [2018-10-09] (愛沙尼亞語).